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秦人的悠閒生活 > 第一章 我的老師韓非

第一章 我的老師韓非(1 / 1)

推荐阅读:

鹹陽的冬季,刺骨的寒風從西北吹來,鹹陽城內的眾多房屋都還有厚厚的積雪。

無論是鹹陽宮裡的行人,還是在鹹陽城裡的人,都顯得十分匆忙。

在扶蘇看來,整座鹹陽城顯得古樸又莊嚴,當年商鞅督建的鹹陽城依舊保持著橫空出世的威勢。

從當初鹹陽城建設而成,一百三十年過去了。

今年的關中,比以往更冷。

而今天的鹹陽宮各處都掛著白布,宮裡來來往往的人多數都低著頭,因就在前兩天華陽太後過世了。

如今,葬禮還在舉行,扶蘇與一群秦國王侯的親眷們站在高泉宮的大殿前。

至於這些親眷們都是誰,現在的扶蘇根本不認識,肅穆的神情下儘量保持沉默。

扶蘇稍稍抬頭看到了殿內的靈柩,華陽太後是當年秦孝文王的妻子,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那個人際關係十分複雜的鹹陽宮中,華陽太後都是一位極其特殊的人。

對父皇來說,華陽太後對他的人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傳聞,不管是在呂不韋死之前,又或者是呂不韋死後,華陽太後都是父皇最尊敬的人。

現在華陽太後過世了,父皇也是最傷心的。

來到這個人世間,扶蘇用了很長時間來適應,至少在麵對眼前這些不認識或者可能認識的秦國親眷,他們有的是以前的楚人,趙人,或者是燕人……

閉上眼聽著自己的呼吸聲,扶蘇能夠聽到後方親眷們有人在低聲議論,還有隱約起伏的鼾聲,該是有人跪著睡著了。

“公子,陛下召見。”

聽到身後的話語聲,扶蘇這才站起身整了整衣衫,跟著這個內侍離開。

鹹陽宮真的很大,走起來也很累人。

章台宮是鹹陽宮南麵最大的一座宮殿,平日裡始皇帝都會在這裡處理政務。

走到大殿近前,整了整衣裳,扶蘇這才跟著內侍進入了殿內,見到了自己的父皇,也就是當今始皇帝。

扶蘇站在殿內行禮,雙手作揖躬著身子,等著話語聲。

父皇又沉默不言,空曠又寂靜的大殿內,甚至能聽到他嘴裡嚼著鹿肉的聲音。

站在原地又過了片刻,父皇依舊沒有言語,隻是平靜地嚼著肉。

扶蘇先在宮女的帶領下來到一旁的桌案邊坐下,接著就是一盆熱乎的鹿肉放到了麵前。

宮殿內很安靜,扶蘇自顧自用著飯,父子之間沉默不言。

其實在記憶裡,這位父皇都是沉默寡言的,在記憶中扶蘇沒見過自己的生母,但記得自己的母親是楚人。

而眼下的環境……則是相較於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的秦人。

至今,始皇帝治下的秦人民風都是務實且簡單的。

當年六國舊地的人們至今還保留著以前的生活方式與習俗。

好戰且勇猛的秦人,或者中原齊魯文化的儒家,燕趙的粗獷好戰,喜歡浪漫的楚人。

在多數秦人的評價中,楚人都是這樣的,他們說公子扶蘇的生母是楚人,有個浪漫的楚人生母,也就有了自己這個名字扶蘇。

娶楚人女子為王後,都快成秦國的傳統了,華陽太後是楚人,那麼按照人們的思考慣性,扶蘇公子的生母也該是楚人。

扶蘇吃了兩口鹿肉,目光看向坐在上座的父皇,他割下一片鹿肉,放入口中嚼著,目視前方似乎在思索,殿內依舊沒有任何的言語。

自秦滅六國之後,這位始皇帝就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心臟,他就像是一台冷酷到冰點的政治機器,管理著這個龐大帝國的骨骼與各處毛細血管。

這個帝國還是有很多危機的,秦國一統六國,但當年的六國舊貴族還在。

各地帶著各種複國理由叛亂依舊此起彼伏,以及在幾年後,埋藏在各地有可能起複的反秦武裝,比如那個叫項燕的人會喊出那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在這個自周王朝之後,在這分封舊時代剛結束的時期,如今這年月的多數人對未來都是迷茫的。

畢竟一統天下了,人們都在猜想這麼廣袤的天下要如何治理。

又見到父皇離開,扶蘇忙起身行禮送彆。

看著這位始皇帝的背影消失在視野中,扶蘇這才離開寂靜的章台宮,父子間沒有一句言語,陌生得不像父子。

也罷了,反正扶蘇也不是扶蘇了。

四周依舊是嚴冬的肅殺,站在遠處鼓樓上的士卒見到了章台宮前,那個正在走動的身影,聽身邊同樣正在值守的人講著,他就是公子扶蘇。

有人說,其實以前的公子不是這樣的,以前的公子是個仁愛且善良的孩子,是公子年過十五之後,才改了性情。

宮中有關公子扶蘇的傳聞還有不少,傳聞中公子扶蘇擅長醫術,早在七年前就病入膏肓的華陽太後,由公子治了之後,又多活了幾年。

華陽太後最疼愛的孩子,就是扶蘇公子。

待扶蘇回到高泉宮,天色也已入夜了,在這裡的親眷與賓客都已離開,隻有一人還站在這裡。

此人大概四十餘歲,留著短須,麵帶溫和的笑容,穿著一件黑灰色的朝服。

“公子。”

見對方十分恭敬地行禮,扶蘇也禮貌行禮。

眼前這人正是如今的廷尉,李斯。

扶蘇看著還擺放在高泉宮內的靈柩,言道:“剛去與父皇用膳了。”

華陽太後的喪禮到了最後的階段,明日清晨就要下葬。

李斯上前半步詢問道:“聽聞公子近來喜看韓非的書?”

“是的。”

“臣聽聞公子以往還看儒家典籍?”

“嗯。”

扶蘇應聲點頭。

“若公子對韓非的書卷言語有困惑,臣可以解答。”

說著話,李斯依舊是麵帶著溫和又友善的笑容。

在這位穿越者扶蘇的印象中,這位秦國的廷尉總是這樣,臉上帶著數年如一日的笑容。

有人說李斯與韓非師出同門,也不知道當年兩人關係如何。

但從當年秦王的角度,也就是現在的父皇來說,都事已至此了。

或許,死去的韓非對秦國來說更有價值,現在的李斯對秦國來說用起來更順手?

扶蘇停下腳步,望著陰沉的天空道:“韓非雖不在人世了,但在我心裡他已是一位老師。”

能夠在鹹陽的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的人,都是當年那個時代的佼佼者,李斯就是這樣的人,不管他是不是害死韓非的主謀。

其實現今秦國所保存的,有關法家的書籍知識,它們對人與家國之間的剖析更加殘酷。

對經受過後世教育的扶蘇而言,每次看那些書籍就像是在一次次碾壓自己那善良的人性,他們的書中所寫的那些……太不是人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