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瞥了洋鬼子們一眼,看向跪在地上的關老二,剛剛在外邊,他已經聽到了裡邊在說起圓明園的事情,便對關老二問道,“你是誰?”
關老二來報告的目的,就是引洋人去圓明園搶劫,然後自己趁機渾水摸魚,當然洋人拿大頭,他一個人即使用儘全身力氣也拿不了太多,但沒有洋人去搶劫,他一個人也不敢去呀。
這當然是出賣祖宗,是滿奸,但關老二連皇帝都痛恨上了,哪還顧得了那麼許多?自己先發財吧,至於國家利益雲雲,他根本已經不在乎了。
事情正進行的順利,洋大人也非常感興趣,沒想到突然間殺出幾個人,襲擊了洋大人,還詢問自己,關老二有點怕,囁嚅著不敢言聲。
這時候,龔橙對林如海淡淡道,“他要帶著英法聯軍去搶劫圓明園。”
林如海看看龔橙,問道,“閣下是?”
“龔橙。”
林如海眯了眯眼睛,上下打量他一下,然後轉頭對關老二道,“你是旗人?”
關老二茫然地點點頭,林如海哦了一聲,他想起一段曆史公案。
在曾經的曆史上,條約簽訂,英法退兵後,清廷開始追查火燒圓明園的整個過程,後來流行的說法是英國公使額爾金的翻譯龔橙獻策搶燒圓明園,隨後,這個二鬼子親自引聯軍進入圓明園,然後就有了那場震驚中外的大火。
但正史上從未有龔橙引英法聯軍搶燒圓明園的記載。
況且,1860年10月7日上午,先到圓明園的是法軍,英軍因為迷路第二天才到,如果是龔橙領路的話,不可能有迷路一說,應該是英軍先到才對。而且搶圓明園的最開始是法軍,而後英軍跟著搶奪,若有人引路,英軍會如此的高尚和紳士嗎?
還有一個說法,來自於光緒年間楊雲史在其著作《檀青引?序》中記載:奸民關某,導聯軍劫圓明園,珠玉珍寶儘出……朝廷稍稍聞圓明園之毀,禍由關某,下獄窮治,誅之,籍其產,以賜文豐家屬焉。
就是說是奸民關某領路,帶著英法聯軍洗劫了圓明園,後來朝廷殺了關某,將他所有的財產沒收,賜給了投湖自儘的管園大臣文豐家人。
但後來這個說法被禁,因為關某是旗人,朝廷不能允許滿人帶路這種對清朝不利的說法,於是變成了漢人帶路,漢人龔橙就在洋鬼子陣營裡,於是直接就把大帽子扣在他頭上了。
陷害龔橙還有一個原因,因為他是憂國憂民,受人敬仰的龔自珍的兒子。
龔自珍是諍臣名人,很得清廷厭惡,正好拿他的兒子來埋汰他侮辱他,況且,龔橙在英法公使與恭親王的談判中,對朝廷表現的沒有一點恭敬和憐惜,將帽子扣到他頭上也不冤屈。
之後還有說法,比如是清軍敗軍將英法聯軍引到圓明園的,比如被扣押的英國談判隊伍是押在圓明園的等等,但其實,英法聯軍是第二年才撤走的,兩個強盜在京師附近待了足有半年,即使沒人引路,圓明園恐怕也難以幸免。
但不管怎樣,關老二作為國家和民族的罪人,都罪大惡極。
林如海是學古玩的,當然了解圓明園的曆史,今天,謎團公案揭曉了,是旗人把兩個強盜領到圓明園的。
林如海又問了另一個翻譯方德敏的名字,然後又看了看龔橙,這是個瘦高的青年人,大概三十出頭的樣子,棱角分明,眼神銳利,顯然是個很有個性的人。他看著對方,對方也在回看他。
龔橙是龔自珍的大兒子,自幼聰明、風流、性格孤僻獨行,他師從英國人大衛·渣旬學習英文和法文,會多國語言,在洋人那裡很有顏麵,他自稱“無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而尚嬖一妾,故曰半倫”,後自號半倫。
林如海當然不了解龔半倫,但這個人身上背著的標簽是,聰明有才,但毫無民族骨氣和大義,是“漢奸、二鬼子、賣國賊”。後人說“名父之子多敗德”,說龔自珍父子一個名垂千史,一個遺臭萬年。
龔橙的事情先放下,林如海看了看一眾洋人,他從這些人眼中看到了傲慢和蔑視,哪怕是被槍口指著,這些人依然是看不起國人的。
清廷腐敗軟弱又狂妄自大,軍隊不堪一擊,經濟基礎落後,民眾思想麻木僵化,而偏偏是這樣的國家,卻擁有廣袤領土、無儘資源和龐大的財富,這怎能不讓西方列強垂涎三尺?
他們雖然是強盜,但他們自認為是文明、先進,甚至高貴的,在這個愚昧、落後的古老東方大國麵前,英法等列強充滿了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所以,此時即便被槍指著,他們並不害怕,依然是蔑視的眼光和表情,這是在他們的軍營,一會兒就會有人發現不對勁,從而過來解救。
林如海想起曆史上的火燒圓明園、列強的各種欺辱和不平等條約,再看看此時額爾金與葛羅等人的表情,當即氣不打一處來,他本來沒想這麼早殺人的,既然你們是賤皮子,非要找死,那就彆怪我不客氣了。
“我今天是來談判的,為了表明我的實力,也為了各位不要誤判自己的實力,我需要用人頭來演示一下,鐵牛,”林如海說到這,對鐵牛道,“把那兩個倒黴蛋拖過來。”
然後他又示意龔橙翻譯。
龔橙沉吟一下,便將林如海的話翻譯過去,鐵牛走過去,將剛剛被林如海用念力擊昏的額爾金與葛羅的兩個貼身警衛拖了過來,一個軍官欲待阻止,他剛剛抬起手,被葛三當頭就是一槍,子彈正中額頭,那軍官當即摔倒。
洋人們見來人真的敢開槍,居然不顧及驚動大帳外的聯軍士兵,不由地同時啊了一聲。林如海看了葛三一眼,心想這家夥夠狠,槍法也準,不愧是老匪。
一個法國人,五個英國人,都昏死過去了,鐵牛將六人並排放到一起,然後撿起自己的槍,再度對準了一眾洋人。
“躺他們身上!”林如海對關老二命令道,他都懶得問這個旗人的名字。
關老二見洋大人那邊死了人,知道剛進來的四個人不是鬨著玩,當即驚恐起來,他磕磕巴巴道,“自……己人……咱們是……自己人……”
林如海聽帳外騷動,知道是剛才葛三的槍聲驚動了附近的聯軍,當即一把拉過關老二,將他扔到了六個洋鬼子身上,然後舉起了手……
最近幾天,大清的恭親王奕䜣幾乎日日請求與英法會談,但英國公使額爾金與法國公使葛羅並不理睬,他們覺得大清還沒有痛,即便是這個國家的親王都得哀求他們,普通百姓哪有跟他們對話的資格?所以自從林如海進來,高傲的洋人一直不做聲。
此時見己方被槍斃了一人,洋人們才有所觸動,這幾個粗魯的黃皮猴子要乾什麼?又見林如海將六人並排放到一起,又拉剛才來投靠的黃皮猴子也倒下,知道大事不妙,額爾金當即喝道,“龔,讓他停下!”
龔橙當即翻譯給林如海聽。
圓明園被搶掠,最後更是被一把火燒為廢墟,誰之錯?英法聯軍的貪婪?清廷的軟弱腐敗、自不量力的妄自尊大?二者皆而有之。
清廷閉關鎖國、固步自封,百多年來,鐘華民族的種種苦難,從根源上來說,和清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滿人造就了這個民族百年的屈辱史。
但是,英法聯軍的貪婪和殘忍,以及對人類文明、對鐘華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西方列強的每一塊金子,都是血紅色的。
既然你們殘忍對待我們,那今天我們就比一比誰更殘忍,林如海聽到了額爾金的話,聽到了龔橙的翻譯,但他並不停下,舉起右手向下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