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太清傳人 > 第七章 少年甫學劍

第七章 少年甫學劍(1 / 1)

推荐阅读:

這白猿修得如此厲害神通,足可縱橫凡俗世間,卻常年隱在龍華深山之內,極少出頭,故此外人多不知此地居然有此巨妖。

不過畢竟白猿乃是得道通靈的妖類,偶然間往來前山,或是有人登高遠望,窺探後山之際,曾無意中被人窺見過幾分形容,雖然瞧得不甚真切,卻也使得這龍華山中漸有白猿傳說。楚玉書昨日上山之時,還曾給路寧講過幾個山中野道杜撰的白猿故事,被路寧記在心中,後來作詩之時有“半岩殘雪素猿啼”之句,便是源自於此。

隻是路寧作詩的時候何曾想到過,那傳說中的白猿居然恰好經過,聽見自己詩中提了他一句,應了心事,竟然連夜將他擄了來,號稱要向路寧朝夕請教。依著路寧想,不單世間這附庸風雅之風盛行,居然連猿猴精怪也愛此道,前番錢、範兩個貨言猶在耳,這邊就又遇上個好文的白猿,真真讓他連仰天歎息一口悶氣的氣力都沒有了。

那白猿卻不知道路寧心中如何想,見他似乎並無怪自己將人擄來之意,與自己對答之間頗為尊重,似乎也無對妖怪的恐懼、歧視等心,這才將心事放下。

原來此猿雖修煉有成,但無人教導,到底野性難尋,遇上什麼事隻憑著脾氣來,因聽見了路寧詩中讚了自家一句,由詩窺見文采,而且語涉道氣,知道此子不是尋常腐儒可比,乃是胸有丘壑之人,正應了自家心事,便起意將其擄了來。

其實它不過略通文墨,雖然比錢範之流強許多,也根本不想與路寧談詩論文,不過是找個由頭,有事想求路寧罷了。如今見這位路公子並不以自家粗魯孟浪和異類出身為怪,頓時大喜,便衝洞外叫道:“瓊娘,取一壺酒,幾碟菜來,某家要與石公子對飲幾杯!”

路寧如今最怕聽見的便是飲酒,當下連忙阻攔道:“這位仙兄,呃,白兄,在下上山之前才受過一場風寒,醫家囑咐不能飲酒,白兄盛情,在下怕是受之不起。”

白猿聽了,他修煉有成,能變化人形,深通穴位經脈之妙,當然也就略通醫道,當下便將手一伸,輕輕巧巧將路寧手臂抓住,把起脈來,略一沉吟便笑道:“果然曾有小恙,不過不妨事,公子稟賦不凡,些許小病就是不服藥也自無礙的。”

“也罷,既然路公子不欲飲酒,某家也不勉強,瓊娘,酒我自飲,你再去取一壺靈石鐘乳來。呃,將某家存下的那件舊道袍和幾件鞋襪之類也一並取來。”

頃刻之間,那先前的黃衣女子便用個木盤盛了兩個壺,幾盤菜來,放在石桌之上,又將一件舊道袍並鞋襪等放在石床邊,方才翩然告退。

白猿道:“路公子,昨夜匆忙將公子請來此地,卻忘了衣物未曾帶來,某家身子粗重,故此也無什麼服飾適合公子,隻這一件道袍雖舊,倒還合身,幾件鞋襪乃是瓊娘所製,勉強能用,還請公子不要見怪。”說罷,讓路寧先將衣服穿了,方才又指著麵前之壺道:“既然公子不能飲酒,這靈石鐘乳乃是附近一處溶洞中靈石所生,有些明目的功效,公子服了日後夜間能視物如白晝,也算是有幾分用處。”

路寧對這靈石鐘乳倒是沒什麼抗拒,況且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他不知這頭白猿的真實性情,又沒被逼上絕路,自然不好與他起什麼衝突,便存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思,與白猿對飲起來。

如此一來,路寧便被白猿強留在山中,初時幾日,隻是讓他在洞中安歇,將養精神,也不讓他出洞,除了對飲之外,當中間或有幾次來請教過路寧幾個問題,都是書文典籍中淺顯的句子,路寧一一答了,那白猿便歡喜而去。

又過幾日,兩人相處的熟稔了,白猿又拿了幾個問題來問路寧,這回卻是涉及到道家的一些密旨要義,十分奧妙了。

原來當初白猿得了龍華山中古仙人的遺澤,其中有一本《金玉散注》,乃是罕見的仙家道書,內裡頗多奧秘。白猿雖然識得幾個字,懂得些文墨,卻是當年妖法初成,一時貪玩去了萬年縣中,偷聽了幾日夫子講書,自家又搜羅了一批書籍上山,多年來半讀半猜而成,不曾得過真正傳授。

後來白猿無意中尋到了古仙人的遺澤,其中其它道法倒也罷了,偏這篇金玉散注文辭古雅,又用了許多道家獨有的暗喻,白猿不能一一儘解。他沒有師父同道指點,自家妖氣強橫,隨意入世容易被人窺破行藏,故此不能長期出山尋仙訪道,修為上一直有所缺憾,以至於空有數百年功夫,隻將天妖第四變的功夫磨練的爐火純青,卻一直不敢渡第一次天劫,追求凝結妖丹的機會。

此番白猿也是病急亂投醫,剛好撞見了路寧似乎略通道家玄學,便動了心思將其劫上山來,為的就是讓這位書生公子指點迷津,注釋金玉散注,好補全自家道法中的缺憾之處。

哪知道路寧不過是略讀過幾本道藏,有些涉獵罷了,想要仗著這些本事指點白猿,卻是根本不夠。

總算白猿所問本也是金玉散注中最為粗淺的一些問題,其中有的路寧曾在雜書中見過若乾釋義,便如實告之,有的問題連路寧也沒聽過,不過他畢竟讀書極多、博聞強記,思維又敏捷,雖然坦言不知,卻又與白猿互相探討,意圖闡發其中深意,雖未必全然得中,也能猜出分寓意來,讓白猿得益不少。

路寧中途便已經約莫猜出了白猿真實用意,曾有心想要胡解一通,惹得白猿發怒,趕自己下山。隻是轉念一想,畢竟此妖對自己十分禮遇,吃穿用度比起平日在家也不差些,見了麵便自噓寒問暖,便是相知的好友也不過如此,若是胡亂解釋害了這頭老猿,豈不是有些虧心?故此隻得息了念頭,就這般胡亂混日子下去。

直到半個多月之後,有一日路寧實在忍耐不住,見了白猿便直言相告,說自己此番來得匆忙,沒有知會好友楚玉書,怕他著急,萬一再通知舅父大人,惹得老人家也發急,豈不是大大有虧孝道?因此提出想要下山回家,日後若是白猿有需,可以再接自己上山來相陪。

那白猿聞言笑曰:“公子不用擔心家中,某家先前已經下山一趟,用法術仿了公子筆跡留書給了那姓楚的小子,說你厭煩錢範二人,又恰好遇上朋友,相約同去彆處遊曆,故此才會不告而彆,那小子此時已然放心,不再四處尋你,便是你那兩個老家人也安心住在楚家,故而更不會驚動你的舅父與家人。”

“公子與某家甚是相得,不如再多留些時日吧,某家還有許多事要請教呢!”

路寧百般無奈,隻得應了,那白猿見路寧興致不高,怕憋屈了這位書生公子,便叫瓊娘在洞外備了一桌酒席,放路寧出洞在外飲宴作樂。

可憐路寧被關在石洞中十數日,雖然十分禮遇,卻也形同坐牢一般,此時終於能出來放放風,便是白猿叫他喝酒也是肯的,因此欣然同意。

一人一猿便同在洞外一處平岩上對飲,路寧談幾句書上記載的曆朝逸情,白猿便說幾段山中的趣事兒,雖然沒什麼共同語言,言談卻還算投機。

酒至酣處,白猿見路寧始終有些愁眉不展,知道他心中還有回家之念,暗道這書生人雖好,但畢竟是個凡人,自己把棲身修道的洞府都讓了出來給他住,又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十分誠心相待,如此在山中逍遙度日,恐怕比那人間帝王人家還勝過幾分,居然還是悶悶不樂。看來自己得想個什麼法子,分一分他的心思,也免得這書生老是如此心煩,某家心中過意不去。

想到這兒,白猿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當下便對路寧說:“路公子久在繁華人間,這山間的清靜定然不合公子胃口,不如某家讓瓊娘出來給公子獻一曲舞娛賓如何?”

“萬萬不用,在下向來不喜此道,白兄盛情心領就是了。”

白猿見路寧推搪,便站起身道,“既然公子不喜歌舞,某家便演一路劍法給公子釋懷就是了。”

說罷,他也不待路寧反對,便將身一縱,半空中便現出了最初的龐大白猿之身,也未見其取什麼兵器,便有一雙白虹突然自虛空中顯現,環身電飛,光圓若月,隨著白猿身形,極儘變幻飛騰變化之能事。

舞到酣處,白猿身影竟與白虹融在一處,平岩之上隻見得白光渾圓,數十丈內皆是寒風銳氣,至於公子身下所坐之石,若不是白猿有意避開,早就化為齏粉了。

要知道路寧到底少年心性,何曾見過如此出神入化的劍術?當下不免看得呆了,情不自禁的開始模仿起白猿的動作來,將先前煩惱儘數拋在腦後,便是白猿演練劍法完畢,將白虹收了,空手歸座之後,猶自對著白猿問東問西,顯然極感興趣。

那白猿本就是想用一樁事情占住路寧心思,不讓他想家,此時見路寧果然對劍術有興趣,便笑道:“難得公子賞識某家劍術,吾也不能敝帚自珍,便將這路劍法傳了你就是。”

說罷,他就將十餘式白猿劍訣的招數與修行、運轉勁力的口訣傳了路寧。

路寧人極聰明,記性又好,早將口訣記在心中,端得可稱是過耳成誦。白猿從未遇到過這等人,怕傳的少了禁不住公子心中琢摩,乾脆將整套劍訣並八八六十四式白猿劍的劍招一氣儘數傳了,又親自將劍招拆散,緩緩在路寧眼前演練了回。

路寧一邊將口訣在心中默念,一邊空著手緩緩模仿白猿使劍,雖然沒什麼底子,但是仗著天資聰慧,居然將八八六十四式白猿劍訣的招式強行記下,隻是說到練會,卻還差得遠,須得日日苦練才行。

要知那學武與做學問讀書一般,都是極吸引人的,路寧甫一接觸劍法便深深的陷了進去,此時滿腦子都是奧妙無窮的白猿劍訣,非但不提回家之事,連酒也不喝了,便從旁尋了個樹枝演練起劍法來。

白猿見了不禁莞爾一笑,暗道大功告成,於是囑咐瓊娘從彆處取了一柄短劍來,卻是白猿往日從山外尋來之物,雖不是什麼神兵利器,卻也是一件上好的利刃,送給路寧讓他練劍,又讓瓊娘好生看顧路寧,這才一縱身走了。

不提白猿,單說路寧路公子,自學得白猿劍訣之後,白晝之時便日日勤練不輟,夜間就在石洞裡研習劍法口訣,日子過得頗為充實,漸漸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他卻不知道,自家所習的這路劍訣來曆極大,乃是白猿天賦血脈中帶來的奇妙劍術,待到白猿修煉有成之後方才漸次悟出,共計八路,每路八式,一共八八六十四式,單論劍招本身,已經是人間最上乘的劍法,配合口訣同修,便是凡俗中那些俠客們所推崇的絕頂劍術也頗有不及之處。

況且這路劍訣不但有近身攻擊的初步路數,也可化為飛劍之術,隔空刺擊,有取敵首級裡之外的諸般手段,不過那卻要真正的修煉之人煉就一身真氣,道行境界具到了火候才能有此手段,也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白猿劍訣。

連那白猿自身,修為也不過徹底練通了周身大穴小竅,真氣如水,能駁劍百步、飛天絕跡,短時間內身劍合一,距離白猿劍訣真正練成實還有一段極大的距離,更遑論路寧了。

況且白猿前番傳給路寧的隻是劍招與口訣,並沒有傳授劍訣附帶的妖族練氣修法之術,路寧憑借口訣與劍招日夕苦練,或能修成幾分內力,並將白猿劍訣練到人間罕見的地步,與凡間天才武學之士爭一爭鋒,但想要憑此練通周身竅穴,修煉成真正的厲害道法,卻是萬萬不能的。

路寧書生一個,也不曉得這其中的關竅,隻是每日習劍練招,越練越覺得有許多難解之處,越練越覺得武學之中頗多奇趣,竟是絲毫不比讀書差,心思便漸漸都轉到了這白猿劍訣上。

偏巧這些時日白猿要引他入迷,故意不來尋路寧,臨走時也未施展妖法封住石洞,那路寧有了自由,又得了一口短劍,便每日裡將這八八六十四式白猿劍顛來倒去練個不休。

也是他本身便有些天賦,更得力於當初龍宮中半杯殘酒、幾枚異種果子,結果短短十日內就將整套白猿劍訣練熟,由外及內,內力竟然也從無到有,得了些許成就,硬生生從一個沒練過武功的書生,變化成為略通劍術的少年。

當白猿再因為一處道書中的疑難來請教路寧時,忽而聽路寧自稱已經將白猿劍訣練成,頓時大吃一驚。

他自家曉得自家事,身為妖族,本身資質便自不凡,煉化橫骨化形為人時又悟出血脈中自帶的這套劍訣,但前後也花了數月的功夫,才將白猿劍法的劍招使得精熟,體內妖氣運轉如意。

想路寧一介凡人書生,何德何能,又沒有學武修道的底子,居然能在十日內就練就整套白猿劍訣?當下頗有不信之意,便讓路寧演練一番。

卻沒想到路寧果然將劍招全部練熟,雖然整體運使來還遠未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本身那一點可憐的內力更是貽笑方家,根本無法與劍招配合,完全談不上任何威力,但這卻是他學劍時日太少,全憑自家琢摩,毫無根基與傳授所致,單單從劍招本身來說,路寧自稱練成白猿劍法也不算妄言。

白猿自曉事起便在龍華山中修行,修煉有成後雖然也曾出過山,生平卻連第二個修行之人也未曾見過,此時遇到路寧,學劍又如此之快,頓時讓白猿也頗有幾分興趣,心中暗想:“噫,到底人為天地間頭一等生靈,萬物之長,天下妖類都要煉化橫骨變作人形才能修煉,這小子不單文采出眾、博聞強記,居然還是個難得的武學奇才,人族便個個都如此了得不成?”

“嗯,猿與人之間難道便差了這許多?某家卻是不信,不如再傳他些運使內力、持劍對敵的法門,看此人到底是否真個天資過人,連某家這等天生地養的得道精靈也比不過。”

那白猿心中暗自思忖,便又傳了許多如何運力使劍的法門給路寧,連帶著還傳了些人間武士修煉內力的訣竅,諸如打坐、調息、內視、搬運內氣之類,雖然白猿知道法不輕傳的道理,沒有連同修煉之法也一起傳了,但就是這些人間功夫,也讓路寧得益極多,深深入迷。

自得了傳授之後,他果然再也沒提過回家之事,每日裡除了練劍,便是和白猿探討古仙人道書中的學問,或是向其請教劍法,夜晚間猶自不肯歇息,往往打坐運轉內息,琢磨功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