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海真心地提議道:“要是建房的時候沒地方住,你們就住我家去。我家現在就我和你嬸子兩個人,空著好幾間房呢,地方寬敞得很。”
當年家家戶戶建房的時候,都是想著給兒孫們準備好結婚生子的房子的。
誰能料到,後來孩子們結了婚,都陸陸續續外出闖蕩,在大城市裡紮了根。
這就導致好多家裡,屋子裡空蕩蕩的,隻剩下兩個老人守著那空蕩蕩的房子。
有些房子因為長時間沒人居住,甚至坍塌了一大片。
江大海家建房時用的是青磚瓦房,比起那些木頭泥土房,更加堅固耐用,不容易損壞。
重新住人,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隻要簡單打掃一下就成。
然而,江晚檸卻婉拒了江大海的好意:“謝謝村長叔,你的心意我領了,不過真不用。我打算把東邊的荒地收拾出來,建個倉庫,剩下的地方鋪上水泥,以後就能當曬穀場用了。”
建房期間,他們一家人就暫時住在倉庫裡過渡。
去彆人家借住,總歸會有諸多不便。
生活習慣的差異、隱私空間的受限,都會給雙方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而那倉庫收拾好了,說不定比他們現在住的破舊房子還要舒服呢。
說著,她抬手指向了那塊荒地。
江家的地理位置,算不得好。
當然,在這個窮鄉僻壤的村子裡,本就沒有太多地段好壞之分。
但相對而言,江家處在村子最偏僻的角落。
位於村子的最北邊,邊上也沒什麼人家。
吳老太太算是離他們最近的了,但是也有一公裡多的距離。
離村口位置也是最遠的,平日裡要是趕公交,得走上足足 20 分鐘左右。
房子後麵就是竹林山地,四季常青,風景倒是不錯,可也顯得有些荒僻了。
池塘前麵才有一條狹窄的水泥路,僅僅隻能通過一輛車子。
至於門口連接那條水泥路的石子路,還是她爺和她爸自己鋪設的,隻為了方便他們家出行,
但是這偏僻呢,卻也並非全無好處。
當初江晚檸的爺爺建房時,滿心都是對子孫後代的長遠考量,特意圈下了極大的麵積。
一間寬敞的堂屋,搭配四間規整的廂房,總麵積足足有兩百多平米,布局開闊,儘顯大氣。
為了方便晾曬糧食,爺爺又在屋前鋪設了一片 300 多平的空地,視野開闊,陽光充足,用來晾曬穀物再合適不過。
這還沒算上西邊專門用來養雞鴨和搭建豬圈的地方。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老兩口一輩子就生育了江晚檸的父親這一個孩子。
原本為兒孫準備的空置廂房,漸漸都被用來堆放雜物。
那個年代,大家都窮,村子裡幾乎看不到磚瓦房。
大多是用土坯和木頭搭建的房屋。
也就樓頂鋪的是瓦片,為了遮風擋雨。
這些年下來,這房子經過無數次縫縫補補,如今也已經到了破敗不堪的境地。
江晚檸打算將房屋全部推倒重建,如此一來,前麵那一大片空地肯定是要被圈進新宅範圍的。
不過,她還是希望能保留一片敞開的空地,既能用來停車,方便日常出行,又能用來晾曬。
對於緊挨著老江家的那塊荒地,江大海自然再熟悉不過。
那片地麵積不大,也就三四百平。
地裡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塊,不適合用來種東西。
早些年,村裡將這片地留著當作宅基地備用。
可時過境遷,如今村裡人口不斷外流,家家戶戶房子多得都住不過來,誰還稀罕宅基地呢?
要是放在早幾年,江大海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大手一揮,直接把這片地批給江晚檸,成全她的規劃。
但如今上麵對於土地的管控愈發嚴格,江晚檸家現有的宅基地麵積已經很大了。
按照規定,不符合再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但是望山村實在是太窮了,窮得讓人心酸。
好不容易出了江晚檸這麼一個有出息的人,不僅自己發家致富,還心係鄉親,給村裡的留守老人提供了諸多工作崗位,幫他們增加收入。
作為村長的江大海,自然對江晚檸十分重視。
滿心都指望江晚檸能在致富路上越走越遠,然後帶動全村一起脫貧致富,讓望山村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
村子要是富了,人就活了。
那麼離開的人,也能慢慢回來了。
畢竟在外打拚哪有在家舒服啊。
因為但凡能開方便的,他都會給她開。
不能開的,那就想辦法開。
想到江晚檸對倉庫的規劃,江大海突然靈光一閃,語帶幾分激動道:“檸丫頭,你說你還想在那片荒地上蓋幾間倉庫?”
江晚檸點頭:“是啊,村長叔。你看現在每天摘的柿子都隻能堆在院子裡,這要是不下雨還好,一旦下雨,被水泡過的柿子可能就沒法吃了,損失可就大了。所以我想著蓋幾間倉庫用來存放。而且到時候大家還能在倉庫前麵收拾裝箱,裝完箱子直接搬進倉庫,等快遞上門拉貨就行,這樣既方便又高效。”
江大海眼前一亮,接著說道:“你看你現在也在網上開了網店,不如直接做一個家庭農場。然後再以家庭農場的名義,注冊一個農副產品公司。這樣一來,這塊地我就當做企業用地批給你,你覺得怎麼樣?”
這樣的家庭農場,其實不少農村都有。
早些年他也沒少在村裡宣傳過。
但是他們村真的是又窮又偏,村民就算外出打工也不想自己創業。
家庭農場?農副產品公司?
江晚檸對於這些從東西沒什麼概念,而且聽起來就覺得很複雜,所以一時間沒有馬上同意。
但江大海卻是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可行。
他拉著江晚檸,開始滔滔不絕地遊說起來:“檸丫頭,你不知道,現在國家大力推行鄉村振興計劃,隻要注冊了家庭農場,不但能拿到補貼,還能免好多稅。就連用電都有補貼呢!”
江晚檸一聽不但能省錢還能賺補貼,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好,就辦家庭農場,注冊農副產品公司。村長叔,那具體要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