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國大漢 > 第43章 朱棣的任務,朱高煦的決意

第43章 朱棣的任務,朱高煦的決意(1 / 1)

推荐阅读:

朱高煦心頭一震,看著朱棣臉帶微笑,他是真的無語了。

這都什麼時候了?他都要出海了,這人還擱這拿捏他,還想著嚇他。

他是真的發現,他們這三兄弟沒有被朱棣嚇得神經,他就覺得抗壓能力已經非常強了。

朱高煦也沒有猶豫,調整好心緒當即開口。

“爹,您說哪兒去了,我怎麼可能不幫爹您呢,坊間不是傳聞,他有可能去海外了嗎?

我就想著快點出海,然後出去找他的消息,我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大後天就可以走。

爹您要是著急的話,後天下午些時候我也可以出發的,我吃點苦,不礙事。”

朱棣看著朱高煦半響沒有說話,許久鬆開了朱高煦。

“老二,這次你出海,是咱虧欠你了,老大也虧欠你,你的付出,咱心裡都記著。

你有這份心,咱知道了,出去了好好做,彆給咱丟臉,更不要丟大明的臉麵。

今後每年回來一次,讓咱看看你,還有咱過後要是親征韃子,你得回來幫咱,知道了嗎?”

“爹,我知道了,剛出去時可能會比較忙,等空一些的時候,我就回來看看爹,需要兒子的時候隻管來信就是了。”

朱高煦其實真不想回大明,但他知道,這又根本不可能。

他要是真不回來,朱棣肯定不會對他放心,他已經弄清楚了朱棣的疑心有多大。

一個朱高燧,都開始有歪心思了,更不要說一個能文的朱高熾,一個能武的他,更是朱棣重點關注的對象。

有時候想想,朱高煦都覺得朱棣挺複雜的,有時候很是矛盾,他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皇帝都這樣,還是隻有朱棣這樣,但在他看來,皇帝恐怕都是差不多一樣的吧。

因為就連他自己,有些時候,不都同樣有些複雜與矛盾嗎?

朱棣聞言,認真又柔情的看著眼前的朱高煦,片刻,驟然變得嚴肅,剛才的柔情全部消失不見。

“行了,既然做好準備了,那就去吧,咱也不留你了,隻要記得你剛才說的就好,彆逼咱去親自找你。

這次出海,咱另外給你一個任務,你自己心中有數就行,咱不管你多久完成,但咱要在有生之年看見。”

朱棣帝王的威嚴展現,朱高煦也是側耳傾聽著,神情認真又嚴肅。

此刻朱高煦也在想著,朱棣會給他安排什麼任務,是不是朱棣同意他出海的目的就是這個任務,難道真是找朱允炆?難道完成這個任務之後,朱棣就會把他調回來?他在海外的藩地會被朱棣沒收?

這一刻,朱高煦確實想得挺多,挺雜的。

主要是他真沒有想到,朱棣竟然還有這麼一個目的,出海了都不放過他。

這時朱棣威嚴的聲音繼續傳來。

“你此去呂宋,去了之後自己改一個名,宋?那已經是過去的了,如今是大明的天下。

此外,呂宋島緊靠著琉球(大琉球,琉球群島),以及雞籠山(小琉球,亦稱雞籠山)、倭國。

浙江、福建,以及登州、萊州等地,時常遭受倭寇侵擾,雖然明軍無懼,多次擊敗擊殺倭寇,但這些倭寇乘小船,每每襲擾大明沿海,煩不勝煩。

然而倭國又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國,咱已經起兵靖難了,不能再破了祖訓,不然下去之後,咱真沒有臉去見太祖了。

這些倭寇又基本潛伏在琉球、雞籠山等地,甚至於朝鮮國,都有倭寇駐足,咱雖然下旨遣使讓各國清理倭寇,各國雖有在做,但咱知道,都是做給咱看的。

朝鮮國還好,相對比較少,朝鮮國與倭國也不對付,也算是聽咱的話,但倭國,咱不能忍。

你此次出海,給咱好好教訓教訓雞籠山與琉球,然後想辦法把倭國給咱解決了,咱不想看見還有倭寇侵擾大明沿海百姓,侵擾大明子民!”

朱高煦瞪大眼睛看著朱棣,這次朱棣再次刷新了他對朱棣的認知,他是真沒有想到,朱棣竟然會讓他出海把倭國給解決了!

很快,朱高煦也有些釋然了,倭寇襲擾大明沿海,從洪武開始就有,隻是如今還比較少,因為大明國力昌盛,武德充沛,倭寇每次侵擾,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不過也就是幾十年的時間,倭寇就逐漸開始大規模的侵擾大明沿海了,那時大明國力下滑,這些人沒有那麼忌憚之後,狼子野心就逐漸出來了。

朱棣的為難他也能夠理解,無論是禁海還是不征之國,都是前麵那位洪武大帝朱元璋定下的,朱棣是真不敢去破那個祖訓的,本身朱棣就已經得位不正了。

朱棣本身就是馬上皇帝,向來都是他打彆人的份,唯獨這個倭國,因為遵循祖訓,沒辦法,朱棣隻能忍。

如今他出海,算是直接讓朱棣的那顆心活泛起來了。

現在他總算知道朱棣為什麼要把張輔給他了,合著這是怕他解決不了倭國,主動給他送一個大將來啊。

不過這不是正好合他心意?

他出海,不就是想要打造一個帝國出來嗎?

那個倭國,他也是沒法忍的,隻是現在朱棣這樣說,讓他有些把握不準,他要是真把倭國給滅了,朱棣會不會就把他調回大明了?

這點,成了朱高煦心中的擔憂。

這時,朱棣的聲音繼續傳來。

“這是咱給你的任務,但咱將話說在前麵,不許用大明的名義,咱也不可能再給你一兵一卒。

你要是完成了,那是你的本事,那些地方,咱也不會要你的。

但要是完不成,就給咱滾回來吧。”

“爹,那個倭國,我也早就看不順眼了,屢屢侵擾我大明沿海,屠戮、劫掠百姓與錢糧物資。

這事包在我身上,要是連一個倭國都解決不了,我也不回來丟臉了,直接在外麵吊死算了!”

這也是朱高煦內心的想法,哪怕沒有朱棣的任務,他都會這樣去做,誰都可以活,倭國必須死!

不就是在朱棣生前這段時間解決嘛,時間還早呢,還有十多年的時間,足夠了。

至於不用大明的名義,朱棣不再增援一兵一卒,他原本也沒有想過,他出去是要打出自己的帝國的,他要用也是用自己的名號。

朱棣看著朱高煦,頓時笑了。

“哈哈,好,是咱的種,有那股氣勢!

既然你應下了,那就去做給咱看,去吧。”

對朱高煦,朱棣是真的無比看好的,彆看他之前有時跟朱高煦言‘你為何不是老大’是在畫餅,曾經有一段時間內,他也是真心這樣想的。

朱高煦跟他相像的點有很多,尤其是打仗這塊,朱高煦是真的能打,張輔、朱能那些人對比起朱高煦,都有差距。

他能靖難成功,朱高煦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這也讓他一度擔憂過的,朱高煦在軍中的威望太高了,要是不給朱高煦找點事做,容易出問題。

朱高煦與朱高熾,一文一武,朱棣曾高興過,也曾憂慮過,也有怕過。

朱高煦拿著出海的聖旨走出皇宮,徑直笑了,隨即往太子府走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