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朕,袁術,大漢忠良 > 第二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二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1 / 1)

推荐阅读:

誅心之言,遜請殺之!

袁術眼眸微眯,意味深長,從陸遜今日陪自家便宜兒子來赴宴,便已能看出陸家立場。

不過,他說的也在理,先不提奉迎天子的主觀意願,單就實際操作上,這件事就困難重重。

若是早來幾年南陽還在,從南陽、到汝南、至九江郡的壽春,這一路暢通無阻,可直抵洛陽!

可如今南陽丟了,豫州除了汝南外,其餘周邊的潁川郡、陳郡、梁國也都在曹操的勢力範圍。

豫州最後一個郡沛國,形式則更為複雜,譙縣附近歸屬曹操;沛縣即是小沛,如今被劉備暫予呂布屯兵;而蘄縣周邊又是自家所屬,處於三方爭奪要衝。

這也是袁術此前敢帶三千騎赴譙縣把許褚接來的原因,畢竟地處邊境,且經常爆發小規模衝突。

然今奉迎天子可是不同,失了南陽這座橋頭堡,他一整個就被劉表、曹操、劉備關在南方。

袁一、袁三他們十八騎能抵長安,還是人數太少,又打著押送劉繇入京問罪的名義,性質類似於他袁術派往長安的使節,因此諸侯才放他們通行。

可袁術若想橫穿諸侯之地以奉迎天子,人帶少了太危險,一旦泄露行蹤,必遭大軍圍殺。

而要多帶人馬,那明晃晃的大軍壓境,估計隻能一路攻城略地打過去,可要能殺穿天下諸侯,誰還去奉迎天子?

可彆指望著打出奉迎天子,匡扶漢室的旗幟,諸侯就不敢打你。

沒見李傕捧著天子斥郭汜為反賊,郭汜不也還天天打他嗎?不就為了搶奪天子。

這年頭,天子誰搶到,誰就是保駕勤王。

其實說被如此堵在外邊,於洛陽鞭長莫及的也不隻是袁術,隔壁那位難兄難弟大耳賊,也被曹操、袁紹堵死了洛陽之路。

否則,再過幾個月,曆史上天子餓的沒飯吃,滿世界發天子詔要飯請諸侯進京勤王的時候,原身袁術是沒想去;

劉表則莫名被天子剛封的驃騎將軍張濟揍了,忙著打仗,沒功夫去;

袁紹他還擱那猶豫呢,曹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把天子接去許都,等袁紹反應過來再要爭搶,已來不及。

可劉備一心匡扶漢室,得知天子近況,豈有不救之理?他沒去救,真就是徐州也被堵著,其有心也無力。

回憶這段曆史時期各方局勢,袁術輕抿一口解酒蜜水,眸中鋒芒潛藏。

諸侯心思,諳熟於心,這天下群雄,可不為我所用?

在他思慮之間,殿中氛圍也因這緘默愈發壓抑。

見袁術默然於主位,也不理會自己,隻一心喝著蜜水,那副喜怒無形,積威難測,讓陸遜心底一沉。

被看穿了?

可自己分析的都是實情,即便老師有所察覺,也該對周瑜心生警惕,從而順水推舟,予以打壓。

周公瑾與孫策休戚與共,隻要老師在日常間多表露幾分對他們的不喜,令孫策在眾人眼中失去了老師那句【幼子多疾,汝當勉勵之】對他的偏愛。

那麼袁耀不死,孫策又沒了老師看重,他區區一個義子,憑什麼跟嫡子爭鋒?

等他護持袁耀再長大些,作為心頭之患的義子孫策,必死無疑。

陸家血仇,為時未晚也!

也就在這袁術沉默,陸遜靜候,群臣噤聲之際,周瑜似對陸遜所謂【誅心之語】置若罔聞。

隻見他豐雅超群,朗聲而笑,曰:

“伯言所說,我豈不知?

此去洛陽奉迎天子,沿途諸侯窺伺,凶險莫測,袁公當神器之重,豈可立於危牆,以身犯險?

然,天子群臣、朝廷中樞就在洛陽,天予不取,必為他人所趁耳!

昔高祖東伐洛陽,為義帝之死而縞素天下,則諸侯歸心。

自天子受辱於國賊,袁公會盟討董,常以保駕勤王為念,蓋因關中亂局,諸侯征伐,未能救天子於危難,扶社稷之將傾耳。

今得蒙詔令,雖不能至,亦當分遣將帥,冒險入洛,身處於外,而心無不在漢室,乃袁公匡扶天下之素誌也

若不奉迎天子,安能扶社稷,挽天傾?他日天子落難於曹操、袁紹之流,為其挾天子以令諸侯,處處受製於人,悔之晚矣!”

此話一出,陸遜心中警兆大生,暗道不好,這簡直是強盜邏輯,他周公瑾居然在威脅逼迫,強行要救天子?

依周瑜所說,現在不是想不想救天子,也不是能不能救天子,而是不得不救天子!

你不救,便有他人救,屆時他人挾持天子以號令天下,諸侯從是不從?

從,則受製於人,不從,即為反賊!

而若救天子,便如高祖為義帝發喪,不管能不能救成,做出這個表態,也能令天下歸心。

可此去洛陽,艱難險阻,生死未卜,老師定然不能親往,而能代表他奉迎天子之人,袁耀年方六歲,必不可能。

如此,也唯有

果然,周瑜意氣風發,以目示孫策,曰:

“伯符,還不為袁公分憂!”

事發突然,孫策明顯愣了一下,但他和周瑜多年默契,很快反應過來,即刻挺身上前,長拜不起。

“若有難處,策,願為義父分憂。”

情知時機已至,天高海闊,當孤注一擲,孫策雖然長拜,卻鋒芒畢露,慷慨壯烈!

“隻需三千人馬,雖諸侯難越,吾往矣!

此行必奉迎天子,以歸壽春,縱然事敗,雖馬革裹屍,亦保天子無虞,絕不使國朝社稷,落入他人之手。”

他單膝下跪,再拜曰:

“為圖義父之誌,願效犬馬之勞,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這一刻,縱使是陸遜涵養,也被周瑜、孫策這套不要臉、不要命的配合氣的想罵人。

這玩意根本不跟他辯論計策的可行性,或者具體如何施行,直接把計策打成不管能不能行,反正必須要做!

這不耍無賴嗎?

接著又論述這件事很危險,雖然你不能去,但可以派個能代表你的人去。

可奉迎天子此等大事,若袁術不能親往,除了孫策這個義子,誰又有分量代表他呢?

光天化日,眾目睽睽,孫伯符,你居然仗著老師偏愛看重,縱容周公瑾在此威脅逼迫,以圖謀私利?

賊子!安敢!

我陸伯言,豈能坐視你等誘騙老師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