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天譴神罰(1 / 1)

推荐阅读:

雖然東傀穀奇兵的特殊能力和詭奇招數,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宋家十萬大軍抵達遼城不過三日,便全軍潰敗,是大家想不到的。

其實東傀穀頂多就有個兩三萬兵馬,教眾或許還能再湊幾萬,但那都是手無寸鐵的百姓,東傀穀倒不至於讓他們上前線。

可饒是三萬對十萬,這樣差距懸殊,東傀穀也勝得不費吹灰之力。

於是,這一日,百官議政時,宋摧顏麵無光。

“怎麼會這樣?”他直接用茶碗將探子額頭砸出血:“區區三萬人罷了,十萬兵馬都不中用了?”

探子捂著額頭,戰戰兢兢:

“大將軍,那東傀穀善用詭藥奇毒,在水源裡下了藥,將士們喝過後個個身子癱軟,全給他們綁了去……”

林嫵:哈哈哈。

今日她難得地進宮。

不是她想來,是宮裡巴巴地送來了禮,說馬上到公主壽辰,公主勞苦功高,太後給公主備下了不少賀禮,特請公主進宮一敘。

有東西拿為什麼不來,林嫵這就進宮了。

結果是太後跟她沒話說,兩人大眼瞪小眼好一會兒,宋黨就裝模作樣地來請,把她請到議事殿,參政去了。

好久沒跟群臣麵對麵,這感覺,挺懷念啊。

而這種要被坑的感覺,也挺熟悉的。

林嫵本來提起十二萬分警惕,正準備應對宋黨的陰謀,誰知聽了這麼一出,差點笑出聲。

渾身癱軟,那不是,軟身丸嗎?

宋家軍也是吃上拚好飯了,這軟身丸一顆就能放到五個人……

林嫵在看好戲,宋摧在大發脾氣。

不過,及時他怒發衝冠,但也改變不了東傀穀奇兵已經一路殺到運城的事實。

“運城怎麼輕而易舉就被攻下了?”宋摧心煩不已:“老夫不是在那裡布了數萬兵馬嗎?”

運城離京城最近,故而宋家耍了點小心機,原本該駐紮在郊外的宋家軍,被他偷渡了一部分到運城,暗中潛伏。

然而這數萬伏兵竟不堪一擊,東傀穀說乾就乾掉了?

探子回道:

“並非咱們的人不行,而是,城中不知從何時起,竟暗藏了一隊東傀穀的人,他們從內部殺起,裡應外合,運城便不攻自破了……”

宋摧聽得簡直要腦溢血。

他就不明白了,自己好不容易找找機會,從西北領著三十萬大軍返京,本以為大權在握,誰知到處碰壁?

靖王把持朝政不放,讓宋家軍一直不能進京也就算了,那所謂的護國公主,還讓他吃了好幾次癟,如今正準備大展雄風,東傀穀又給他拉了一坨大的?

為何總是不順!

但這些都是小意思,更令宋摧頭大的是,東傀穀占據運城後,利用作為萬龍河分支的小運河,形成了自東傀穀到近京的水上通道,時值萬龍河汛期,水流迅猛,可實現一日行船千裡,從東傀穀源源不斷運送人與物資抵達運城。

朝廷想乾涉吧,但萬龍河兩岸教眾遍布,大多城鎮已淪為為神鐘教的傳教地,多城甚至已經揭竿而起,東傀穀早已將整條河納入囊中。

如此布局,非年能夠做成,東傀穀的反叛之心,可見早已有之。

這麼說來,東傀穀又是何時開始滲透進大魏的前朝後宮?

簡直令人不寒而栗。

而大魏眼下最大的麻煩,則是東傀穀會妖術,鬨得人心惶惶,軍心動蕩。

“大將軍,他們東傀穀奇兵,個個都是會噴火的怪物,還會引來天火天雷,將士們嚇得根本無法與之對戰。”探子臉上浮起驚恐。

他永遠無法忘記,自己在戰場上看到天降驚雷,將將士炸得血肉模糊那一刻。

這一幕,不論誰親身經曆,都會覺得自己是遭了天譴神罰。

“東傀穀真的有神明!”探子顫聲道。

“荒唐!”宋摧這回連隔壁靖王的茶盞也搶過來摔了:“什麼神明,什麼天雷天火,都是騙人的把戲罷了,你莫要在此擾亂人心!”

探子卻伏地不起,渾身發抖:

“大將軍,小的不敢說一個謊字,那東傀穀確實邪門得很,一旦出兵便震天動地,將士們唯恐神明降罰,都無心應戰……”

宋摧不信邪,還要罵,朝臣卻已經開始交頭接耳。

“據神鐘教教眾交代,他們的神子確實就是神明使者,頗有些神力……”

“咱們派去東傀穀的臥底也說了,東傀穀聖子,神威深厚,能夠飛天遁地,福澤萬民……”

“說起來,我也有點想入教……”

啪!

靖王將一遝奏折放在桌麵。

明明是不疾不徐的動作,卻發出令人心驚的聲響,眾臣立即噤聲了。

“爾等身為朝臣,是百姓表率,不以身作則與邪教劃清界限,還在此百般誇讚,成何體統?”靖王沉聲道。

朝臣們低下頭,假裝那話不是自己說的。

那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真叫人發愁。靖王按住隱隱作痛的額頭。

而林嫵坐在下首,沉思不語。

群臣議事,大部分人都是站著的,唯有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和靖王、宋摧等有資格一坐。

林嫵算是獨一份了,還是個女子。

她才進來時,就有人鼻子不是眼睛的,嘴皮子癢想說點什麼。

不過禦史大夫馬德爽在林嫵周圍來回踱步,像一條隨時要咬人的狗,他們馬上就不癢了,一個個安分守己垂手而立。

可是皮子癢的人終究是按捺不住,眼下宋黨的眼珠子又滴溜溜轉,有人說:

“哎呀,護國公主不是從東傀穀回來嘛,應當對聖子有些熟悉,不知公主有何高見?”

另一人又附和道:

“就是就是,公主還有護國的名頭呢,真是個頗通戰術的巾幗英雄,這等事應當聽取公主的想法才是。”

一唱一和地,給林嫵戴了個高帽,擺明是想讓她下不來台。

宋黨眾臣臉上,明明白白寫著,你一個婦道人家,不過是得了聖上偏愛,封個公主名頭哄你玩兒罷了。遇上這真刀真槍打仗的事,哪敢提建議?該是你丟臉的時候了!

他們那小人得誌,欲看笑話的嘴臉,是一點也不遮掩。

可林嫵不以為意,反而是笑了一下。

“對這邪術,本宮倒有一些應對之法,隻是……”

百官皆驚愕,她竟真有法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