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天使投資人(1 / 1)

推荐阅读:

熟悉的四路人馬,熟悉的作戰風格,就像是去歲的龍城之戰,隻不過這一次少了李廣與公孫敖,多了蘇建與程不識。

或許,是因為二位將軍吃了敗仗?

本來還有幾位將領想要為年邁覓封侯的李廣爭取爭取,想要讓他也從上穀出兵,去焉支、祁連山一帶,作為偏師接應。

可劉徹根本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果斷拒絕。

或許,本來對運氣一說嗤之以鼻的劉徹,在看到李廣蹉跎的經曆後,也有一些對命數保持敬畏之心的想法了吧。

軍令已下達,但是出兵時日還需等到秋收之後,故而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做準備。

對於長安城,孟煥大腦一片空白,如何領取自己出征的那一萬騎兵,如何與大司農協調糧秣調度,又如何讓這群騎兵能在寒冬來臨之前趕去北地郡,並完成合練,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從劉徹手中接過調兵虎符,後殿的內朝議事便算是基本結束,孟煥也沒打算一次將所有所思所想全部抖落個乾淨,總要有個緩衝,讓劉徹和群臣們有個消化緩衝的時間,也讓他自己能循序漸進的成長起來。

說起來也有些意思。

像是薛澤等以內政為主的官員,對於孟煥雖談不上討厭,交流起來卻也是不冷不熱,隨意應付了幾句,這些‘大人’們便借口公務繁忙,謝絕了交談。

而在衛青等以征戰為主的官員中,對於孟煥卻極為熱情,明明大漢文臣武將的界限還沒分明,可在職責與利益分權之下,還是有那麼一點涇渭分明。

“孟將軍,此次陛下叫我回來,本意便是讓我去收複河西走廊,卻不成想你這回來還沒來得及和家族敘舊,就又要勞煩你重新啟程。”

孟煥與張騫正在往宮外走去,卻聽衛青在身後呼喚,說起了征伐河西走廊之事。

先前在殿內,一心都在輿圖與天子身上,孟煥都未曾好好打量衛青。

此時見到這位未來的漢武軍神主動打起招呼,語氣與神態也充滿真摯,全無因為陛下信任就肆意妄為,目空一切的倨傲,心中也激動不已,連忙拱手回禮。

衛青的樣子看起來儒雅隨和,或許是因為他也是去年才開始嶄露頭角,與人交流時謙遜有禮,頗有一股儒家一般的君子氣息。

衛青者,其實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有些過於公正簡潔,誇耀的話語寥寥幾句,多是誇他待人以善,多施以恩德,功績一筆而過,追亡逐北的篇幅,尚不及一則李廣射虎的寓言。

或許是因為瞧不上衛青騎奴的出身,又或者是因為衛青的崛起,是起源於衛子夫受寵,再或者是因為階級的不同?無人能知其撰史時的感觸。

太史公寥寥幾筆,於《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詳述衛青生平,其筆法洗練至極,衛霍合篇一筆而過。。

拿出來與極儘篇幅去讚揚的《李將軍列傳》,還有在《報任安書》極儘惋惜,去鳴不平的李陵相比。

嗯,字數篇幅相差甚巨!

孟煥是頗有些為這位大將軍鳴不平,騎奴為其一,憑借姊貴為其二,私生子的出生為其三,縱使諡號為烈,立下無數戰功,也抵不過為人圓滑,晚年選擇如範蠡一般隱居山林,避世不出所帶來的負麵影響。

“孟煥見過車騎將軍!”

“孟將軍無需多禮,你我並非從屬,且仲卿所獲金人,與休屠王相比可還差了少許,論及歸漢也好,還是焉支山衝陣也罷,仲卿都自愧不如矣。”

孟煥麵色稍芥,顯然是對衛青身上濃鬱的謙遜品德頗有好感,連忙口稱不敢。

“陛下心胸可納百川,其實……孟將軍不需過於隱晦自身。”

“陛下唯才是舉,我這種騎奴出身,陛下亦能委以重任,你是百裡孟氏,雖為歸漢,其不忘諸夏之品質,如今已是不少良家子欽佩、折服的對象,更應該儘情的綻放才華,獲取你應得的榮譽。”

孟煥有些詫異,他在殿內藏拙,這種事本來就是明麵上隱藏自己,實際上在場之人,誰不是人精?

不過衛青能發現問題,並且善意的前來提醒,倒是讓孟煥有些詫異。

“多謝衛將軍關懷,孟煥感激不儘,隻不過……”

“煥畢竟是剛剛回家,對於我大漢內務與朝政一片空白,說一說世界之大倒也罷了,對著丞相和群臣們建設的偌大家國品頭論足,未免有失偏頗,不如等煥回家慢慢體驗,熟悉以後,再做建言。”

衛青恍然大悟,認同的點了點頭:“也對,你還年輕,確實不可操之過急,先熟悉熟悉朝中之事才是首要。”

“好生作戰吧,仲卿期待有朝一日,能與孟將軍並肩作戰!”

衛青也未過多贅述,寥寥提醒幾句,表達完善意之後,便匆匆離去。

出得宮門以後,張騫終於忙完公務,第一時間想起自己離彆十一年,家中等候的老母親,著急忙慌的告彆後,便急忙朝著家裡趕去。

等到身邊之人儘散,孟煥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宮內如職場一般,他一個新員工剛剛入職,太過跳脫,表現亮眼,也並非是好事。

反正他又不打算在長安久待,西域的東部沙漠之中,還有他的親朋好友,還在翹首以盼的等他歸去,接回中原。

出宮之後,孟煥朝著校場的方向緩緩走去。

半途有一在街邊與販夫走卒有說有笑的中年男子突然迎了上來,與他並肩而行。

“衛青為人質樸,算是這滿朝臣子中最為和善之人,加上他姐姐衛子夫最近風頭正盛,陛下有意封其為後,若是你能與他搞好關係,以後在朝堂之上也算是有所臂助。”

孟煥回頭,仔細的打量著中年人,思索片刻後,猜到其人的身份,麵帶笑意的拱手拜道:“孟煥拜見叔父,這幾個月有勞叔父上下奔走,煥感激不儘。”

來人不是彆人,正是在隴西時,李氏老者提起的弘農楊胤。

“誒,客氣什麼,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而且你讓我提前告知主父偃域外的消息,這本身就是給了我楊氏重新回歸朝堂的絕佳契機,該叔父感謝你才是,哈哈哈!”

“主父偃其人,雖在長安城中名聲不算太好,但是此人卻有兩個優點。”

“一是明碼標價,隻要能夠給予足夠的財貨,或是讓他更進一步的契機,這位中大夫向來是來者不拒。”

“二是素來守信,隻要收下好處,必定會為你四下奔走,辦好事情,縱使事情未儘全功,也會從其他地方找補,從不拖欠他人。”

孟煥有些咂舌,難怪都說主父偃橫行霸道,倒行逆施,童叟無欺和素有商業道德,這話怎麼聽著那麼耳熟?

這不是戰國時期趙國國相郭開的再世模板嗎?

或許還沒達到郭開那般喪心病狂,在強敵環伺之間趕跑廉頗,逼死李牧,可這斂財的路數倒是與郭開有異曲同工之妙。

“叔父還是與此人多多保持距離,萬勿牽連太深,自古狷狂之人,必不得善終矣,等到削藩一事結束,此人恐有晁錯之危。”

楊胤顯得有些不以為意,經曆過景帝罷爵,又在天光六年又將好不容易獲得的爵位罷黜,楊胤本來已是對於回歸朝堂不作指望,如今能有這樣一個好機會,他又如何能再次放過?

“不說這些了,賢侄可要回郿縣一趟?孟氏族人得知你的消息,整個族中那是歡呼雀躍,你也該回去一趟,祭祀先祖,榮歸故裡!”

“不著急,不著急。”

孟煥有些尷尬,認祖歸宗?他還真有些沒太想好怎麼麵對那些族人。

“叔父,陛下讓我帶領一萬騎,準備西征之事,敢問叔父,這一萬騎的兵馬籌備,可曾妥當?”

“哈哈哈,放心吧,早在你傳信於我之事,便已經開始操辦。”

“啟程之前去一趟西大營,我已為你做好籌備,其中半數皆是我隴西、弘農良家子,剩下一半便是郿縣追隨你而來的孟西白三族族人,弓馬嫻熟,平日裡多有訓練,所帶之甲胄也儘皆由我等幾族傾儘家財,一應甲胄、兵刃皆是上品。”

“隻是……素聞你打仗勇猛,這些可都是我等族人,你可不要學那李廣,十出五歸。不要辜負我等對你的信任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