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30章 烏思藏爭貢
背景色:字体:[]

第030章 烏思藏爭貢(1 / 1)

推荐阅读:

烏思藏,就是後世的藏地,也是大明的藩屬國之一。

趙貞吉吩咐完畢任務,也沒有在詹事府過多停留,而是直接返回了內閣。

詹事府新成立,領了差事的人,都想要在趙貞吉這個詹事麵前表現,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殺向禮部開始工作。

申時行和沈一貫則拉住了蘇澤,最了解情況的申時行說道:

“子霖兄,這烏思藏貢事可是很難辦的啊。”

不用想,自己又被穿小鞋了。

這是什麼?先天穿小鞋聖體?

你趙貞吉看著濃眉大眼,怎麼也搞穿小鞋這一套啊?

蘇澤無奈的歎氣,自己身上這個高拱黨羽的標記太明顯了,趙貞吉是在徐階推薦下入閣的,順手打壓一下自己也是正常的。

部門一把手,很多時候並不需要特意針對屬下,隻需要將一些難辦的任務交給手下辦,再美其名曰“鍛煉年輕人”,就可以輕鬆斷掉年輕人的前途。

蘇澤前世就見過不少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折在這一手上。

關鍵是你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大家都領了任務,怎麼就你辦不好呢?

你說工作難辦?天底下工作哪有不難辦的?工作還要挑肥揀瘦嗎?

蘇澤向申時行問道:“請汝默兄賜教。”

申時行簡明扼要的說道:

“烏思藏自先帝朝就爭貢不斷,每次入貢動輒遣使千人,索要貢禮。先帝已經禦批嚴令禁止烏思藏多貢,但是依然無法禁絕貢使。”

“這次冊立東宮,烏思藏又來爭貢。”

爭貢,蘇澤終於明白為什麼申時行說烏思藏的事情難辦了。

說起朝貢體係,後人想到的是萬國來朝,是天朝上國的大明當爹。

當爹是真當爹,但是兒子向爹要錢,爹也是要給生活費的。

和現代人所想的不同,大明的藩屬國是很樂於朝貢的。

首先每次朝貢後,大明都會給不菲的獎勵。

這就等於兒子給老爹拜年,老爹就要給壓歲錢一樣,藩屬國隻需要朝貢一些當地特產,大明給的賞賜,遠遠超過貢物的價值。

而這些朝貢使者把收到的錢用來購置中國商品,然後拿到他們本國出賣,獲取大利。

而且朝貢使者一登上中國的土地,他們的開支就都由公款報銷。

因此這些藩屬國爭相來貢,大明隻能限製他們來貢的次數。

其中最貪婪的就是朝鮮了,朝鮮對明朝的朝貢十分頻繁,雖然明朝明確規定朝鮮三年一貢,但朝鮮對一年三貢、甚至四貢仍不滿意,有時達到六貢。

此外就是倭國,嘉靖年的東南倭亂,起因之一,就是因為“爭貢”。

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各自派遣對明朝貿易使團來華貿易,兩團在抵達浙江寧波後因為勘合真偽之辯而引發衝突,在浙江寧波爆發了武力殺戮事件。

這場爭貢事件,讓嘉靖皇帝斷絕了倭國朝貢的資格,倭國為了和中原貿易,滋生出大量的倭寇,然後就有了東南倭亂。

聽到爭貢,蘇澤就知道事情難辦了。

趙貞吉果然將難辦的事情交給自己來辦了。

蘇澤又疑惑的問道:

“這次冊立大典時間這麼緊,烏思藏的貢使怎麼來的這麼快?”

申時行說道:

“這次不是正趕巧了嗎?烏思藏格魯派法王去世,內部為了新法王爭的頭破血流,甘丹寺和哲蚌寺,分彆尋得轉世靈童,派遣使者前往京師請求陛下聖裁,這些使者聽說要辦冊立大典,就立刻改稱貢使。”

“到底哪一派才是轉世法王,為了這件事,禮部也爭論不休。”

哈?

蘇澤聽到這裡,也覺得頭疼。

烏思藏以宗教治民,法王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大明朝對烏思藏的控製還是很強的,這次烏思藏新任法王人選出現爭議,請求上國仲裁也無可厚非。

可偏偏在東宮冊立大典上來這一出,還爭著來貢,這就變成政治問題了。

接受哪一派的貢使,就等於承認哪一派的正統性。

可烏思藏內部情況複雜,涉及到法王轉世又有很多宗教和政治因素,要大明朝在短時間內裁決,這就是給朝廷出難題了。

趙貞吉這個老陰比,上來就給自己穿這麼小的鞋。

沈一貫也將自己聽說到的消息,向蘇澤說道:

“甘丹寺和哲蚌寺,都是格魯派根基三大寺,按照格魯派的傳統,法王應該在三大寺之間輪轉,上一代法王出自甘丹寺,這一代法王應該出自哲蚌寺,但是上代法王留下轉世箴言,甘丹寺和哲蚌寺都說找到轉世靈童,兩派爭論不休,據說都快要起刀兵衝突了。”

“按照傳統應該由哲蚌寺尋得轉世靈童,但是甘丹寺說是有上代法王箴言,無論確認哪個靈童,對方都不服氣。”

蘇澤聽完了申時行和沈一貫的話,明白了這件事的棘手程度。

烏思藏殺了大明一個措手不及,要利用大明冊立太子典禮,來處理自己內部的爭端。

藩屬國的事務屬於外交事務,外交無小事,若是處理不當引起了烏思藏內部的動亂,那負責官員就要倒黴了。

如果是平時,這件事屬於禮部主客司的事務。

顯然禮部主客司是不願意背鍋,所以趁機推了出去,蘇澤就成了背鍋的人。

職場戰爭,就是甩鍋和背鍋之間的戰爭,在鍋的總數保持一致的情況下,各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將本部門的鍋甩出去,擋住彆人扣下來的鍋。

很顯然,被趙貞吉拿捏的蘇澤,是沒有甩鍋的能力的。

蘇澤內心冷笑,如果是彆人,剛剛入職場就被扣上這麼一口大鍋,怕是沒辦法翻身了。

但是蘇澤在轉瞬之間已經想好了對策,況且他還是有係統的人。

趙貞吉這麵不粘鍋,蘇澤算是將他記下了。

看到好友們擔憂的樣子,蘇澤淡定的說道:

“諸位不用擔心,蘇某已經有了定計,大家還是忙自己份內的事情,切莫延誤了大典,引得上官生厭。”

看到蘇澤胸有成竹的樣子,申時行、沈一貫和羅萬化還是不放心。

但烏思藏的事情複雜,他們也是一知半解。

申時行說道:

“子霖兄,我在主客司認識點人,可以請他來講一講烏思藏的事情。”

沈一貫也說道:

“子霖兄,我叔父認識大隆善護國寺的主持,我可以幫你引薦。”

就連羅萬化也說道:

“子霖兄,我在翰林院讀到過太宗時期烏思藏入貢的奏疏,可以幫你找出來作為參考。”

蘇澤感激的說道:

“諸位兄台的好意蘇某領了,蘇某已經有了辦法,諸位無須多慮。”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