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 > 第299章:揚州隻有一個許子泓!

第299章:揚州隻有一個許子泓!(1 / 1)

推荐阅读:

“步氏本來打算舉族遷徙至江東避難,不過如果全部過去的話無法安置,於是宗脈的那一支就先去了,以步騭為首。”

“餘下的這些人,就隻能等。當時說是舉族家資先送步騭過江,與他錢財去投奔高賢。後來沒了信,等有信的時候他已經是孫策的入幕之賓,頗得重用,其中發生了什麼,老朽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也定是一段佳話。”

“可此時,江東步氏又開始講身份了,說宗脈的人大多為商為官,一下子從廬江去這麼多族人,豈不是白給他們便宜?於是廬江步氏的族人就不服,有幾家硬氣的直接就斷了來往。”

“這其中故事肯定精彩,君侯想聽老朽再帶人去收集。”

賈詡知道許澤最喜歡看人吵架,特彆是那種原本清流之名存世、自命清高的家族相互扯皮。

有時候路上遇到打架還會停下來看熱鬨,這是個人小愛好,生活的邊角料,賈詡也偶爾也逼著自己喜好這些。

“後來,恰逢曹公擊潰了袁術,仁治江淮,沒有屠城劫掠、抓丁充城,這些族人還意外的存活下來。”

“而後便是廬江之治,”賈詡衝許澤笑道:“君侯興建驛亭、引商至此、以工代賑,諸多政令都給了當地許多人各種機遇。”

“由是,這些生活在廬江的步氏族人,反而活得更安逸。”

“不光是他們,很多族人都承蒙此恩惠,他們說君侯對江淮最大的功績,便是富足了農倉、興旺了諸業,因此才有商貨貿易運轉,至偏遠之地的百姓亦可有吃食溫飽。”

兩人一邊走著,賈詡一邊為許澤解釋如今各家依附的根本之因。

相比於九江,廬江更早得到了許澤治理,而且那幾年是許澤、曹昂同時治理,兩人在曹氏的身份非常重要,是以暗中亦有很多扶持。

自豫州來的各種物資絡繹不絕,學子、世家子弟亦是紛至遝來,名為求學,實際上就是想結交許澤、曹昂。

有一段時間,他們在廬江什麼都不做,花幾個月來不斷接見各方後進學子,挑選有才學的人予以任用,但並不是入仕,而是介紹到各處去。

……

廬江舒縣。

西麵桐鄉的郊外有一片桑田,隨山而上便是民居,步氏等自徐州避難而來,便在此安置,數年時間已平穩生活。

一條山道往上,坡度不高,在山腰上便是一處宅院,院子不大,屬兩進院的規模,是簡單的前院、中堂、後院結構,兩側有東西廂房,後院延伸出去可至後山砍柴,可以鑽入桐山。

族人大多去此砍柴。

此刻沿路兩側的各田土中有人在收集桑皮,以運送往舒城的衛氏工坊,廬江因為當年許澤駐軍之故,也是一處“兗州紙”的出產地,每年出入錢財巨量,流通富實,可令幾萬人得利。

有幾隊馬車在大院道路兩側對立,誰也不和誰說話,就相互盯著。

院子裡也是頗為熱鬨。

“在下龍舒楊氏楊平,家中田產萬畝,耕牛上百,佃農亦是無數,小姐若是嫁與我家,日後光是收佃租便可富足一生,你這步氏族地桑田、織布的生意也有了去處。”

說話人一身青衣,在遠處角落還縮著倆人,正在竊竊私語。

第一個來的人家裡也不錯,還是得到舒縣衙署賞識的士子,說了一半之後不敢說了,躲到一旁縮著,第二人來侃侃而談,說到一半發現這龍舒楊氏來了,也躲到一塊縮著。

兩人家族的命脈都被這人拿捏著。

楊平正要再開口,門外忽然傳來了腳步聲,他回頭一看,肩膀頓時一抖,也小跑到那兩人處並排縮著。

“龍舒楊氏怎麼了?”來人一襲玄色袍服,身材魁梧,聲調很大:“在下淮南成惪劉氏,廬江太守劉曄是吾叔父!”

“這位先生,若是汝家小姐能嫁與我做妻,日後至少是劉氏宗親之妻,也許在下哪一日得人賞識,亦可為一方二千石,那可就全家富貴了。”

“吾今日帶了禮單,特來求娶,還請先生轉告老夫人。”

話音剛落,門外又出現腳步聲,而且絲毫沒有停留,平穩徑直的走了進來,劉議不耐的轉過頭去,然後兩眼一瞪呼吸都快停滯了,連忙也到一旁縮著。

此刻牆下麵縮著四個瑟瑟發抖的人,同時看向踏進來的那壯年英豪,短須整潔、鷹目銳利,眉峰分側宛如兩道黑刀,英雄氣概。

掃了他們一眼,劉議差點就想背過身去。

旁邊楊平拉了一把,悄悄問道:“不是,這人誰啊?空手也來求娶嗎?我看他什麼都沒帶啊。”

“許澤,許子泓。”

“哪個許子泓?”

劉議抬手就是一巴掌:“揚州他娘的還有第二個許子泓嗎?彆說話了你!”

他現在心一下子就提上來,可千萬彆注意到我啊,我家的這些家產來路可有點不正,要是害了叔父,我爹和那些族老肯定弄死我。

主要許澤現在名聲太惡了,一到揚州先拿劉勳開刀,查出了一個震驚江淮的壽春案,緊接著在搶險救洪時又敏銳的發現了周膺之禍,讓整個江淮各縣衙心驚膽戰。

他現在真怕和許澤對視一眼,然後自家那些來路不正的錢財馬上就被查處,順便再給他定罪處罰,萬一落了個流放交州,舉家都要被驅逐出去。

許澤望了他們一眼,停在院落裡問那老先生道:“這些人是來乾什麼的?”

老先生微笑躬身:“尊駕有所不知,這些人皆是來求——”

“購,求購。”

劉議連忙小跑了過來,堆著笑左右示意:“這桐鄉絲布質地上佳,乃是數百位絲女精心栽培,細心編製而成,在揚州、荊州皆有銷路。”

那老先生笑了笑,點頭道:“就當是吧。”

許澤回過頭打量一番,覺得這人眼熟,咋舌道:“我好像在哪見過你。”

“前年!”劉議一聽這話虎軀一震,有些得意:“前年在龍舒大宴之上,君侯曾經身居高台,向赴宴的賓客邀飲,在下當是正在其中。”

“噢!”許澤恍然,他記得那是冬日急下廬江,以退孫策的時候,因當是舉薦劉曄任廬江太守,所以子揚備下了宴席款待文武,宴席的規模很大,許澤為上賓,由此邀飲。

這人是子揚的族人。

“你拿多少錢求購?來我看看。”

“我給君侯念吧,”劉議自己打開禮單,遮住了鈐印開始瞎喊:“錢二十萬,三十金,玉石一對、美玉洞佛一尊,和田……和田契一張。”

他本來想說和田玉,連忙改了口。

“這麼點東西是買多少?”許澤正好可以問問市價。

劉議愣住,舔了舔嘴唇,就這還少呢。

他訕笑道:“就,就買一個機會……想請步氏的老夫人,能讓我家商隊來收購。”

“哦,那就合理了,每年都花這麼多買資格嗎?”

“啊?每年?”

劉議愣住,當即搖頭:“那自是,看家中財資如何,每年盈虧如何。”

“君侯在此,在下便不談了,以免叨擾,改日再來,改日再來!”

“嗯,好。”

許澤微微點頭,目送這幫人離去,回頭和這老先生道:“你帶我去看看絲布質量。”

未來的一年內,漕運絲布將會成為許澤力主之事,若是步氏的商貨好,正好能扶持他們,用以開風口,領風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