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三年春,淄川蒲家莊的梨花開得正盛。
蒲鬆齡蘸了蘸硯台裡將乾的墨,忽聽得窗外傳來細碎的腳步聲。這深更半夜,村裡人早該睡下了。
“先生“
紙窗上映出個伶仃身影,聲音像浸了水的絲線,“能借盞燈麼?“
他蹙眉推開窗——
月光下站著個素衣少女,懷中緊抱一卷泛黃的畫軸。最奇的是她渾身濕透,腳下卻無半點水漬,袖口滴落的墨汁在青石板上綻出朵朵黑蓮。
“小女子姓白,家住“她話音戛然而止,驚恐地望向書案上那方龜鈕硯台。
硯中乾涸的墨塊正在滲出猩紅。
蒲鬆齡不動聲色地合上《聊齋》手稿。這方歙硯是昨日縣太爺所贈,據說用刑場斬首後的鎮紙石所製。他早察覺墨色近日愈發幽深,寫出的字半夜會自行挪位。
“白姑娘且看。“他忽然將毛筆倒插入硯,筆杆上雕刻的鐘馗像竟睜開雙眼,“此乃終南山雷擊木所製,最克“
少女突然撲到案前。
她指尖劃過未乾的《畫皮》篇,紙上遊走的墨跡頓時凝固成咒文。蒲鬆齡這才看清,她腕間係著半截斷繩——正是自己昨日在村口古槐上見過的,那根吊死過明朝繡娘的老麻繩。
“三百三十三年了。“少女的指甲生出青苔般的紋路,“當年您寫《屍變》時用我研墨,許諾在《百妖譜》裡給我留個位置。“
窗外傳來槐枝折斷的脆響。蒲鬆齡瞥見硯中浮起一張模糊的人臉,正是順治年間被沉塘的落第書生。
“原來先生收集的不是故事。“少女的衣袂開始褪色,“是困在筆墨裡的“
話未說完,她的身形突然被吸入《畫皮》手稿。宣紙上多了一行蒲鬆齡從未寫過的批注:
「白綾妖,崇禎七年縊於章丘,善摹人皮,畏朱砂」
硯台“哢“地裂開,墨汁化作黑蟻四散而逃。蒲鬆齡急忙用鎮紙壓住稿紙,卻見《蛇人》《狐嫁女》等篇目的字跡都在扭曲蠕動,仿佛整本《聊齋》正在蘇醒。
蒲鬆齡盯著宣紙上那行憑空出現的批注,指尖微微發顫。
“白綾妖……“他低聲念道,墨跡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青黑色,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蠕動。
窗外,一陣冷風卷著梨花撲進書房,案頭的燭火猛地搖曳起來。就在這明滅之間,蒲鬆齡分明看到,那行批注的末尾,一滴墨汁緩緩凝聚,竟化作一個細小的笑臉,衝他眨了眨眼。
“先生,您答應過我的。“
少女的聲音忽然在耳邊響起,蒲鬆齡猛地回頭,卻見書房角落的陰影裡,那素衣少女的身影正一點點凝聚成形。她的衣袂無風自動,袖口滴落的墨汁在地板上蜿蜒成一條細線,直指書案上的硯台。
“您用我的故事研墨,卻不肯給我一個名字。“少女的聲音帶著幾分委屈,“三百年來,我遊蕩在章丘的每一寸土地,聽著人們傳頌您的《聊齋》,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蒲鬆齡深吸一口氣,強自鎮定道:“白姑娘,你既已入書,為何還要糾纏?“
少女忽然笑了,那笑容明媚得不像一個鬼物:“因為您寫錯了。“她伸手指向《畫皮》篇,“那日被沉塘的書生,根本不是因為貪色而死。“
話音未落,硯台中的墨汁突然沸騰起來,一張扭曲的人臉浮出墨麵,發出淒厲的哀嚎。蒲鬆齡驚得後退一步,卻見那人臉掙紮著吐出幾個字:“冤枉……我是被……“
“住口!“
一聲厲喝從窗外傳來,緊接著一道金光閃過,那人臉瞬間被擊散。蒲鬆齡抬頭望去,隻見一個身著道袍的老者站在院中,手中拂塵一揮,那少女的身影頓時如煙消散。
“蒲先生,“老者踏入書房,神色凝重,“您招惹了不該招惹的東西。“
蒲鬆齡定了定神,認出這是青州雲門山的清虛道長。他苦笑道:“道長說笑了,蒲某不過一介書生,何來招惹之說?“
清虛道長沒有答話,而是走到書案前,仔細端詳那方裂開的硯台。半晌,他歎了口氣:“這是血硯,用刑場鎮紙石所製,本就聚陰。您又以百家故事研墨,日積月累,這些故事裡的冤魂便寄居其中。“
他指向《聊齋》手稿:“您每寫一個故事,就放出一個魂魄。如今它們想要更多——要名字,要公道,要……“
“要複仇。“蒲鬆齡接話道,忽然明白了什麼,“所以白綾妖才會說,我寫錯了。“
清虛道長點點頭:“冤魂入書,若得真相,便可安息;若被歪曲,怨氣更甚。“他頓了頓,“蒲先生,您可知這硯台的原主是誰?“
蒲鬆齡搖頭。
“順治十八年,章丘縣令周世昌。“清虛道長沉聲道,“此人酷愛刑訊,尤好以筆墨記錄犯人供詞。這方硯台,浸透了無數冤魂的血淚。“
一陣寒意爬上蒲鬆齡的脊背。他忽然想起,自己收集的這些故事,有多少是真相,有多少是訛傳?那些被寫入《聊齋》的鬼狐精怪,又有多少是如白綾妖這般,等著一個公道?
“道長,我該如何是好?“
清虛道長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遞給他:“這是《百妖譜》殘卷,可辨妖物真偽。您若真想為它們立傳,就當還它們一個真相。“
蒲鬆齡接過竹簡,隻覺入手冰涼。展開一看,隻見第一頁上寫著:
「白綾,崇禎七年生,章丘繡娘,擅工筆。因拒縣令周世昌逼婚,被誣以巫蠱之名,縊死於古槐。怨氣凝而不散,化而為妖,善摹人皮,畏朱砂。」
在這行字的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其冤未雪,其恨未消,故不入譜。」
蒲鬆齡抬頭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古槐的影子在月光下搖曳,仿佛一個懸吊的人影。他忽然明白了白綾妖的執念——她要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清白。
“我明白了。“蒲鬆齡提筆蘸墨,在《畫皮》篇的末尾添上一行批注:「白綾,章丘繡娘,工筆絕倫,含冤而死。後人傳其化妖害人,實為汙蔑。今還其清白,入《百妖譜·貞烈卷》。」
筆落之時,一陣清風拂過書房,案頭的燭火輕輕搖曳,似有若無的歎息聲隨風消散。清虛道長微微頷首:“善哉。一個冤魂得以安息,還有千百個等著您呢。“
蒲鬆齡望向那方裂開的硯台,墨汁中似乎又有新的麵孔在浮現。他深吸一口氣,展開《百妖譜》殘卷,提筆寫下第二個名字……
蒲小倩放下手中的古籍,揉了揉酸脹的太陽穴。
淩晨三點的通靈館,隻剩下她一個人。電腦屏幕的藍光映在她精致的臉上,勾勒出她姣好的輪廓——杏眼,瓊鼻,櫻唇,長發如瀑般垂至腰間,發尾微微卷曲,帶著幾分慵懶的嫵媚。她今天穿了一件size的白色針織衫,搭配黑色緊身牛仔褲,腳上是一雙毛茸茸的兔子拖鞋,整個人看起來既時尚又居家。
但此刻,她的表情卻異常凝重。
“又來了……“
她盯著電腦屏幕上剛剛解碼完成的文檔,那是一份從蒲鬆齡故居最新出土的手稿殘卷,上麵記載著一段被刻意抹去的文字:
「血硯現世,百妖出籠。吾之後人,當以通靈之血,續寫《百妖譜》……」
蒲小倩歎了口氣,伸手從抽屜裡取出一個小巧的檀木盒子。打開盒子,裡麵靜靜地躺著一枚古樸的銅錢,銅錢上刻著“通靈“二字。這是她十八歲生日時,姑婆蒲章俊送給她的“成年禮“,據說是蒲家代代相傳的“通靈印“。
“姑婆,您到底瞞了我多少事……“
她喃喃自語,指尖輕輕摩挲著銅錢。忽然,銅錢發出一陣微弱的青光,緊接著,她的手機瘋狂震動起來。
手機屏幕上,是她自己開發的“百妖譜a“的警報界麵:
【警告!檢測到異常能量波動!】
【地點:城西老槐樹胡同】
【能量等級:a級(高危)】
【疑似妖物:畫皮類】
蒲小倩眉頭一皺,迅速起身,從衣架上抓起一件黑色風衣披上。她走到通靈館的“法器陳列櫃“前,從裡麵取出一支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鋼筆——這是她特製的“通靈筆“,筆尖是用雷擊木製成,筆身內藏著朱砂和符紙。
“又要加班了……“
她撇了撇嘴,隨手將長發紮成一個高馬尾,整個人頓時顯得乾練起來。出門前,她沒忘記戴上那副看似普通的平光眼鏡——鏡片上刻著微型的符咒,可以幫她看破妖物的偽裝。
城西老槐樹胡同是出了名的“鬼巷“,據說清朝時這裡有一棵千年古槐,吊死過不少人。後來城市建設,古槐被砍,但靈異事件卻從未停止。
蒲小倩站在胡同口,眼鏡下的眸子微微泛著青光。在她的視野裡,整條胡同都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黑霧,那是積聚了數百年的怨氣。
“果然有問題……“
她小心翼翼地走進胡同,手中的通靈筆隨時準備激活。忽然,一陣細微的哭聲傳入她的耳朵——那聲音似有若無,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又像是就在她耳邊啜泣。
“誰在那裡?“
蒲小倩停下腳步,警惕地環顧四周。胡同深處,一個模糊的身影緩緩浮現——那是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小女孩,背對著她,肩膀一抽一抽地,似乎在哭泣。
但蒲小倩的通靈眼鏡卻顯示,那“女孩“的身上纏繞著濃重的黑氣,後腦勺的位置,赫然裂開了一張血盆大口!
“畫皮妖!“
蒲小倩毫不猶豫地按下通靈筆的機關,筆尖瞬間彈出,一道朱砂符咒淩空畫出,直擊那“女孩“的後背!
“啊——“
一聲淒厲的尖叫響起,“女孩“的身體像破布一樣被撕開,露出裡麵一團蠕動的黑色物質。那東西扭曲著,發出刺耳的嘶吼,猛地朝蒲小倩撲來!
“天地無極,乾坤借法!“
蒲小倩迅速結印,通靈筆在空中劃出一道複雜的符文。隨著她的咒語,符文綻放出耀眼的金光,將那團黑影牢牢禁錮在半空中。
“說!誰放你出來的?“她厲聲質問。
黑影掙紮著,發出咯咯的怪笑:“嘻嘻……蒲家的通靈女……你終於來了……血硯已經醒了……我們都會回來……“
話音未落,黑影突然爆裂開來,化作無數細小的墨點,消散在空氣中。
蒲小倩站在原地,臉色凝重。她低頭看向手中的通靈筆,筆尖的朱砂已經消耗殆儘。
“血硯……“
她想起古籍上的記載,心中隱隱有了不祥的預感。看來,她得去拜訪一下那位“老朋友“了——異人局的局長,李炎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