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破了嚴白虎,袁術對眾將賞罰分明,以穩固二十級軍功製。
而在民生方麵,袁術嚴禁士卒劫掠、傷害百姓,約法三章曰:【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他輕徭薄賦,將那些出了名欺壓百姓的地主豪強明正典刑,抄沒其產,得錢糧無數,又親手將收來的土地,以較低的地租,租給當地百姓耕種。
由此雖然賦稅輕了,但抄沒地主豪強,其百年家業積累遠超所得。
這些地主豪強還想尋求世家庇護,可江東頂級的世家大族,早在曲阿宴會與袁術分配利益時賺的心滿意足,誰又會在乎他們這些中下層豪強?
這就是世家。
拉一批,打一批,當世家集體利益受損時,他們會空前團結,可隻要保障了自身利益,又會冷眼旁觀。
何況袁家亦是世家。
大漢四世三公的頂級世家入駐江東,總得有人給袁家騰地方吧?江東大族不想讓利,自然是死道友莫死貧道。
而將其他家族的土地搶來,重新丈量田畝,再分發給百姓,此舉絕對會成為大漢世家公敵,可偏偏袁術是租給百姓。
這就相當於袁家,兼並了其他地主豪強的土地,又把當地百姓變成了袁家佃農,這是符合世家政治正確的行為。
總不能因為袁術兼並的土地多了那麼一點,收租還少,沒有盤剝佃農,就去指責他吧?這話說出去也不占理,反而是不符合世家政治正確的。
最令江東世家無語的是,他們忽然反應過來,眼下土地成了袁家的土地,百姓成了袁家的佃農,那袁家袁術還是江淮兩岸最大的諸侯!
這下他們還怎麼兼並土地人口?
如果主動出手,兼並到四世三公的袁家頭上,袁術反手把他們兼並了,也是符合世家政治正確的。
對於袁術來說,隻要我先兼並了,你們就不能再次兼並,我袁公路就是要把袁家打造成當世最大的兼並世家!
兼並天下,是為社稷主!
怎麼?諸公,該不會違反我們世家的遊戲規則吧?
那我四世三公的名望,可就要號召天下世家,以討不臣。
坐擁諸郡,袁術手握玉璽,俯瞰江東。
他在低聲輕笑。
“勿動!動,則為世家公敵!”
不過數月,在周瑜、顧雍、步騭、張昭、張紘等江東名臣的輔佐下,袁術推行的一係列軍政、民生製度都得以更符合當下的形式實施。
又統合廣陵、吳郡、曲阿、丹陽等諸地降卒,收編整備,手頭兵馬也已近十萬。
他於江東之聲望也在這段時日達到頂峰,如日中天!
百姓頌其德政,歌其功績,遠方未歸之州郡,亦民心所向,皆翹首以盼袁軍何時方至,願以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今劉繇已敗,諸郡安定,軍心渴慕南下,民心熟不思漢?”
時值七月,袁術召集群臣,向南而望,曰:
“自出壽春,所向無敵,一路郡縣無不望風歸降,目下江東尚有二郡之地未歸王化。
其一為會稽王朗,其二乃豫章華歆。
吾以大漢左將軍之名,為天子討伐不臣,敢問諸君,接下來該當如何?”
楊弘俯身而拜,“今我軍勢大,民心歸附,而江東震動,人心惶惶,軍無戰心,兵無鬥誌。
王朗、華歆之輩,素無大誌,必不敢與我軍抗衡。
主公若以大軍壓境,再遣一介之使,陳說利弊,則王朗、華歆不戰而降,則江東可定,大事可興。”
江東世家諸人,先前在曲阿宴會,得蒙袁術封賞,如今利益結合,關係深厚,聞聽此事,當即有虞家之人上前保舉。
“袁公!我家有一人,姓虞名翻字仲翔,現於王朗處任功曹,可由我書信一封,請他勸說王朗,則此事必成。”
袁術許之。
會稽城中,聽聞袁術引兵將至,眾人無不惶恐,王朗問計於群臣,曰:
“袁術,虎狼之師也!兵發江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今將來犯,該當如何?”
虞翻見時機已至,上前獻策。
“聞公與故揚州刺史劉繇,皆名重中原,為海內所尊,然公自視,與劉繇相較,孰優?
會稽之糧草、兵甲,及民之勇銳,比之曲阿又如何?
今位高如劉繇,兵重如曲阿,為袁軍一夜破之,公所見也。
袁軍自出壽春,取廣陵,定吳郡,破曲阿,安丹陽,勢如破竹,未逢敵手,公亦聞之。
今公困守孤城,糧乏而無備,若不及早投明主而降袁公,悔之晚矣。”
王朗聞聽此言,勃然色變!
“吾世食漢祿,世受皇恩,得受天子之托,為會稽太守。
今袁術僭越犯上,假天子名而行矯詔,攻伐州郡,搶掠地盤,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夫君子,當以忠義為本,忤逆為恥!然國賊當麵,我不能為國除賊,反因敵軍勢強,一戰未打,便要獻城投降?
如此作為!世人該如何看我?我又有何顏麵麵對聖上、萬民?
此話休要再言!我絕非輕易投降之輩,必上表天子,彈劾袁術,今次誓與袁軍一決勝負!”
當袁術於城外聽聞虞家傳回的這番對答,不由嗤笑,王朗?我怎麼不記得你是如此忠義的大漢股肱之臣?
“死要麵子的名士。”
他起身出帳,揮袖下令。
“三軍攻城,給他個台階。”
就在袁術攻伐會稽之時,王朗心心念念的天子,可沒心思理會他的上表彈劾,在那遙遠的長安,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即將上演。
卻說那劉繇不久前被送來長安,他暗笑袁術少智,心下已有定計,正要趁問罪之時,於未央殿上,天子之前,當麵怒斥國賊袁術,痛陳利害,請朝廷發兵征討淮南。
然後
然後他剛到長安,就聽說天子被李傕劫走了!
什麼?
劉繇不敢置信!
沒等他反應,他也跟文武百官一起,被郭汜劫走了!
劉繇:???
國賊!安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