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意化神。
顧名思義,所謂“化神”,意指將原本虛無縹緲的劍意逐漸孕育出獨特的靈性。
這一過程需要修行者以畢生心血澆灌,用無儘感悟為養分,方能令劍意產生質的飛躍。
這一境界的達成與否,正是劃分一流高手與頂尖強者的一道天塹。
有無數的天才,即便窮儘一生之力,也難以突破這道無形的屏障。
而那些真正觸及這一境界的強者,無一不是能夠煊赫一時的絕頂人物。
像是先前的陳道子,他在漫長的修行歲月中,日複一日地與自己的劍意對話。
通過無數次的生死磨礪,他漸漸領悟到了劍意生靈的奧秘。
雖然尚未達到完美境界,但其劍招中已經隱約可見靈性的萌芽。
特彆是在施展某些精妙招式時,劍意會自主地產生微妙的變化。
正是這份初現的靈性,使他能夠輕易碾壓其他一流高手,展現出令人歎為觀止的恐怖戰力。
對於已經踏入頂尖強者之列的修行者而言,他們的修行重心便轉向了對這份靈性的不斷淬煉。
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需要以自身感悟為引,靈氣為媒,讓劍意的靈性持續壯大。
當這份靈性成長到極致時,劍招便會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劍意甚至可以短時間脫離修行者獨立存在。
當然,走上這條道路之後,靈性多些少些,對於頂尖強者之間而言,雖然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到戰鬥力,但差距並不是很大。
作為天玄大陸上老牌的頂尖強者之一,澹台雲天在劍意化神這條艱深至極的修行之路上早已登峰造極。
“我能夠在修行之路上更進一步,關鍵就在於對這一領域的全新突破。”
他神色肅穆地向眾人講解道,
“在劍意化神完全之後,我苦修數十春秋,卻始終無法突破最後的桎梏。
究其根源,是因為缺少了一份至關重要的頓悟。”
“我們這些修行者雖然都能為劍意賦予各種屬性,諸如火焰的熾熱、寒冰的凜冽、雷霆的狂暴等等。
但說到底,這都隻是膚淺的表麵功夫,從未真正理解這些屬性的本質。”
說到這裡,他的右手輕輕抬起,一縷蘊含著死亡氣息的灰色劍氣在指尖流轉。
“直到經曆了這場生死劫難,我才幡然醒悟。
給自己已經完全化神的劍意,注入了一絲‘死’的真諦,這才真正打開了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門。”
那縷劍氣在他掌心不斷變幻形態,時而如龍遊走,時而似鳳盤旋,每一道變化都仿佛在演繹著死的奧義。
“當這條道路被打通之後,我驚訝地發現,原本停滯多年的修為瓶頸也開始出現鬆動。
長期積壓在經脈中的靈力終於找到了突破口,使得我的修為得以向更高層次邁進。”
“如此說來,劍意修行在化神境之後,竟是需要返本歸源,為劍意賦予真正意義上的本源屬性?”
這個震撼人心的領悟,猶如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在每一位修士的識海中轟然炸響。
整個講道殿內瞬間陷入了死寂。
在場數十位修士,無論修為高低、輩分長幼,此刻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思。
偌大的殿堂內,隻餘下此起彼伏的吐納之聲,以及偶爾傳來的頓悟歎息。
早已躋身道宮境的長老們,此刻更是麵色劇變。
他們臉上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佩劍。
這些活了數十年的強者們突然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焚天劍意、玄冰劍意等各大屬性劍意。
原來一直都停留在表象的運用層麵,從未真正觸及其本源真諦。
更令他們震撼的是,在他們以為劍意化神便是劍道終點的認知被徹底顛覆。
原來那看似登峰造極的劍意化神之境,竟隻是一個全新的。
而之後的修行之路,竟是要帶著化神境的感悟,重新審視那些最基礎的屬性力量。
一些心思通透的長老已經開始在識海中推演。
當劍意生靈之後,再賦予其真正的本源屬性,那將會是何等恐怖的威能?
他們忽然明白,為何古籍中記載的那些飛升大能,舉手投足間都能引動天地法則。
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屬性本源的真正奧秘。
整個大殿內彌漫著一種玄妙的氣氛,仿佛有無數道無形的劍氣在虛空中交織碰撞。
這一刻,所有人的修行認知都被徹底重塑,一個全新的天地正在他們眼前徐徐展開。
“今日之講,便到此為止。”
講解完這一切之後,澹台雲天揮揮手,便讓在場絕大多數人離開。
殿中數十位修士齊齊起身,恭敬地行弟子禮。
他心知肚明,今日這番關於修行至理的闡述,將會如同春風化雨般,通過各大門派安插的眼線,傳遍整個天玄大陸。
那些隱世不出的老怪物們,閉關多年的宗門老祖,都會想方設法獲取這些關乎飛升的奧秘。
然而,澹台雲天的嘴角卻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知道方法與實踐的難度完全是天壤之彆。
倘若領悟本源屬性真如吃茶飲水般簡單,天玄大陸數萬年來也不會僅有那麼幾位飛升者,飛升之事更不會成為口耳相傳的傳說。
即便那些與他齊名的頂尖強者,從他口中得到了完整的突破之法,澹台雲天依然可以斷言。
能夠真正踏上這條道路的修士,恐怕千百人之中都難覓其一。
這不是因為方法不夠詳儘,而是因為這條路需要的不隻是天賦與悟性,更需要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不久。
在場隻剩下嘯月皇朝真正的核心,以及身為小輩,完全失憶,卻對皇朝有恩的周元。
被留下來的眾人大多麵色激動,顯然意識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了。
見到他們的情態,澹台雲天輕輕點了下頭,嘴角掛上一抹微笑。
“剛剛我所說的,都隻是些籠統性的感悟罷了。
接下來,則是我對於生死這兩種意境,真正的核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