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芳有點慶幸自己走的早,不然等不了一會兒,就呂思甜這個說話噎人又沒自覺的勁兒,她早就一口唾沫噴上去了!
呂思甜可沒少給她玉菊姐添麻煩,上次說是上門感情,來的時候還不情不願的,好話沒說幾句就走了。
現在跑來假裝熱絡,打量誰是傻子呢。
小寶珍不懂桂芳在乾什麼,也學著她把手放在耳朵邊,伸頭努力去聽。
發現了懷裡小胖丫的動作,桂芳剛剛浮現的不高興不翼而飛,她低頭輕輕地拍了拍小胖丫小小的背,她都可能看出來呂思甜沒安好心,玉菊肯定也能看出來的。
趙玉菊的確沒有和呂思甜深交的意思,但是自從來了這一次之後,她好像就認準了趙玉菊,幾乎天天都來她這裡報到。
在托兒所裡工作,也是跟在趙玉菊後麵姐長姐短的。
趙玉菊總不能一聲都不應,所以雖然呂思甜的手段過於直白,但是還真有不少人以為呂思甜算得上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因此對呂思甜改觀的人也有不少。
畢竟小姑娘年輕不懂事,性子散漫是散漫一點,但也不能說多壞。
現在和人趙玉菊後麵不是學著呢嗎。
莫名其妙的,趙玉菊就這麼成了呂思甜的半個師傅,在一些人的嘴裡,成了對呂思甜有指導責任的人。
呂思甜也是誤打誤撞發現還能這麼乾!
她第一次發現,原來賺取名聲這麼容易。
隻要把彆人的變成自己的就可以了!
她像是水蛭一樣,變本加厲的粘上了趙玉菊,同時努力地和軍屬院的其他人交好,尤其是領導夫人們,更是她關注的重點對象。
因為趙玉菊的口碑好的緣故,一些人也願意更多的包容呂思甜。
畢竟和呂思甜比起來,趙玉菊是個好人不是嗎?好人怎麼會忍心對著求助於她的小姑娘視而不見呢?
這件事說起來並沒有對趙玉菊造成多大的影響,因為呂思甜在發現好名聲帶來的種種便利之後,也會下意識地學著趙玉菊的為人處世,就算沒有七八分,隻有一兩分,也比她之前眼高於頂的樣子討喜的多了。
再加上她長得還不錯,彆人對她慢慢改觀也不奇怪。
呂憶苦也沒想到她這個妹妹還有這份本事,在一些人找到她,主動說要給呂思甜介紹一些條件不錯的對象後,她還真有點佩服呂思甜了。
居然真給她找到路子了。
既然這是她要的,那就安排相看好了,和她之前介紹的那些比,後麵彆人介紹的,的確要更好一些。
可呂思甜還是不滿意!
“不就是一個小排長!”
某次相親回來之後,呂思甜直接表達了不滿的原因。
呂憶苦覺得呂思甜真的是沒腦子,她譏諷:“你知道人家是排長,那你知道他舅舅是誰嗎?你知道這次乾部進修名單裡麵他是第一個被寫上去的嗎?”
什麼都不懂,光盯著職級看,呂思甜要是這樣都能把自己變成領導夫人,那才是老天瞎了眼呢。
一個軍官現在是什麼職級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後的天花板能有多高!潛力有多大!
這些事情,呂思甜懂個屁!
雖然不懂,可呂思甜也很快找到了反駁的理由:“進修不就是選幾個去學習嗎?郭建軍都能選上,這個進修名額有什麼值得特彆關注的?”
嗬嗬。
呂憶苦冷笑:“你不是聰明的很嗎?難道你自己想不到?”
她轉身走人,慢慢想去好了。
郭建軍現在隻是她嘴裡平平無奇的副營長,難道以後還隻能是個副營長?
領導選人當然是挑選可以長期發展的優秀人才,等著看吧,這一批進行名單上的人完成進修之後回來,隻要不是拖後腿掉鏈子的,領導都會繼續關注,重點培養的。
也隻有呂思甜會以為低等級的軍官是不值錢的大白菜,部隊裡麵那麼多人,能一步步往上走的人又有多少?
呂思甜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麼事情。
可是她知道問呂憶苦沒用,她是不會告訴自己的。
但是通過剛才的對話,她可以發現,自己找人的目標,似乎設置的還不夠精確。
郭建軍那樣的人,竟然也可能是前程無量的人嗎?
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草根出身的將軍也是有的。
那她呢,會如願成為將軍夫人嗎?
呂思甜完全不把呂憶苦的冷嘲熱諷放在心上,自己一個人坐在床邊,慢慢地陷入了美夢。
“莫姐,剛才那個師長夫人啊?看著真年輕啊。”
隔天軍屬院被小戰士開車送進來的年輕女人就引起了呂思甜的注意,她佯裝天真地和旁邊的人搭話。
莫姐笑笑不語。
另有喜歡八卦的人小聲道:“師長夫人當然年輕了,又不是原配。”
這是師長的第三任妻子,前兩位都是早逝。
陪著丈夫吃了無數苦,生了好幾個孩子,最後卻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呂思甜的眼睛亮了亮。
“冬棗姐,那剛才進去的師長夫人是怎麼認識師長的啊?”
表現出一副小姑娘很喜歡八卦的樣子,那個說話的女人本來就不是守得住嘴巴的人,很快兩人就湊在一起開始嘀嘀咕咕。
那個最開始被叫到的莫姐卻在心裡暗暗搖頭。
她對趙玉菊印象很好,聽說呂思甜現在一切向趙玉菊看齊,還以為這小姑娘總算是想著走正道了,沒想到
剛才呂思甜眼裡亮起來的光,莫姐一點沒看錯,是貪婪的光芒。
聽到隻比她大幾歲的人已經成為了師長夫人,呂思甜的心裡在想什麼呢?總之不會是單純的羨慕了。
就是不知道最近莫名被呂思甜綁定在一起的趙玉菊,知不知道這個小姑娘的心機了。
不然這麼持續下去,遲早也要連累到趙玉菊頭上去。
她看著,這個小姑娘遲早會按耐不住闖禍的。
部隊裡麵最後進修名單上是有郭建軍的名字的,這也算是個好消息,在紅旗大隊工農兵大學的名額確定之前,趙玉菊寫著好消息的家信先一步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