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我的尋寶江湖:魅影密碼 > 第十一章確定為明代真跡

第十一章確定為明代真跡(1 / 1)

推荐阅读:

當我眼前的霧影中接連閃過遠山近水、亭台樓閣、紅牆碧瓦……一幅明中晚期的山水圖景生動地呈現在我麵前。

我非常確定這幅畫是明代真跡,隻是不能確定出自哪位畫家之手。

“小家夥!看出來點兒意思了嗎?”

正當我要再仔細辨識這幅畫的時候,一個滿嘴京片子的老頭走了過來,衝我和藹地笑著。看上去怎麼也得七十往上的年紀了。

“小王!這位是北京古代藝術品交易公司市場營銷總監霍文良先生。有機會能得到霍先生指點一、二,對你的成長會大有幫助的。霍老先生!您以後也要多多提攜我們江城鑒古界的後輩年輕人啊!”

正在我發愣的時候,劉玉斌已經過來打圓場了。這些當官的都是逢場作戲的好手。

“嗬嗬!關照年輕人是我的本分。指點不敢,把我的那點兒經驗叨咕叨咕還是可以的。”

“霍老先生!您對這幅畫是什麼鑒定意見?”

可能是擔心我一時沒有合適的應答,劉玉斌先入為主地問道。

霍文亮收起笑容,負手注目地又看了一遍麵前這幅畫。

“紙、墨、彩都符合明中晚的特征,構圖、用筆、設色、筆觸、線條,也是典型的明代‘鬆江畫派’的作品麵貌。嗯……就我本人的看法嘛,我傾向於這是一幅明代中期鬆江畫派畫家的真跡。不過,這沒有落款就不好有定論。畢竟這幅畫是來自民間,沒有家傳賡續的記錄。”

霍文良非常謹慎地說出了自己的鑒定結論。看得出來,他對鑒古一道的經驗很豐富,也很嚴謹。很怕自己意識出錯,有損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威望。

這時候,其他一些專家也都圍攏過來發表各自的意見。

“我同意霍老的意見,這幅畫應該是明代中晚期的東西。但沒有名頭,不太好確定作者是誰。要說這也不算是大問題,畢竟按照明朝的規製,宮廷畫家的畫作是不允許署款的。”

一位年輕一些的專家附和著霍文良的結論。

“嗯……我倒是覺得這幅畫不真,應該是清以後的畫家仿畫,或臨摹的。”

這時候薑博全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大家都知道,明代宮廷畫家的畫受當時政治環境的限製,畫家作畫多承皇上的意思。畫風較為拘謹,缺乏創新意。而這幅畫畫意寫實,筆墨灑脫,明顯留下了作者自己的思想風格。我認為不會是明代‘鬆江畫派’的作品,應該是清代某位不太出名的鬆江派畫家作品。至於說紙、墨、色這些東西,彆說是清代,就是現在要想找,也是可以找到明代遺存。故宮就有啊!”

這段話說完,周圍人又是一陣毫無結論的爭執。

看來不找到落款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就得無休止地爭論下去了。這就是我說的除了傳承有序的書畫作品,剩下的幾乎每一幅古代書畫的鑒定都會有分歧、有爭議。

……

屏蔽身邊的嘈雜,我深吸了一口氣,又把注意力凝聚到了畫麵上。眼前朦朦朧朧的又出現了一團霧影。不過,這次出現的不是畫上的信息,而是影子來了。

“遇到難題了?”

“對我倒沒什麼難的,這是明代‘鬆江畫派’畫家的真跡。就是不知道作者是誰。”

我無聲地和影子交流著。

“那你就找啊!找出能說服這些專家學者的證據,那你才有本事呢。否則,你的結論連屁都不算。”

影子忽明忽暗地在我眼前閃動,話語中一如既往地譏笑著我。

“找?你來找啊!要是那麼容易找到,這些個專家還能跟一群鴨子一樣吵個不停嗎?”

這邊和影子溝通,我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畫麵。

忽然,畫麵上左上角一條山脊的輪廓線,看上去與其他線條有點不儘相同。我趕緊甩甩頭,儘量讓頭腦清醒一些。當我再一次凝聚眼力看向那裡時,一行若隱若現的文字出現了。

“弘治乙亥春,吳縣陸治筆”。

看到這一行如芝麻大小的小字,我瞬間眼前一亮。

“找到了!”

聲音不大,但我說出的這三個字,讓大廳裡原本嘈雜的聲音瞬間安靜了下來。

“怎麼?小夥子!你找到什麼了?”

霍文良仍舊是和藹地問我,眼睛裡滿是期許和期待。

“我找到款識了,在這裡。”

我用手指著那條山脊的墨線,告訴圍觀的專家。

“啊!”

“嗯!”

“在那?”

……

立刻有七八個人把腦袋集中到了我手指處,仔細辨識著那行“弘治乙亥春,吳縣陸治筆”的隱款。

弘治乙亥春就是一五零七年,就是明朝弘治二十年。

而明代畫家陸治就是那個時代的“鬆江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受吳門派影響,他吸取宋代院體和青綠山水之長,用筆勁峭,景色奇險,意境清朗,自具風格,在吳門派畫家中具有一定新意。

這些特點恰好與麵前的這幅落水隱款山水畫相符。

在中國書畫發展史中,宋代之前的畫家大多不署名。而到了宋代在繪畫中就出現了窮款、隱款,山水、人物、花鳥各畫科都存在這一現象。而眼前的這幅畫雖然出自明代畫家陸治之手,但卻借鑒了宋代畫家的署款方式,把自己的名字隱藏於畫作之中。

“這幅畫是出自明代‘鬆江派’畫家陸治之手。”

我自信且肯定地說出了我的鑒定結論。

畢竟那一行字太小了,比芝麻還要小。這些專家紛紛把自己隨身攜帶的放大鏡,甚至還有光學放大鏡都拿出來了。對著那條“墨線”仔細鑒彆了起來。

“嗯!是文字。”

“是陸治,明代陸治。”

“弘治乙亥春,吳縣陸治筆。沒錯了!真跡!”

……

經過兩分鐘左右的仔細辨認,終於把這一行小字給辨識清楚了。

此時,房間裡一片寂靜,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我的身上。這倒是把我看得渾身都不自在。

“後生可畏啊!我怎麼就沒發現這處隱款呢?”

薑鵬一陣地搖頭歎息,抬頭卻是一臉欣喜地看著我,

“怎麼也沒想到,這明代的畫裡會用宋代畫家的留款方式。我們都太過得循規蹈矩了,思維也太守舊了。還是年輕人有想法,有思路。小王!你的眼力夠準、夠毒啊!”

霍文良嗬嗬一笑,他對自己的這次小小失誤並沒有放在心上。很有大家的風範。

“羅老師!您過講了。我不是眼力好,隻是眼神還行吧。另外,還有巧合的因素在裡麵。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

眼見眾人都要衝著我來了,這可不是我擅長的領域。說完話,趕緊回身衝著劉玉斌點了一下頭,就退步到了曲威的身後。

還是把場子交還給這些專業乾麵子活兒的人把控吧!

劉玉斌也是不客氣,直接就邁步向前,站到人群中間最顯眼的地方,開始主持工作了。

“各位專家老師!既然這幅畫的落款找到了。那就請各位專家集體合議,作出一份最權威的鑒定報告。這肯定是咱們這次‘東北文化研究交流會’第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為我們這次活動開了一個好頭啊!”

話音一落,大廳中響起了一陣掌聲。

當然,作為參與者,我也附和著一起拍起了巴掌。

可就在我用眼睛四處觀望還有什麼其他物件要鑒定的時候,一個我不熟悉,但卻印象極為深刻的人臉闖入了我的視線。

瘦削的臉,還有他勃頸上那片腥紅的胎記,讓我全身的汗毛都不由自主地立了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