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天才鑒寶師 > 第561章 番外(十六)圓明園

第561章 番外(十六)圓明園(1 / 1)

推荐阅读:

滿清統治者入關以前在東北過著漁獵和農耕生活,氣候涼爽。入關後,他們對京師乾燥炎熱的氣候不適應,特彆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發生過火災後,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宮牆。

皇宮裡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溝水流過於平緩,幾乎成了死水,這使得皇帝們有些厭倦深囿高牆的宮廷生活,於是,從康熙初年,便開始修建園林,這種修建工程延續了二百多年。

京師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莊、北海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彙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k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麵。這裡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

早在遼代時,帝王就在這裡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代,這裡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遊人,於是一些達官貴人就占據田園營建彆墅,大片土地被一塊塊占去。

到了萬曆年間,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裡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嗣後米萬鐘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澱一勺”的意思。

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園林。

圓明園的位置在掛甲屯的北麵,距暢春園約一裡多路,即後世京大的北邊,水木大學以西。康熙時的圓明園,裡麵有前湖、後湖等,其內建有“牡丹台”、“天然圖畫”等園景。

當時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規模不能超過皇帝的暢春園,所以建景不多,名聲也不大。可後來隨著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來,在其多年陸續擴建中,終於成為有史以來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但在實際建造中大多還是皇帝的看法,不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親自指導,並創造了“燙樣”的模型方法。

“圓明園”這一名稱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禦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殿的門上方。“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

“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雍正二年(1724年),圓明園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始,到雍正十二年,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形成,擴建後的圓明園,占地麵積達到3000畝左右。每個景區內,既有莊嚴宏偉的宮殿,也有使人感覺輕鬆靈巧的樓閣亭台與回廊曲橋,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點綴其中。

乾隆帝繼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於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

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全盛時期的圓明三園,有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 以及紫碧山房、藻園、若帆之閣、文源閣等處。有“綺春園三十景”詩,後又陸續修建二十多景。

圓明園的主要建築類型包括殿、堂、亭、台、樓、閣、榭、廊、軒、齋、房、舫、館、廳、橋、閘、牆、塔,以及寺廟、道觀、村居、街市等,應有儘有。加之在園林布局上,因景隨勢,千姿百態;園中各景又環環相套,層層進深,形成了豐富多彩、自然和諧的整體美。

當時比較著名的園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齋、涵秋館、生冬室、四宜書屋、春澤齋、鳳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亭、竹林院、喜雨山房、煙雨樓、含暉樓、澄心堂、暢和堂、湛清軒、招涼榭、淩虛亭等將近上百處。

在清室一百五十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圓明園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不僅如此,圓明園內還藏有這個古老國家幾千年的、多達幾百萬件的各式、各個朝代的名貴古董,如果園林被燒還可以重建的話,但那些象征這個國家古老文化的珍貴文物,則全被強盜掠走,再也難以討回了。

林如海與胖大海、葛三、鐵牛四人出城,向城西走了不久,來到一處高崗上,林如海向西望去,隻見亭台樓閣金碧輝煌,連綿不絕,在薄霧中時隱時現,宛如瓊閣瑤台一般。

圓明園啊!想不到我居然能看見她!看見她被摧毀、破壞之前的樣子,世事也真是離奇!看見真真切切的圓明園就在眼前,林如海幾乎有熱淚盈眶的感覺。

這一大片皇家園林和裡邊的珍藏所代表的重大含義,是此時人們不能深刻理解的,隻有當她被徹底摧毀、當這個古老的國家被列強肆意欺淩、侮辱之後,當時代向前,人們回首的時候,才意識到整個民族最璀璨的明珠被焚毀掠略,無論是經濟價值還是文化藝術價值,都是難以用數字估量的。

圓明園技勇太監首領任亮步履匆匆,穿過幾個正脊重簷歇山、以黃色琉璃瓦覆頂的院落,來到圓明園內一處樸素淡雅的院子,對一名官員稟告道,“文大人,東邊高崗上有四人正在窺伺園林!”

文豐,初為內務府筆帖式,後任正藍旗漢軍、正紅旗滿洲副都統,總管內務府大臣,曾先後出任杭州織造、蘇州織造,粵海關監督。

道光二十三年(1843),偕兩廣總督耆英與英人議訂《五口通商章程》十五條。曾充崇文門副監督,署理禦藥房、太醫院事務。鹹豐十年,任管園大臣,奉命料理圓明園一切事宜。

在曾經的曆史上,法國侵略軍侵入圓明園的時候,這座龐大的皇家園林的護衛都已經隨皇帝北逃,隻剩下一些太監宮女。

十月六日當天,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在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的帶領下,同法國強盜接仗,雖然他們勢單力孤,但奮力直前、人人英勇,最後因寡不敵眾,任亮等人均以身殉職。

當晚,法國侵略軍攻占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後被贈諡太子少保,追諡忠毅。聽任亮報告有人窺伺園林,文豐問道,“是我們的百姓還是洋人?”

任亮說是百姓。

要是以往,有人這麼近距離窺伺圓明園,都會被抓捕起來,因為這是皇帝居所,但現在皇帝北狩,京師即將遭到入侵,圓明園的處境很是危險艱難,文豐隻怕洋人強盜過來,哪裡還會管什麼百姓窺伺啊?

他便吩咐不予理會,同時讓任亮準備園林防衛,任亮去了,文豐搖頭歎息,同時苦笑,大清最精銳的官軍都不是洋人對手,幾十個會功夫的太監有什麼用啊?但他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