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米哈伊爾念完這篇新小說,發現在場的各位先生臉色似乎都有些凝重的時候,米哈伊爾就意識到他可能還是太高估這些先生的承受能力了。
還是得繼續跟這個時代接軌啊………
不過還好,眼下隻是小範圍的人知道,為了避免被人當做那種很激進的激進分子,米哈伊爾也是開口補充道:
“這篇小說的結局的話我還在猶豫,最開始的想法其實是選擇留下一個懸念。到‘瓦爾卡悄悄地溜到搖籃那兒,彎下腰去,湊近那個娃娃。’這裡便結束掉,似乎也不錯。”
這確實也沒問題,畢竟這個結局確實是那位聲稱“醫學是他的合法妻子,文學隻是他的情人”的文豪的第一個版本。
放在如今這個時代,用起來倒是稍微安全那麼一點。
而米哈伊爾的此話一出,在場臉色稍稍有些凝重的各位先生,似乎是終於放鬆了一點,接著便紛紛開始討論道
“上帝啊!殺嬰!這位姑娘怎麼會有這麼惡毒的想法?!”
“又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寫法,上次的書信體,這一次又是幻覺和現實進行交織和對比。”
“儘管稍微有些問題,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一篇寫得依舊很好,比起之前那兩篇真是毫不遜色。”
“維薩裡昂說的沒錯,這位年輕人確實是一個天才,不過或許他應該試著嘗試一些彆的方向?我覺得他應該在更好的方麵去發揮自己的才能。”
“我覺得這個留下一個懸念的結局比較好,前麵的那個結局實在是太粗野、太惡毒、太駭人聽聞了!一個好端端的姑娘怎麼會隻是因為困倦就真的掐死一個手無寸鐵的嬰兒呢?她實在是不應該這麼做。”
………
這麼一輪聽下來,在座的各位先生似乎大多都覺得留有懸念的結局比較好,就當米哈伊爾也準備開口說兩句的時候,另一旁的屠格涅夫卻是突然站了出來,然後高聲道:
“各位,我倒是覺得第一個結局最好!”
米哈伊爾:“?”
老屠,這是你的活嗎你就接?
莫非你並不像我在資料中看到的那麼溫和?
而感受著眾人的目光都朝自己彙聚而來,身材高大的屠格涅夫也是一邊揮舞著手臂一邊繼續道:
“那些真正值得尊敬的先生絕不會這麼對待一位女仆,所以對他們而言,這樣的一篇小說隻會讓他們更加堅持自己的判斷,並且懷著更加悲憫的心情去對待這些可憐的人們!
而那些過於苛刻和卑劣的先生,這樣的結局對他們而言將會是一個非常有力的提醒!他們終將會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行為到底有多麼錯誤。”
米哈伊爾:“?”
抨擊反動貴族,但是又沒有否定整個貴族階級對吧?
對味了對味了………
不過在如今這年頭,屠格涅夫的這個理解倒是也不錯,畢竟對全體開炮和對部分人開炮到底哪個更危險簡直一目了然。
因此在聽到屠格涅夫的這番解釋後,米哈伊爾當然是微笑著衝老屠點了點頭。
嗯,我欣賞你的溫和!
而屠格涅夫無疑也看到了米哈伊爾的表情和動作,於是本就不平靜的心情頓時就更加激動了。
一是因為得到了這篇非常優秀的小說的作者本人的認可,二就是這幾天的吹牛逼素材那也是一下子就有了。
哦你們知道最近那個很火的作者米哈伊爾嗎?對!我認識!他小時候我還抱過他呢!
他最近又新寫了一篇小說,我還指點他了!對對對,過兩天你們就能看到了。
意氣風發的屠格涅夫正在暢想之際,突然就聽到旁邊的人開口說道:“不,伊凡,你錯了。”
剛剛有好幾位先生都點頭表示同意,現在是誰這麼不給麵子?!
當未來的文壇盟主屠格涅夫循聲望去並且看到說話的人正是彆林斯基後,這位高大的年輕人一下子就萎了下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彆林斯基和屠格涅夫之間的關係,簡而言之,彆林斯基是屠格涅夫文學道路上的領路人。
在與彆林斯基認識之前,屠格涅夫的文學活動帶有或多或少的偶然性和有點不求甚解的色彩。是彆林斯基使他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待作家的事業。
儘管彆林斯基未能看到屠格涅夫的文學創作活動的鼎盛時期,但他與屠格涅夫的友誼在屠格涅夫作為藝術家成長的時期、在他從詩歌轉入《獵人筆記》和轉入小說的轉變時期、在他確立文學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原則上、在他精神麵貌和思想感情的變化上,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以至於即便到了屠格涅夫晚年的時候,彆林斯基這時已經離他而去快四十年了,但屠格涅夫依舊留下了這樣的遺囑:
“把我埋在彆林斯基身旁吧!”
但彆林斯基對於屠格涅夫的巨大影響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死死地把屠格涅夫按在了鍵政這項事業上,始終難以脫身。
不得不說,溫和的人並不適合鍵政這項事業,一是要承受來自各方各麵的巨大壓力,心思要是再細膩一點敏感一點的話,一個不小心就會直接被搞得玉玉了。這方麵果戈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隻要看過屠哥的《獵人筆記》等一係列代表作品,大概都能感受到他身為作家的內心到底有多麼纖細,竟然能捕捉到那麼細微的事物和美好的景象。
二就是隨著時代和社會形勢的愈演愈烈,站隊幾乎就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你不跟我站在一起,那不好意思,你就不是我的同誌和朋友。
偏偏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屠格涅夫幾乎是哪一邊都不完全站,反對農奴製和封建殘餘卻又希望避免暴力和流血,意識到了人民的力量和貧困無權但也沒有得出革命的結論,但沒有得出革命的結論的同時,又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發現了俄國的自由主義貴族無力推動社會前進但又對這些“多餘人”充滿了惋惜。
甚至說就連在美學上,屠格涅夫既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堅持現實主義原則,但另一方麵,他又否定車爾尼雪斯基的唯物主義美學論文《藝術對現實的美學關係》,認為藝術並不完全隻是對現實的機械反應。
這就導致屠格涅夫幾乎在哪一方都不太受待見,即便後來貴為文壇盟主,但無論是哪一派,無論是老的還是小的都常常對著屠格涅夫貼臉開大,張嘴就是一句:屠格涅夫!我操你媽!
我屠哥這麼好麵子的一個人,那真是沒少因為這些辱罵和惡評而感到破防
按理說都到這個地步了,屠格涅夫其實已經可以考慮一下跟果戈理作出相同的選擇,要麼就選擇一邊站隊,要麼乾脆就是退出文壇、隱居山林,繼續自己美好閒適的打獵生活。
但偏偏,我屠哥就是死鍵不退,不為錢也不為名,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想法與表達。
某種意義上確實也是一條真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