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啥啊?”周衛國好奇的拿起了那個紙團。
“奧,之前在修炮樓那順的,本想著上趟廁所,但這會兒根本拉不出來了。”徐虎停下了動作開口道。
“做你的!彆打岔!”周衛國沒好氣的拍了他一下,隨後將紙團打了開來。
打開後他發現了,這是一張報紙啊,臉上頓時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看著天兒,等到天黑還得等一會,正好拿報紙解解悶。
想著,周衛國就開始閱讀了起來,但這一看不要緊,直接嚇了他一跳!
隻見報紙的頭版頭條上赫然印著的就是一張小鬼子聯隊旗的照片!旁邊還附上了很多小照片!
他迫不及待的開始閱讀上麵的文字,小鬼子的一支聯隊居然成建製的被消滅了,而且還繳獲了聯隊旗!
最重要的是啥?最重要的是,消滅這支聯隊的居然不是zy軍,而是八路軍!!
而且報紙上麵還多次提起了一支部隊的名字,八路軍一二九師獨立團!還有這支部隊的指揮官,袁斌!!
其實周衛國以前是不太看得起八路的,因為他和很多g軍的軍官一樣,對我軍有刻板印象,但自從得知自己的大哥劉遠也是gcd後,他也了解過這支部隊,從此印象有了改觀。
但之前因為和虎頭山的八路有了一些不愉快,所以他對我軍又有了一些不好的印象。
周衛國的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他認為這張報紙上的情報有誤,或者說是他不敢相信這張報紙上的內容。
要知道,他可是真刀真槍的和鬼子交手多次的,小鬼子多厲害他可是太清楚了,而且被消滅的這支部隊還是第六師團的熊本聯隊,對於第六師團他可是太熟了,跟對方打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是他的部隊潰敗。
現在你告訴他第六師團的熊本聯隊居然折在了八路的手裡,他是萬萬不敢信的!
但他同樣心裡還希望這件事是真的,因為他對第六師團的恨意簡直是達到了巔峰,不僅僅是因為第六師團參與了金陵大屠殺,更是因為他的未婚妻肖雅就是因為第六師團的鬼子逼迫,自殺的!
現在的周衛國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這個消息是否屬實,如果是真的,那他就真想去見識見識這支部隊的指揮官!
其實迄今為止,他對去找自己的老部隊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他是一個有誌向,有思想的人,自己部隊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他比誰都清楚。
他所在的部隊還好,畢竟是最精銳的部隊,但就算是如此也有很多肮臟的事情發生,要不是因為家裡的勢力以及背後有人挺著,或許上麵都會開始克扣他的軍餉了。
就連最精銳的部隊都這樣,他無法想象其他部隊什麼樣,最重要的是,他對唐生智,也就是那個說出誓與金陵共存亡的傻逼有非常大的恨意!
要不是他提前撤退,也不會導致今天這個樣子,g府也不會潰敗的這麼厲害,長官都跑了,當兵的能不跑?
他感覺在g府繼續當兵沒有什麼意義,他誌在救國,當然了,他也是為了給肖雅報仇,哀大莫過於心死,肖雅死了,他的心也死了,從此的他的後半生隻想一直殺鬼子!很顯然,g府不能滿足他的誌向,要不然他也不會有想法落草。
周衛國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隻要他上了清風寨,那一定能說得上話,到時候自己拉起一支人馬跟鬼子乾,不停的殺鬼子,直到將他們殺乾淨為止!
“虎子,先停一停,你看看這個!”
徐虎氣喘籲籲的停了下來,坐在了地上,接過周衛國遞來的報紙看了起來,很快他那不可思議的聲音響起。
“這咋可能呢?團長,這八路我可是知道,聽說窮的都尿血了,還殲滅一個聯隊,還是第六師團的!我不信!絕對不信!”
“你看好了,這是g府發布的報紙,你也知道咱們g府和八路不對付,如果是假的他能發到報紙上來?”周衛國指了指報紙上的廠家道。
“嘶!這咋可能呢?八路的實力啥時候這麼強了?”徐虎也看見了廠家的名字,撓著頭嘀咕道。
“行了,不說那麼多了,走!”說著,周衛國將那份報紙折好放在了兜裡隨即起身道。
“團長,上哪啊?天就要黑了咱不是還要上清風寨嗎?”
“不去了,咱們北上,去晉省!”
“啥玩意?上晉省?我說團長,咱這是海岱省,距離晉省最近都有一千裡地呢!”徐虎當即驚呼道。
“你吵吵啥啊?咱們先往晉省走,一路打聽一下,看看這份報紙內容的真實性,如果這份報紙是真的,那咱們就去投靠這個獨立團!”周衛國沒好氣的拍了他腦袋一下。
“團長!你要投八路啊?”
“八路咋了?沒看見報紙嗎?咱們部隊可以算是g府最精銳的部隊了,但也從來沒殲滅過一支成建製的鬼子聯隊,更彆提繳獲聯隊旗了,而且g府內部太腐敗了,跟著g府沒啥希望,要不然老子也不會想著落草,現在,老子隻想殺鬼子,啥都不想乾!”
“這個獨立團夠厲害,尤其是他們的團長袁斌,我真的想見識見識這個袁斌到底有哪不一樣,難不成也是黃埔出來的?”
“團長,這八路都一個樣,虎頭山這不也有個獨立團嗎?對咱們啥態度你也見著了,等咱們到那邊不還得是這個待遇?”
徐虎的話讓周衛國有些猶豫,但很快又堅定了下來,就算是調查又怎麼了?
其實調查也很正常,周衛國自己也清楚,畢竟他是g府的身份,換位思考一下,一個g府軍官,還是個團長冷不丁的就來你這兒了,你咋想啊?
之前g府和我軍之間的關係啥樣誰都清楚,調查一下也在所難免,實在是獨立團太過吸引周衛國了。
周衛國既然做下了決定,那徐虎自然沒啥意見,於是乎,周衛國和徐虎二人再次踏上了征程,一路向北,朝著晉省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