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 章 皇上壽宴(1 / 1)

推荐阅读:

馬上就是南國皇帝南擎天的壽辰了,整個京城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鎮南王府內,更是一片忙碌而溫馨的景象。

白玲瓏坐在梳妝鏡前,對著那一堆精心準備,卻又覺得不夠完美的禮物,微微皺起了眉頭。

貼身丫鬟小翠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為她梳理著長發,輕聲問道:“王妃,還在為陛下的壽禮發愁呀?”

白玲瓏輕輕歎了口氣,“是啊,父皇壽辰,這禮物必須得彆出心裁,才能表達我們的心意。”

這時,一陣歡快的腳步聲傳來,四個小身影如同四隻活潑的小鹿,衝進了房間。

老大南錦軒,眼神中透著機靈與英氣,率先說道:“娘親,我們也想給皇祖父準備禮物!”

老四南錦瑤,紮著兩個可愛的小辮子,穿著粉色的小衣裳,跟著說道:“對呀對呀,我們也要給皇祖父一個驚喜!”

老三南錦玉和老二南錦逸手牽著手,蹦蹦跳跳地靠過來。

南錦逸揮舞著小拳頭,奶聲奶氣地說:“我要把我的寶貝玩具送給皇祖父!”

南錦玉則舉起一幅畫,得歪歪扭扭的畫,“我畫了皇祖父和我們一家人。”

白玲瓏看著,四個可愛的孩子,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容,眼眶卻微微泛紅,“你們都這麼懂事,你們皇祖父一定會很高興的。

不過你們皇祖父,見過那麼多寶貝,我們得送個特彆的。”

說著,她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錦盒,打開後,一枚散發著柔和光芒的儲物戒出現在眼前,“這枚儲物戒,空間很大,能裝很多東西,我想陛下會喜歡的。”

小翠在一旁驚歎道:“王妃,這禮物太珍貴了!”

同一時間,丞相王天成的府上,丞相千金王若雪正與幾位貴女在後花園的亭子裡品茶聊天。

王若雪身著一襲淡紫色的華服,輕輕搖著手中的團扇,笑著說道:“再過幾天就是陛下壽辰了,姐妹們都準備了什麼賀禮呀?”

戶部尚書趙忠良之女趙靈兒,穿著一身鵝黃色的漂亮裙子,眼睛亮晶晶的,興奮地說:“我準備了一對南海明珠,又大又圓,夜裡還會發光呢,陛下肯定會喜歡的。”

禮部尚書李崇義之女李詩涵,一身月白色的長裙,氣質優雅,輕抿了一口茶後說道:“我費儘心思尋來一幅前朝名家的山水畫,那筆墨神韻,希望能博陛下一笑。”

王若雪微笑著點頭,“大家都好用心啊。

我自己創作了一首祝壽詩,反複修改了好多遍,打算在壽宴上為陛下朗誦呢。”

眾人又閒聊了一些,京城的趣事,話題大多圍繞著即將到來的壽宴,期待著能在宴會上好好表現。

壽辰當日,皇宮內張燈結彩,太和殿更是金碧輝煌,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皇帝南擎天,身著華麗無比的明黃龍袍,頭戴璀璨的冕旒,威嚴地端坐在龍椅之上。

皇後鳳冠霞帔,儀態端莊地坐在一旁,眼神中滿是對皇帝的關切。

各國使臣,紛紛獻上賀禮。

西域樓蘭國使臣,恭敬地呈上一座精美的和田玉擺件,那玉質溫潤,雕刻精美,上麵的圖案充滿了異域風情;

北方匈奴國使臣,送十匹毛色鮮豔、身姿矯健的汗血寶馬,大聲說道這是他們精心挑選的,以表達對皇帝的敬意。

鎮南王南宮宴和王妃白玲瓏帶著四個孩子恭敬地上前。

南宮宴雙手抱拳,朗聲道:“父皇,兒臣祝父皇聖壽無疆,江山永固。”

白玲瓏也盈盈下拜,說道:“兒媳為父皇準備了一枚儲物戒,願陛下諸事順遂。”

說完,她將錦盒呈了上去。

皇帝南擎天接過錦盒,打開後眼睛一亮,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這可是個難得的寶貝!

朕知道宴兒也有一枚,這儲物戒能裝不少東西,很是實用。”

旁邊的各國使臣一聽,紛紛露出好奇的神色。

西域樓蘭國使臣忍不住問道:“陛下,這儲物戒究竟是什麼東西呀?”

皇帝南擎天,興致勃勃地解釋道:“這儲物戒看起來小小的,但裡麵卻有一個空間,可以存放各種東西。

不管是大物件還是小玩意兒,都能輕鬆裝下,而且取用方便,是個不可多得的寶物。”

眾人聽了,都不禁發出一陣驚歎。

北方匈奴國使臣,眼中滿是渴望,連忙說道:“如此神奇的東西,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到?

我們願意出高價購買。”

白玲瓏微微欠身,禮貌地回答:“使臣,這儲物戒製作工藝複雜,材料也十分稀有,並沒有地方售賣的。”

使臣們聽了,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紛紛表示理解。

緊接著,太子南宮燁走上前,身後的侍從捧著一個精美的長形錦盒,他恭敬地說道:“父皇,兒臣祝父皇福澤深厚,萬壽無疆。

這是兒臣特意命人,打造的一柄如意,願父皇事事如意。”

打開錦盒,一柄由上等美玉雕琢而成的如意呈現出來,玉質溫潤,雕工精細,如意頭部還鑲嵌著一顆大大的紅寶石,璀璨奪目。

三公主南宮靈身著一襲淡黃色的宮裝,蓮步輕移,優雅地行了一禮,說道:“父皇,女兒祝父皇龍體安康。

這是女兒親手繪製的《鬆鶴延年圖》,希望父皇喜歡。”

侍從展開畫卷,畫麵上鬆鶴栩栩如生,充滿了吉祥的寓意。

三皇子南宮逸大步向前,單膝跪地,說道:“父皇,兒臣祝父皇聖壽萬安。

兒臣在民間尋得一塊千年寒鐵,命工匠打造了一副寶甲,輕便又堅韌,可保父皇平安。”

四皇子南宮華麵帶微笑,從容上前,“父皇,兒臣祝父皇福壽綿延。

兒臣收集了許多罕見的書籍,整理成集,希望父皇在閒暇之時可以閱覽,增長見聞。”

他身後的侍,從抬上一個精致的書架,上麵擺滿了珍貴的古籍。

五皇子南宮楊神色恭敬,上前說道:“父皇,兒臣祝父皇洪福齊天。

兒臣偶然得到一株,千年人參,據說有起死回生之效,願父皇服下後身體康健,延年益壽。”

隨後,大臣們也依次獻禮。

丞相王天成雙手,捧著一本古老的典籍,恭敬地說:“陛下,這是前朝失傳已久的治國典籍,臣費儘周折才尋得,希望對陛下治理國家有所幫助。”

王若雪則在大殿中央,優雅地朗誦起自己創作的祝壽詩:

“瑞彩盈庭賀壽昌,龍顏煥彩韻悠長。

山河獻瑞呈佳景,社稷同輝頌聖皇……”她的聲音清脆悅耳,詩句優美動人,贏得了眾人的陣陣稱讚。

兵部尚書周武,獻上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說道:“陛下,此劍乃由玄鐵鑄造,削鐵如泥,願陛下以武定天下,保我南國太平。”

吏部尚書陳宏獻上一幅詳細的全國輿圖,“陛下,這輿圖標注了各地的山川地勢、人口分布,是臣命人花費數年時間,繪製而成,希望對國家的治理有所裨益。”

戶部尚書趙忠良,呈上一本賬目明細,“陛下,這是今年戶部對稅收的詳細記錄,收支清晰,條理分明,願我南國經濟繁榮,財庫充盈。”

禮部尚書李崇義獻上一套精美的禮儀器具,“陛下,這些禮儀器具是按照古禮精心製作的。

工藝精湛,希望我朝禮儀之邦的風範能得以弘揚,萬邦來朝。”

壽宴上,舞姬們身著華麗的服飾,伴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舞姿輕盈優美,如同仙子下凡。

樂師們演奏著動聽的樂曲,時而歡快,時而舒緩,為整個壽宴增添了許多歡樂的氣氛。

白玲瓏與太子妃同席而坐,太子妃笑著對白玲瓏說:“玲瓏,好些日子沒見,你最近可好?”

白玲瓏回以微笑,溫柔地說道:“皇嫂,多謝掛念,我們都很好。

倒是你,平日裡操持東宮事務,還要照顧太子和孩子,可辛苦了,最近孩子還好吧?”

太子妃輕輕搖頭,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都好著呢。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也越來越懂事。

不過照顧孩子,總是有操不完的心。

我聽說你家,那四個小寶貝聰慧過人,你可有什麼獨到的育兒經,也教教我。”

白玲瓏掩嘴輕笑,“皇嫂說笑了,我也就是摸索著來。

孩子們調皮,我就順著他們的性子引導,平日裡多給他們講講道理,帶他們讀讀書、練練字。

像錦軒喜歡書法,我就給他找最好的先生;

錦瑤愛女紅,我便親自教她。”

太子妃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原來如此,我家那孩子最近讀書有些懈怠,看來我也得多多上心。

對了,孩子們換季容易生病,你有什麼好法子預防嗎?”

白玲瓏認真地說:“我會讓廚房做些滋補的膳食,像山藥粥、紅棗湯,給孩子們補補身子。

日常也會督促他們多活動,曬曬太陽。

衣物增減也得留意,不能讓他們著涼。”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十分開心,不知不覺,話題從育兒經延展到了,王府和東宮的日常瑣事,時而發出陣陣笑聲。

三公主南宮婉也湊了過來,親昵地拉著白玲瓏的手,笑道:“嫂子,等壽宴結束,我定要去鎮南王府討杯茶喝,好好逗逗這幾個小家夥。”

白玲瓏輕輕拍了拍三公主的手,笑道:“公主肯來,王府上下都得好好準備著,孩子們也盼著您呢。”

在宴會的另一處,大臣夫人們和小姐們圍坐在一起,話題悄然轉向了皇室選妃。

丞相夫人輕輕抿了口茶,笑著說:“聽說三皇子也到了該選妃的年紀了,也不知哪家姑娘有這福氣。”

戶部尚書夫人眼睛一亮,連忙接話:“是啊,三皇子年少有為,又是武將出身,前途無量。

我家那丫頭,還時常提起三皇子呢。”

禮部尚書夫人掩嘴輕笑:“哪家姑娘不傾心皇子。

不過依我看,四皇子溫潤儒雅,才學出眾,也有不少姑娘惦記著呢。

還有五皇子,為人謙遜有禮,也該考慮選妃的事兒了。”

這時,趙靈兒臉頰微紅,小聲說道:“我曾在詩會見過四皇子,他出口成章,風度翩翩,實在令人傾慕。”

李詩涵也微微點頭,輕聲說:“我倒是覺得五皇子性情純良,上次我偶然遇到他救助受傷的小動物,就覺得他心地善良。”

與此同時,大臣們那邊也在低聲交談。

丞相王天成捋了捋胡須,對吏部尚書陳宏說:“此次壽宴,各國來賀,可見我朝國力昌盛。

不過,邊境貿易之事,還需從長計議。”

陳宏微微皺眉,點頭道:“丞相所言極是。

如今貿易往來雖頻繁,但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稅收不均,時常引發糾紛。”

兵部尚書周武,豪爽地大笑幾聲,插話說:“怕什麼!

我朝兵強馬壯,若是有誰敢在貿易上動手腳,直接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戶部尚書趙忠良,卻搖了搖頭,“不可魯莽行事。

貿易往來,講究的是互利共贏,一味動武,隻會斷了財路。

還是得商議出,一個公平合理的辦法。”

禮部尚書李崇義也開口道:“我覺得可以召集各國使臣,共同商討貿易章程,明確稅收、貨物往來等細則,這樣既能保證我朝利益,也能彰顯大國風範。”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雖然意見不儘相同,但都是為了國家的繁榮穩定出謀劃策。

整個壽宴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進行著,每個人都沉浸在這喜慶的氛圍中,共同為皇帝南擎天慶祝著這隆重的壽辰。

直到夜幕降臨,眾人意猶未儘地散去,但那份歡樂祥和的氣氛卻久久地留在了每個人的心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