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玄幻:朕剛登基,讓我複國大奉? > 第248章 王聖亦要是爭!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第248章 王聖亦要是爭!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1 / 1)

推荐阅读:

“佛門”

帝都雍容坊一處府邸之中,王聖亦是得知了金剛寺傳來的消息。

佛門此次說是要拉攏儒家。

可不止是針對世家儒家,寒門儒家自也是需要拉攏的。

隻是不同於瀧師無視佛門一般。

王聖則是打算跟佛門合作一番,但他所合作的並非是其他,而是要借助佛門的勢力發展寒門儒家:“如今的局麵,爾等當是皆已知曉。”

“陛下之意已是極為明確,要想改變陛下的想法當是不可能的。”

“儒家唯一能做的唯有改變自身!”

“且先整頓內部的風氣,貪汙受賄之事不可再犯,其次便需擴大各地書院的規模,放寬書院的招收條件,但凡讀書之人皆可入書院,便是南疆、幽州之人亦是如此,豐州、雲州這邊亦需要大力發展,擴張人手。”

正如同瀧師要以地方勢力來壓製陛下的權勢擴張。

王聖所做的其實也是一般無二。

彆看寒門儒家有寒門兩個字,可自古以來就沒有真正的寒門讀書人,所謂的寒門也不過隻是中小地主、乃至富農背景的子弟而已,因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將這般條件放寬,收攏更多的人手擴大寒門儒家的勢力,以此來抗衡未來陛下的壓製。

至於說寒門儒家為何此前不這麼做?

其一便是因為世家儒家的壓製,其二則是因為這種擴張對於寒門儒家而言根本沒有什麼利益可言,固然對於瀧師、張旭這些上層的人來說或許能夠擴大勢力,下麵的人呢?他們付出一定成本,加入寒門儒家,不就是為了當官發財?

若是寒門儒家瘋狂擴張,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可不就是給自己找競爭對手。

尤其是這些擴張的錢可是要他們出的。

他們如何能願意?!

但如今既是局勢如此,這些人不出錢也不行了。

更何況還有佛門這邊的支持,王聖也就更有把握能夠迅速將寒門儒家擴張起來,固然這種會讓原本就有些良莠不齊的寒門儒家變得更加混雜,但卻也能夠保證寒門儒家能夠擁有更多的基本盤,尤其是南疆、幽州的擴張更是重中之重。

以往無論是寒門儒家,還是世家儒家可都是未曾瞧得起那些幽州、南疆人的。

如今隻要放出口風,自是會有大批的幽州、南疆之人來書院。

要知道當初儒家雖是沒有在幽州擁有太多的勢力,可那並非是儒家沒有這種實力,而是儒家所要拉攏的皆是軍將世家的子弟,而非是那些寒門子弟!

他們瞧不起的也是幽州、南疆窮苦出身之人。

而不是那些能夠帶來大量利益的軍將世家的子弟!

隻是就在這時。

一直沉默不語的楊柯卻是忽然開口:“其實自從陛下登基以來,雖是種種行事過於霸道,但整體而言卻是對大奉是極好的,無論是川州的禍亂,還是雍州營衛的裁撤,皆是讓百姓過的更好,亦是讓大奉的軍餉減少、賦稅變得更高。”

“就眼下的局麵而言,難道不是我們昔日所暢想的?”

這話一出。

四周之人皆是沉默起來,其實楊柯所說的道理他們又如何不知,便是王聖都知曉陛下如今所做所為的確是讓大奉變好,可問題是這不是寒門儒家做的。

而是陛下所為!

尤其是陛下擺明了要整頓大奉儒家,要用王陽明的心學來代替他們。

那麼他們又如何能夠什麼都不做?

說到底還是利益之爭,無論是王聖,還是在場的寒門儒家的重臣,皆是有自己的私心跟利益,王聖要的是自家所學的聖人學問愈發昌盛,亦是要讓自己的學問傳播開來,如此方才能夠奪取更多的儒家氣運,最終成就十三境的聖人。

在場的重臣則是因為他們本就是依靠寒門儒家的學問,一步步爬到今日這般地位,可一旦王陽明的學說大肆傳播開來,他們又將如何?難道要轉頭王陽明重新學起來,自家的地位如何保留,自家的勢力又如何保存?!

王聖看向楊柯認真的說道:“陛下行事太過霸道,有些事情還需吾等勸諫,但要做到這點,必需要足夠的勢力,也需要足夠的實力來讓陛下重視吾等!”

這般借口也算是冠冕堂皇。

但實則卻是明顯裹挾私心,更是有些詭辯。

隻是楊柯在麵對這般話語,他也唯有沉默,因為寒門儒家的氣節,他早已是看透了,這些人在尚未成功之時,或許還能冠冕堂皇的說一堆話,可真正的爬到高位,卻有幾人還能不忘初心?說到底終究隻是為了自身而已!

寒門儒家跟世家儒家的動靜。

幾乎是在他們商議完的片刻後,就已傳到了沈楠的耳中。

他聽著高力士的彙報,不免有些冷笑:“且讓他們在鬨騰幾天吧。”

一旦南疆的事情結束。

王陽明歸來後,國子監的設立,必會讓這些人知曉何為真正的手段!

無論是世家儒家、還是寒門儒家。

他們雖是未曾將人分為三六九等那般極端,可終究都一個個忽視了真正的底層寒士,所謂的學問傳承,也一個個藏的極死,就比如昔日瀧師的一個傳承,就想要讓川州的府君為之赴死,這點便能看出儒家傳承藏的多厲害。

可王陽明卻絕對不會藏私。

沈楠所要的也不是世家、鄉紳這些人,而是大奉的萬億子民。

他輕聲念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人人如龍的夢想。

沈楠或許暫時還做不到,但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卻是能夠做到的。

這也是接連收攏川州、雍州、幽州部分軍鎮的底蘊。

儒家這些人或許隻是看見沈楠掌握了足夠的兵權。

但沈楠最大的殺手鐧卻是收攏而來的田畝,以這些田畝提供的糧食,他完全可以廣開學堂,讓大奉大部分人皆有書念,隻要各地國子監的學堂建立,並且有足夠的人手填充進去,大奉所謂的儒家,不出數年,便要徹底淘汰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