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嬌客 > 第一卷 第9章 那個杜衡真的是鄉試的案首嗎?

第一卷 第9章 那個杜衡真的是鄉試的案首嗎?(1 / 1)

推荐阅读:

“蘇螢這孩子不錯,看在若蘭麵上,你抬舉抬舉這孩子吧!”

老夫人給了蘇螢翠玉佛珠手串,自然也不能少了今日過生辰的杜婉儀。在誇了婉儀於學問上下了工夫之後,老夫人便命人將早就準備好的刻有三朵梅花的白玉簪子給杜婉儀作為生辰禮,據說婉儀出生之時,杜府的梅樹競相綻放,讓人一時分不清那滿樹的潔白是雪還是梅。

“多謝祖母。”

婉儀乖巧地蹲於老夫人身前,由老夫人親自往她頭上插簪,正要起身,卻又被老夫人喊住。

“你這麼乖,怎能隻有一件賀儀?”

望著杜婉儀驚喜之色,老夫人滿眼慈愛,又著人呈給杜婉儀一方澄泥小硯,硯台底部同樣繪製了幾朵寒梅,道:“你讀書用功,字也寫得愈發有章法,此硯作為今日品文的獎勵,望你日後更加用心。”

之後老夫人便遣退了眾人,獨留了程氏。

“你也彆怕那孩子越了婉儀去。”

老夫人知道程氏心裡顧忌什麼,道:“她父親是個沒出息的,京城裡能找到好人家也就那麼些個。作為親家,咱們好歹幫襯幫襯,儘量讓她能在那幾戶中挑個好的,也算全了親戚之情。”

“婉儀不同,老大雖然去了,好歹也是禮部侍郎出身。等明年衡哥兒高中,婉儀的身份隻會越往高了去。到時候,有你挑得眼花繚亂之時。”

婆母都直白到這個份上,程氏臉上也有些訕訕,忙應道:“母親教訓的是,媳婦受教了。您疼婉儀,我明白的。您放心,婉儀有什麼,螢兒便也有什麼。”

回偏院的路上,容氏發覺蘇螢若有所思,以為她在想著程氏,於是出言安慰道:“可是大伯母說了你什麼?”

隻見容氏微微歎氣後,繼續道:“她向來心氣高,這些年也是心裡苦,你今日做得很好,不要在意她的話,聽過就算了。”

蘇螢卻笑著搖頭道:“我沒往心裡去。”

真要說的話,她那個繼母林氏可要比程氏的手段多多了。

“姨母,我有一事不明。”

不是因為程氏,那是為什麼?容氏讓蘇螢繼續。

蘇螢道:“那個杜衡真的是鄉試的案首嗎?”

程氏之所以出言敲打,不就是覺得自己兒子前程無量,擔心她此時前來,擾了杜衡心性。

她一未出閣的小姑娘,自是不能將程氏說的那些話通通轉述給姨母聽,如今唯一想不通透的便是:“為何連您也覺得這杜衡日後必定高中?”

“今日他點評林逋的《山園小梅二首》名句,我覺著還不如婉儀妹妹說的切中要害。”

誰知姨母一聽便忍不住笑道:“你呀!我一向誇你聰慧,你怎麼在這時卻犯了糊塗?”

姨母頓了一頓,特意讓蘇螢自己思量,可見她仍是未有頓悟,便繼續啟發道:“老夫人考校的是《千家詩》,你兒時便能倒背如流的東西,衡哥兒豈會不知?”

蘇螢卻仍是堅持,道:“他就算熟知此詩又有何用?拿著‘水清淺’三字稱是絕妙之處,豈不貽笑大方?”

她明明記得外祖說過:“此詩若著眼在水,便落俗套。”

杜衡之前所言,分明與外祖講的背道而馳。

隻見容氏笑著刮了一下蘇螢的鼻子,解釋道:“你外祖與學生點評此詩,用意在於讓學生知曉文章章法。衡兒品評此詩,旨不在‘法’而在‘意’,這回可懂了?”

蘇螢明白姨母的意思,這就好比外祖母教她做鎮江排骨。從起鍋燒油就開始教導,講究的是方法順序,隻要順序對,大差不差,糖少些或多些,不會有大影響。

而姨母說的‘意’就好比是,有些人覺得醋放得比糖多一分,則是精髓所在。少一分或分量相當,都不會有糖醋的酸甜相宜之味。

蘇螢一時無話可答,偏偏臉上還能看出一絲半信半疑之色,那小模樣真是讓容氏忍俊不禁。

“不過你今日倒是做的不錯!”

容氏笑過後,便不再逗她,而是溫柔地摸了摸蘇螢的頭,認可道:“我見你刻意藏拙,給足了婉儀麵子,沒有在她生辰喧賓奪主,極好。”

誰知容氏又歎了口氣道:“隻是委屈了你。”

“姨母。”蘇螢可不想姨母神傷,趕忙道:“若不是姨母,我在樂清才是真正的委屈呢!”

“隻是,離春闈還有一年多光景,我和大伯母說了會在偏院安心度日,彆的不怕,就怕沒什麼事做,白長著一張嘴,把姨母的偏院吃空。”

若是杜衡能看到此番蘇螢與容氏這般的耍嘴皮子,定是無法想象他以為懦弱的表小姐,竟有如此詼諧一麵。

蘇螢這麼一玩笑,倒是提醒了容氏。

“我正打算整理整理你姨父的藏書閣,隻可惜身邊人手不足。如今你來了,我也就不愁了。揀日不如撞日,姨母這就帶你去藏書閣看看去!”

藏書閣原是蘇螢姨父的舊書房,雖靠近偏院,但恰好處在通往前院的一條小徑上。是姨父在世時,夫妻二人一手籌劃改建。

說到這兒,不免要提一提這位杜府二爺杜致遠,他學問好,文章佳,若不是自幼體弱,他的前程絕不僅僅是停留在國子監司業。

因自小身體就弱了些,性子也有些高傲擰巴。他雖然口口聲聲說著“唯有讀書高”,女色不近。實則是覺得他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僅會出現在書中,而不會出現在人世間。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洞房那一日,他揉著被父親踢了一腳的後腰,走近端坐於婚床,頂著蓋頭的新娘時。新娘子嘩啦一下自揭了紅蓋頭,一雙美目,明明怒氣圓瞪,卻讓他心動不已。隻聽得新娘恨恨道:“你不想娶,我也不想嫁!走,咱們這就去同你父母說清楚,我今夜就回雁蕩山去!”

誰知,一向出口成章的國子監司業杜致遠杜大人在這時竟然結結巴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能,豈能說不嫁就不嫁。我,我聽說你是樂清有名的才女,看來也是徒有虛名。”

杜致遠這一說竟然挑起了容若蘭的脾氣。兩人於洞房花燭夜,鬥詩鬥文,鬥著鬥著便互相看上了眼,放下了喜帳。

從此,夫妻二人誌趣相投,兩人你一筆我一筆,便打造了如今的藏書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