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輝宗大殿內,鎏金蟠龍柱投下森然陰影。
慶王祝天齊一掌拍碎身旁的紫檀案幾,木屑四濺,威壓如潮水般席卷整個殿堂,連殿外棲息的靈禽都驚得四散飛逃。
“陳德中!“慶王怒喝聲響徹雲霄,震得殿頂琉璃瓦簌簌作響:“本王將掌上明珠托付於你,是來修習仙道,不是來受委屈的!如今本王不過是想來見一下女兒,你們卻說她失蹤!?說!是不是被你藏起來了!”
陳德中是宗主的名字,這麼久了,敢直呼其名的,慶王還是頭一人。
“王爺明鑒!“陳德中聲音發顫:“您就是借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藏匿郡主啊!是她自己犯了錯害怕大祭司責罰,躲起來的。“
“放你大爺的屁!”
殿內突然響起一記響亮的耳光聲,隻見慶王妃將芊芊玉手收了回來,而宗主的臉上頓時生出了一道紅印。
“我女兒向來乖巧懂事,光明磊落,不可能犯錯,更不可能因為害怕便躲起來!”
“你!“宗主捂著臉,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他堂堂一宗之主,何時受過這等羞辱?
“慶王妃,你打我?”
“對!我打的就是你!”
宗主咬牙切齒道:“慶王妃,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即便是皇親國戚,也無權”
“無權?“慶王妃冷笑打斷道:“你把我女兒弄丟了,我現在沒有一刀捅死你已經是給你臉了!怎麼,不服氣?有本事你把我拉去官府啊,你去啊!”
說著,慶王妃向前逼近了一步,身後十二名玄甲侍衛同時踏前,鐵靴撞擊地麵的聲響震得人心頭發顫。
當然,陳德中好歹也是一宗之主,並不怕這這些侍衛。他真正怕的,是王妃身後的慶王,那個大乘期的強者。
隻見慶王穿過人群來到了宗主麵前,五指如鐵鉗般掐住宗主的下巴,強迫其抬頭對視。
那雙鷹目中翻湧的殺意,讓堂堂一宗之主瞬間汗透重衣。
“王妃說得不錯,“祝天齊的聲音似淬了冰:“你們這群人本就該死。“
說著他直接抽出腰間的佩劍,劍鋒精準地抵在一名弟子喉間,那弟子麵色慘白,雙腿一軟直接昏死過去。
“本王耐心有限,每過一刻鐘,我便殺一人。“祝天齊手腕微轉,劍刃在光下劃出刺目弧光。他湊近宗主耳邊,聲音沉得令人毛骨悚然:“陳宗主,你也不想看到靈輝宗血流成河吧?“
宗主雙腿抖如篩糠,冠冕歪斜也顧不上扶正:“殿下三思啊!這些弟子都是世家子弟,若有閃失“
“世家?“祝天齊突然暴喝,聲震屋瓦:“除了本王,這靈輝宗還有皇嗣嗎?誰給你的狗膽動我祝天齊的女兒!?“
“可、可殺人犯法而且弟子們都是無辜的啊!“宗主喉結滾動,冷汗順著脖子流進衣領:“殿下英名豈能“
“英名?“祝天齊怒極反笑,眼角泛起猙獰的血絲:“我女兒生死未卜,你跟本王談英名?“
忽然他劍鋒一轉,森冷劍氣貼著宗主頸動脈遊走:“不過你倒提醒了本王,他們確實是無辜的,但你不是。“
“殿下饒命!“宗主癱軟在地,冠冕滾落一旁:“霍、霍瀟然!對!郡主的師尊霍瀟然一定知道!“
他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嘶喊:“我願以性命擔保,真的不知郡主去向啊!殿下就算殺了我也沒用啊。“
“霍瀟然?”
“不錯!此人是祝清夢的師尊,他最了解祝清夢了,興許他知道郡主在哪。”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宗主總感覺慶王在聽到這個名字後,氣得更厲害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殿門突然被推開。霍瀟然帶著顧婉和幾名弟子匆匆而入,衣袍上還沾著晨露。
宗主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撲過去:“殿下您看!霍瀟然果然知道郡主下落!“
“父王!“
一聲嬌喚響起。隻見顧婉頂著與祝清夢分毫不差的麵容,提著裙擺小跑過來。
當那張與記憶中分毫不差的俏臉出現在眼前時,慶王持劍的手終於鬆開,啪嗒一聲,劍落在了地上。
顧婉精準地撲進祝天齊懷裡,將臉埋在那龍涎香氣中。
慶王寬厚的手掌撫過顧婉的發絲,緊繃的身軀這才稍稍放鬆。而身後的慶王妃早已腿軟地跌坐在地,華貴的裙擺鋪展開來,像極了一朵凋零的牡丹。
“太好了夢兒“王妃捂著心口,淚水將精致的妝容暈開:“母妃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
顧婉唇角勾起一抹幾不可察的弧度。她輕盈轉身,執起王妃保養得宜的玉手,將她扶起來道:“母妃說什麼,夢兒這麼孝順,怎麼舍得離開你們。”
“彆說那些了,讓母妃看看你有沒有受什麼傷。”說著王妃將顧婉翻來覆去,撩起袖子檢查了一遍又一遍,發現她確實沒有傷口,也沒有疤痕,才徹底放下心來。
顧婉對慶王妃此舉甚是疑惑,她抬手擦了擦慶王妃眼角的淚水,好奇道:“母妃,你這是做什麼?”
“還能做什麼?”慶王妃歎了一聲:“你不是和我們說你在靈輝宗受了天大的委屈,還整日被你宗門的師尊和師兄欺負嗎?我正在給你檢查,看看有沒有傷口呢。”
這句話宛如驚雷炸響,殿內霎時死寂。霍瀟然臉上的笑容驟然凝固,藏在袖中的手指無意識地蜷縮起來。
怎麼回事?慶王夫婦二人怎麼會知道祝清夢在宗門的情況?他們明明截住了祝清夢所有抱怨的信件才是,慶王怎麼可能知道的?
想到這裡,霍瀟然立刻笑著打圓場:“哎呀王妃您真是說笑了,郡主金枝玉葉,我們嗬護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傷她呢?”
“就是啊!”二師兄杜臨雲和三師兄孫奇峰趕緊上前找補:“我們對清夢她可好了,平時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想著她,自己都不舍得吃呢。”
慶王夫婦交換了一個詫異的眼神。王妃眉頭微蹙:“此話當真?“她銳利的目光在幾人之間來回掃視,最後落在他們“女兒“身上:“夢兒,你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