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天才鑒寶師 > 第397章 宣德灑藍釉瓷

第397章 宣德灑藍釉瓷(1 / 1)

推荐阅读:

馮老板哼了一聲,道,“也行,不過東西要放在我的店裡,你不能帶走。”

這沒法反駁,九百萬的東西你隻付了五十萬,人家不讓你把東西帶走很正常,常坤卡巴卡巴眼睛,說不出話了,可是看馮胖子的樣子,如果把東西留下,他要是不做手腳才怪呢!

“好,我現在就借錢,老子今天一定把宮燈帶走!”常坤大聲道,隨即摟著宮燈,掏出手機就要撥號,旁邊一個年輕人突然道,“常爺,算小弟一份,我出五十萬。”

“對對對,常爺,算我一份,我出一百萬。”

“還有我……”

常坤的迷弟信徒們見他撿到這麼大一漏,當然豔羨不已,此時見自己有機會插進去一腳,紛紛踴躍慷慨解囊,一場古玩眾籌自發地開始了。

西漢長信宮燈,中國漢代青銅器,宮燈的整體造型是一個跪坐著的宮女雙手執燈,宮女和燈盤燈罩是分鑄而組裝成的。

宮女體中是空的,頭部和右臂還可以拆卸。宮女的左手托住燈座,右手提著燈罩,右臂與燈的煙道相通,以手袖作為排煙炱的管道。寬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妙地形成了燈的頂部。

燈罩由兩塊孤形的瓦狀銅板合攏後為圓形,嵌於燈盤的槽之中,可以左右開合,這樣能任意調節燈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強弱。

燈盤中心和釺上插上蠟燭,點燃後,煙會順著宮女的袖管進入體內,不會汙染環境,可以保持室內清潔。宮燈表麵沒有過多的修飾物與複雜的花紋,在同時代的宮廷用具中顯得較為樸素。

林如海看看常坤摟著的宮燈,看著麵前熱鬨的眾籌場麵,心中感概萬千,真是利令智昏,估計這些人睡一覺後能清醒過來,但此時,他們隻想上車,生怕這種好事把自己落下。

這跟高位追漲股票是一個道理,當氛圍影響情緒後,人的理智、智商便降為零,將風險完全拋到腦後,隻想著利益。什麼時候清醒了,才會想到風險和其他可能,之後便埋怨、譴責自己的弱智,甚至為當初的不理智感覺不可思議。

看了熱鬨,林如海來到東邊的櫃台前,指著一個藍色大碗,讓營業員拿過來。

室內所有人的焦點都在宮燈上、籌款上,營業員拿過大碗,放在櫃台上,眼睛依然注視著另一邊。

林如海注目看著大碗,又拿起來反複觀摩,大碗的釉色濃淡均勻,胎體厚重,拿在手上感覺手頭較重,外觀略顯粗糙,卻也因此反而顯得愈加古樸深沉。

他問道,“這碗多少錢?”

營業員隨口道,“三萬。”

當作工藝品賣,當然是能講價的,但林如海不想引起關注,也不墨跡,直接掃碼支付,這邊營業員開完工藝品的票子,另一邊眾籌已經結束了,一共九百萬,常坤付了五十萬,他的信徒們掏了其餘的八百五十萬。

眾籌期間,有信徒問宮燈到底能值多少,常坤信誓旦旦說至少上億,如果上拍賣會,能拍出更多。

“跟著常爺好啊,今天終於大賺了一筆!”有人興奮說道,其他人紛紛附和,眼睛露出激動神采。常坤撿漏大賺過,今天的種種表現也折服了眾人,還有什麼可說的?跟著常爺發財吧。

馮老板鬱悶地收到了剩餘的八百五十萬,眼睛瞪視眾人,大吼道,“還不走?以後彆來了!”

他的表現簡直就是眾人合夥撿漏最好的注腳,不少人心想,誰讓你蠢呢?居然不知道它們是一套?哈哈哈。

二十多人合夥買一件器物,這種事除了蘇拍的古玩基金,好像從未有過,銀貨兩訖後,怎麼保管倒是一個問題了。

常坤道,“這樣吧,我們到銀行開一個保險箱,跟銀行約定,必須我們所有人到場,保險箱才能打開,怎麼樣?”

眾人轟然道好,一起興高采烈離開了古玩店,林如海看了一眼嘴角微微唚笑的馮老板,也抱著自己剛買的大碗離開了品雅軒。

林如海摘下麵具,來到漢唐風,在一樓遇到辛達,辛達笑道,“大收藏家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這些日子乾嘛去了?”

“二哥,上樓來,我給你講個故事。”一路上,林如海從頭到尾品味了常坤和馮老板的局,忍不住佩服,忍不住想跟人說說這騙局的神奇。

兩人來到三樓辛老頭的辦公室,韓榮國鄧玉龍兩個鑒定師也在,見到林如海,二人親熱寒暄,韓榮國見到林如海的盒子,問道,“小林又撿漏了?”

林如海笑道,“正好,您三位給看看。”說完將盒子放到辛老頭的桌上,從裡邊取出了藍色大碗。

辛老頭、韓榮國和鄧玉龍一起觀摩林如海拿來的大碗,大碗高約十一二厘米,口徑二十多厘米,敞口,腹下漸收,矮圈足內有“大明宣德年製”青花雙圈楷書款。

看了一會兒,鄧玉龍驚訝道,“宣德年的?不記得有這種碗啊?這碗挺奇特,這釉色和胎體……我從未見過。”

“這外表粗糙的好像七八十年代生產的那種老海碗,嗬嗬。”韓榮國笑道。

辛達對林如海笑道,“你用多少錢買的?”

林如海道,“三萬。”

韓榮國鄧玉龍都看不出所以然,幾個人便看辛老頭,老頭回身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舊書《瓷器大全》,翻了起來,半晌,他看著林如海激動道,“莫非是宣德灑藍釉瓷?”

林如海點點頭,道,“我看像。”

今天撿漏這個宣德灑藍釉瓷碗,林如海終於顯露了一點科班出身的優勢,和韓榮國、鄧玉龍一樣,他從未見過這種碗,但他上學時候在書上知道這種瓷器的存在,而即使天分很高、半路出家未受過係統學習的韓、鄧二人,卻完全不知道宣德灑藍釉瓷。

即使是知識經驗廣博的辛老頭,也要翻書才能知道是什麼東西。

在明朝製瓷業的曆史上,有一種顏色釉瓷器,雖係出名門、為宮廷禦用窯廠燒造,卻一直不像它的其他“夥伴”那樣受到追捧,它就是極為罕見的灑藍釉瓷器。

人們對於灑藍釉瓷器認知度不高,不是因為其不夠珍貴,恰恰是因為它的存世量太過稀少,難得一見,才使得人們對它的認知有限。

灑藍釉瓷器屬名貴窯器,於宣德時期為景德鎮所創燒,之後不久便停燒了。因其在淺藍底上有水跡般的深藍色斑點,猶如灑落的藍色水滴一般,故稱“灑藍”。

灑藍釉製品的燒製工藝較為特殊,首先上白色釉,在燒成的白釉上用竹管蘸藍釉汁水,吹於器表,於是形成了薄厚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餘白釉底如同飄落的雪花,也因此,灑藍釉又被稱為雪花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