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憶—七年前(1 / 1)

推荐阅读:

七年前,佑安五年五月初。

空氣潮濕又悶熱,未到午時,但豔陽高照。

十二歲的昭綏安從馬車上跳下來,十四歲的明淵眼疾手快的拽著她胳膊不讓她摔倒。

不遠處是城門,高處題著“稻秀縣南門”幾個大字。縣城四麵環山,有幾條河水圍繞全城。站在綏安的位置,可以看到城外西南側有一祠堂建在河水分流處,背靠著一座小山峰。

城門高聳,守城兵卒的長槍隨手放在一邊,懶散的躲在陰影處打盹。時不時的有平民從城門進出,城內市井如常,喧囂依舊。

“就是這裡遭到了山洪流石的災害?看不出來,是不在這附近麼?”綏安觀望著向前,明淵餘光注意她,付完錢後連忙跟上。

“你帶路引了嗎?”

“沒啊。”綏安一點也沒在意,隨後猛然停下腳步,慌亂的看向明淵,“哎呀,那我們是不是進不去了?”

“應該不會。”明淵歎氣,他就知道她匆匆忙忙往外跑絕對什麼都沒準備。“我帶了錢,他們如果要查,就賄賂他們。”

“這樣好嗎?”

“不好。”

“沒關係,又不是傷害民生的事情,沒什麼不好的!”綏安輕笑,連蹦帶跳,左顧右盼。

好在城門的守衛都是抽查,綏安和明淵進縣城完全沒受到阻攔。

腳下是青條石磚鋪的街道,兩邊商戶擺著攤,店小二吆喝著客人上桌。街邊多有行人匆匆,步履不停。也有人前呼後擁,一步三搖。

綏安用手扇扇風,忽然聞到一陣蒸饅頭的香氣。她頓時口齒生津,四處張望著,那大娘係著圍兜,身旁堆著一人多高的蒸籠,有路人上前買饅頭,她再打開,整個小攤都籠罩在白色的霧氣裡。

快到午時,災民也該用餐了。

綏安拉著明淵護腕上的繩子,跑到大娘的攤位上問:“大娘,請問你知道施粥棚在哪嗎?”

大娘定睛一看,小姑娘穿著薑黃色麻布衣裳,頭發用一根紅發帶束著,但膚若凝脂,珠圓玉潤,朱唇皓齒的,看著並不像受災或窮人家的孩子。

大娘問她:“怎麼問這個?”

“肚子餓,想吃飯。”綏安帶著甜笑,大眼睛亮晶晶,聲音帶著稚氣,十分可愛。

大娘又仔細看看她,穿的衣服確實是麻布沒錯——這是最便宜的布料,或許這孩子是家族中途遭難,所以要去施粥棚拿吃的。

“你嗎?”

大娘微微皺眉,拿起油紙,打開蒸屜。

綏安搖搖頭,指向身邊,“我和哥哥,上午沒有吃東西,聽說這裡有災情,想來會有施粥棚救災,所以想去看看。”

大娘又轉頭看去,劍眉星目的高大男孩,麵帶稚氣,看起來比眼前的小姑娘大不了多少,身形瘦削,身姿挺拔,也穿著麻布衣裳,不過是黑色的。她多裝了兩個饅頭,塞到綏安懷裡。

“小姑娘,先和你哥哥分著吃這個吧,施粥棚在東門外,吃的也不好,遠的很。”

綏安驚訝,她眉開眼笑,“謝謝大娘,不過我有錢,隻是想知道施粥棚的食物是怎樣的。”

明淵上前拿出一兩碎銀,大娘一驚:“哎喲這太多了,這幾個饅頭隻要六文錢。”

“沒關係,收下吧大娘,謝謝你的饅頭。”綏安笑,揮揮手上的油紙包,向東邊走去,明淵放下銀錢後立刻閃身跟上,大娘探身張望,那小姑娘已經將饅頭分給哥哥,兩人有說有笑的走遠。

從南到東,路上的商販越來越少,店鋪外也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轉過街角,遠處就能看到高大的城東門。而城內景象已與南門大相徑庭。

沒有商販,店鋪大都閉門,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潮濕氣息,和熱浪交織衝入鼻腔。街邊行人穿著破爛,渾身臟汙,無力的坐在台階上休息。城門無人把守,外麵可以看到排了隊,大概就是施粥棚的所在地。

“是因為午時太過炎熱嗎?”綏安不解,這些很明顯是災民,但他們沒去領食物,沒有重建家園的動作,也不與旁人講話,隻是抱著腿埋首。“他們在這裡休息?怎麼不去救災棚?”

綏安和明淵出城門,果不其然,外麵排隊的是施粥棚,但是人不多。周圍有幾個正端著碗的人,大約是剛拿上食物。綏安遠遠看著,發現似乎要百姓交什麼東西他們才給打飯。

“明淵,我們也去排隊!”綏安風風火火就拉著明淵過去,大娘給的饅頭已經吃完了,他們倒是不餓,隻是想知道救災的食物如何。

打飯的衙役油光滿麵,態度很是惡劣,最前麵的災民似乎沒給他什麼,被那衙役狠狠轟走,綏安皺起眉頭,正疑惑不解,身後傳來歎息:“唉,又是個沒錢來領粥的,可憐啊。”

綏安轉頭一看,是明淵寬闊的胸膛,一抬頭,對上他無辜的眼神。

明淵:“……”

他默默與她換位置。

身後是一個婦女,大概三、四十歲的模樣,唉聲歎氣的,外探著身子看著前方。

“大娘,您剛才說的沒錢領粥是什麼意思?這不是救災的施粥棚嗎?還需要錢嗎?”

郭大娘苦著臉低頭:“是救災啊,一文錢三碗粥,多便宜?不過便宜是便宜,就是沒什麼米,隻有湯湯水水,看著三碗,得給家裡的男人吃兩碗,不然磚都拿不動。”她仔細一看小姑娘,麵上帶了點笑,又問道:“你們是從外地來的?”

綏安點點頭,拉著明淵的衣袖說:“我和哥哥出來玩時和家人走散,聽說這邊受災,有施粥棚,就想過來看看。”

“哎呀,走散可不興亂跑啊,你應當站在原地等等家人來找。像你們這麼小的孩子,很容易被騙的。”

“沒關係大娘,我和哥哥可以聯係到家人,過段時間他們就來接我們。”綏安繼續問道:“您剛才說的湯湯水水,是指這裡的食物嗎?但是賑災食物的標準不是‘插筷不倒’嗎?”

郭大娘苦笑:“哪有這種標準,他們給點米都不錯了!”

“你們打不打飯!不打滾開!”排隊排到了綏安他們,明淵臉色微沉,拿了個銅板出來,那衙役大勺一揮,一碗無米粥打好了;再沉底一勺,抖落一半,帶著幾粒米的粥好了;又沉底,這次不抖了,但隻倒半碗,盛了半碗糠秕碎米。

“行了,拿走!快點,彆擋著彆人!”

“大娘,等會聊!”綏安幫明淵拿一碗,退到一邊,指尖猛地一顫——這哪是粥!

綏安拿的是那半碗,黃色的外皮,顆粒不全的碎米,她又看向明淵那兩碗,彆說插筷不倒,根本就是渾濁的開水,這東西怎麼能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