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 > 第306章:都督莫怪,在下想起高興的事情

第306章:都督莫怪,在下想起高興的事情(1 / 1)

推荐阅读:

“通商之後,漕運興旺,當年的商稅就可增五成以上,可見物產通達百姓奮勇,你江東之地利屯,有精巧的農具,每年所得除卻軍糧用度,便可用於通商販賣,換取布匹、絲綢、木料、石料。”

“我從牛渚關開馬市,為你江東提供貨馬、挽馬,可供陸上商運,便於販夫走山,解決當初山越之缺,可送糧至偏遠之地,換取勞力。”

“至第二年,商稅便可翻番,你亦可得到數萬人安心屯田,糧食富足了,自然可以再多興商,到時江東便可成各家船號,西北可至許都,東南可望夷州,夷州若是不服你就去把它打下來,我讓陛下封你做夷州州牧。”

“自江東起,便可靠著這保命的天塹,成為千帆競發的繁華水都。”

“我不知邪?要你來為我算賬?”孫策沒好氣的甩了一句,但是神情已經開始深思許澤所言,他提及夷州也是在勸自己放下圖霸業的想法。

夷州化外蠻夷,唯有部落為生,若征之需十年治理,不亞於一處小國,但是離許都天高地遠,若真治理成了,卻也可如遼東屬國一般逍遙在外,置百官、得尊寵。

那也是帝王享受,這混賬連退路都給我想好了。

“如果打下夷州,我會以揚州牧的身份,為你開航運,資助你開拓疆土、教化蠻夷,你不敢許的諾,我可以幫你;你封不了的官,我會在朝中啟奏陛下。”

許澤此時麵色認真,不帶半點感情,淡淡的道:“可你若是不肯,我沿江發檄文,斷了你的道義,讓你連一句‘同仇敵愾’都做不到,然後以朝廷下發的五億款項全部作為軍費,十年之內什麼都不乾,就帶著整個大漢跟你耗。”

“我會準備兩副棺材,一副給你,一副給我。”

“……”

“此船開往裕溪口,半日路程。”

“一起走,還是在裕溪口下船,你自己決定。”

許澤說罷直接起身,拍了拍孫策的肩頭。

……

半日後,船在裕溪口靠岸,孫策下船去了蕪湖,而周瑜則是隨許澤前往巢湖,再去芍陂實地勘察水道,同時許澤還調來了在廣陵的陳登。

這一日起,以長江天塹為隔的揚州達成了同盟,孫策將會撤去江防、開渡口迎許澤到來,他看著周瑜站在船上漸行漸遠,拳頭捏緊卻很無力。

可惡的許子泓!

孫策回到蕪湖,急召張昭、秦鬆前來,將此事告知,更可惡的就是這張昭,他竟然鬆了口氣,還很支持這個決議!

“你就不覺得憤怒嗎?難道不應該和許子泓拚了?!”

“拚不過啊,”張昭理所應當的眨了眨眼,勸道:“主公難道……願意看這江東儘毀,孫堅將軍之基業淪為焦土?”

“再者說,若真如許揚州之言,日後能夠在大漢富足後,資助主公取夷州封功,何嘗不是成就一番大業?”

“夷州雖小,屬化外蠻夷,可若是算上周圍海域,還是可比一郡之地,那麼若能以一郡為封,豈非等同於封公?”

亂世之中能夠得到一個“封公”的結果,這難道還不算對得起你的父親?

孫策啞然無語,道:“我如何與黃公覆、韓義公這些人交代!”

張昭和秦鬆鬥對視了一眼,心想著誰不服讓他去背這個千古罵名,看誰有此擔當。

當然,這話不利於江東團結,當然不可說出口來,張昭苦笑道:“想來,這幾位將軍應當不會怪罪,畢竟揚州漕運若是促成,亦是利在千秋啊。”

“唉!”

孫策在萬般無奈之下,歎聲吞下了這次的屈辱,其實是在船上的時候周瑜暗中為他算了一筆賬,如今手裡這四郡之地,如果要自己來修建堤壩、河陂,打通河渠,建造運河的話,耗資之甚不可估量。

他們本來就窮,節衣縮食的養著這麼多兵馬,也不敢削減兵馬的數量,還需要每年向各家族求資,否則兵馬不足則為人所欺,可若招兵買馬、養兵操訓,又需要仰仗江東各世家家族。

若是把修堤通漕的事自己承擔,江東哪裡出得起這錢。

就算是有,江東地界遠不如五州之地遼闊,往來商旅途行不遠,又怎麼能在數年之內就回本呢,所以乘許揚州之便,富足江東,為日後積攢底資儲藏,方才是正道。

第四次赴許澤之約,把江東都快弄沒了。

不過孫策亦是爽快豪士,沒有扭捏作態在家中鬱鬱寡歡,他將目光放到了會稽東南,會稽郡的安定地區、家族族地,大多極重在北部的會稽、山陰、餘姚、句章等地,自永寧往南都屬山水交錯之地,落後得很,還等同發配之地。

統稱閩越部落聚集之地,沿海島嶼有疍民聚集,名義上歸屬會稽,實際不是。

而且那些地方的官吏基本上等同於土司,對孫策是敷衍性的表示臣服,其實也出不了兵力財資,所以孫策當初和許澤說郡內富實、人心齊聚,的確是在吹牛皮。

他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到會稽東南開墾屯田,修建官道,為日後出海稍做些準備。

不過那裡的地形孫策曾經勘察過好幾次,外有武夷山脈阻隔,內有鷲峰山至戴雲山分割山形,有三山六海之格局,而閩越、山越部落相互內戰,想要建一條官道也很亂,首先要去把他們全收服了。

孫策想到這摸了摸下巴,喃喃道:“若是能做到,是不是也算一種功績,至少鎮東南之功,也可比當年公孫伯圭了。”

說不定能做到的話,刺殺我的人也能少些。

娘的,許澤這王八蛋!

一想到刺殺,孫策的拳頭又捏了起來。

都怪許子泓。

……

“閩越之地有大量的鹽礦、金穴,未曾開采,若是孫伯符能攻下,未必不是揚名青史的功績。”

許澤和周瑜沿河勘察,行走時候也閒聊起未來江東方略,許澤是儘心儘力在為孫策出謀劃策,這條路也不失為明路。

“公瑾,工期之時,你應當需要回去幾次,不妨尋機會告訴伯符,若是他有意收複東南閩越,為大漢開疆拓土,我亦可命麾下賢才,出一份水陸拓道的奏疏,日後為他向陛下請資。”

“那太好了,許揚州這是在為我主劃定方略啊,”周瑜饒有興致的看向許澤。

許澤回頭來坦蕩笑著:“如果這麼說他能高興一點,那你就這麼告訴他吧。”

“哈哈哈!!好。”

周瑜點了點頭,心中也敬佩許澤的心胸氣量,實在如海如天地,萬事皆能包容,不起波瀾。

“我還可以有句話送給他,昔大禹會計諸侯於稽山,今開閩越於海隅,此乃承禹王未竟之業也!怎麼樣,有氣勢吧?”

周瑜聽聞一愣,而後苦笑搖頭:“若真能以此傳告天下,伯符定會奮不顧身、以此生達成此業。”

許澤寬慰的收起笑容,歎道:“嗯,若如此,每年關稅上繳州牧府,便可用此事來跟我請調軍費、工費了。”

說完周瑜頓住了腳步,哎?那這樣豈不是又掐住命脈了。

“噗。”

走在他們身後的諸葛亮笑了笑。

周瑜回頭看了一眼,這小子比自己高半個頭,眉清目秀,還很儒雅,一臉堂正的模樣。

“你笑什麼?”

“在下想起高興的事,都督莫怪。”

周瑜嘴角抽了抽,沒來由的有一種威脅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