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宗族事畢,薛虹斷後患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宗族事畢,薛虹斷後患(1 / 1)

推荐阅读:

薛虹在整理卷宗之時,忽然發現,裡麵有一部分耕地的買主居然都姓薛,而且這些人都居住在族地附近。

“這是……”

薛虹眉頭緊蹙,心底隱隱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

次日一早,揚州知府照舊過來向薛虹稟報揚州事務,兩人相談甚歡。

揚州知府年約五十上下,看起來和和氣氣,一副吃虧是福的樣子,但卻是一個實乾派。揚州府地方的一些小的積弊還有小問題,基本都得到了解決。

至於大的問題,那就不是一個小小的地方知府能解決的了。

“下官今日真是大開眼界。不瞞大人,此前下官等還以為大人年輕,或於治理地方上經驗略有欠缺。

今日請教方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昔日甘羅拜卿之才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薛虹麵對揚州知府的誇讚沒有任何的反應,臉上依舊是公式化的微笑:“本官也不過是借先人智慧罷了,紙上談兵。

若要真論起治理地方的經驗,本官恐怕還不如咱們揚州府隨便的一位同知、知縣呢。

知府大人,本官昨夜查看了卷宗,衙門處理的結果不錯,既妥當,又不失公正。隻是……本官在卷宗中看到了一部分薛姓的買家,可是本官的族人?”

“哈哈哈哈!大人千萬不要誤會,這些的確是大人您的族人,隻不過都是合法的買賣,既非強取豪奪,亦非強買強賣。”

薛虹眼底有一絲絲微光閃過,心中已經了然……

……

春風料峭,日光微熹,溫暖的光芒透過薄厚不一的雲層打在大地之上,阡陌交通的田野上,隻黃狗成群結隊的嬉戲打鬨。

村莊屋舍整齊,儼然一副人丁興旺,團結一致的模樣。

村莊中不時傳出犬吠聲、雞鳴聲,以及朗朗讀書聲。

學堂外,一名須發皆白,臉上戴著一副老花鏡的老舉人,坐在學堂門口的一處枯木樁子上,拄著拐杖閉著眼睛聽著學堂中稚嫩的讀書聲,不時跟著搖頭晃腦背上幾句。

這正是薛氏一族的老族長。

“太爺爺!!太爺爺!!爹讓我告訴您,城裡衙門傳來信啦,說咱們家的薛爺爺從京裡回來啦!!現在都到家啦!”

一名四五歲的女童屁顛屁顛的從不遠處跑過來。

薛舉人聽到動靜後連忙起身,向著孩童走過去:“老夫的心肝啊!跑慢點!!可彆摔嘍……”

啪嘰!!

打扮的和年畫娃娃一樣的小家夥不小心摔了一個五體投地,抬起頭來,圓溜溜紅撲撲的小臉上已經沾滿了灰塵。

薛舉人嚇的連拐杖都扔了,趕緊過去抱了起來:“讓老祖宗看看,摔沒摔壞??我看你爺爺、你爹這兩個小兔崽子是欠收拾了。

怎麼讓你一個人出來報信呢?真是該打!!”

小女娃雖然摔了個四腳朝天,但不以為然,伸出小短手,拍了拍衣服,然後用牙都沒長齊的漏風的小嘴快速的又說了一遍。

“太爺爺,爹說京裡的爺爺回來啦。現在就在咱們家!”

薛舉人聞言一愣:“京裡的爺爺?哪個??”

“就是那個探發啊!這位爺爺看起來好年輕,好漂亮啊!”

薛舉人顧不得拐棍,抱起小女娃就開始向著家的方向衝刺。

……

薛舉人家的正堂內,薛虹坐在右手上位,左邊是薛舉人的兒子。

兩人正就著薛家的變化,自己這幾年莊稼的收成聊的熱火朝天。

“咱們家的探花郎回來啦!!?人呢??”

薛舉人一進門,便看見了坐在上位右邊的薛虹。

但見此人須發烏黑光亮,滿頭烏發束於烏紗帽內,頭頂腦子上的那塊玉飾更襯的人如玉石。

嘴唇微抿,一副客氣模樣,但卻紅潤,眉眼柔和,笑時讓人如沐春風,不笑時又自帶濃烈的上位者的氣息。舉手投足間儒雅風流、華貴大氣。

薛虹見狀起身上前主動攙扶:“族叔,久見了。

一直以來因公事在身,不曾回過族中。如今也是借著公差的機會才能回來看一看。

是以未曾來得及提前通報,還望族叔不要怪罪。”

薛舉人看著麵前的薛虹,激動的幾乎說不出話來。

看見沒有!!看見沒有!!這是俺們老薛家的孩子!!瞧瞧什麼叫讀書人!!

你們這個家裡出個秀才,那個家裡出個舉人的!

吹牛逼呢!這叫探花!你們誰家裡出過?城裡人咋滴?城裡人你們家裡也沒有!!!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景……”

“族叔還像信中一樣,稱呼我為景瑜便是了。”

“好好好!景瑜你不知道,自從你考上探花之後,咱們族裡也沾了你文氣的光,這十多年裡出了一個秀才,好幾位童生了。

這不,今年又有幾個童生的孩子要下場,保不齊族裡就又多了一個秀才了!”

看著老族長激動的模樣,薛虹心底一陣好笑,但又能理解。

對於薛老族長而言,家族興旺,或許就是他這輩子最渴望的成就吧。

“那個有慶啊!彆傻坐著了,吩咐你媳婦去殺隻雞,再買條鯉魚回來……再去城裡買兩壇子好酒!!

對了,再去祠堂裡準備一下!景瑜回來了,要開祠堂,讓祖宗們瞧瞧咱們薛家的好兒郎!!

景瑜啊,回來都回來了,要是不耽誤公事的話,今天就在族裡留一晚上,明天再走,如何?”

薛虹沉吟片刻,唇間勾起一抹笑容:“如此,便叨擾族叔了。”

“唉!唉!唉!不叨擾,不叨擾!”

“叔父,今日侄兒回來除了祭拜先祖外,還有一事,詳情聽說……”

薛舉人聽罷後,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氣衝衝:“還有這樣的事情?!這群鼠目寸光見錢眼開的家夥!!景瑜你不必擔心,此事今夜老夫便給你個交代!

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群兔崽子拖累了景瑜你!”

見自家老族長如此深明大義,薛虹也倒鬆了一口氣,準備許多的話反而省下了。

“叔父,侄兒雖是京官,可到底年輕,不過是仰仗陛下厚愛,以及祖宗庇佑罷了。

到了如今這個位置,嫉妒也好,羨慕也罷,盯著侄兒的人數不勝數。盼望我從上麵跌下來的人更是不勝枚舉。

行差踏錯一步,便是萬劫不複。

若非族中有叔父這般明事理的長者,必要之時侄兒甚至打算分族另起一脈……”

“景瑜不可!!事情還沒到這般田地!”

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薛虹自然不會另起一脈。

薛氏本就是小族,如今薛虹身處高位,突然自起一脈,難免有不好的流言蜚語產生。

薛虹從懷裡掏出兩張銀票,俱是一千兩的麵額:“叔父,這裡是兩千兩的銀票。便放在族裡的公賬上吧。

凡族人所得偏財、快財及歪財等,還請叔父勒令其儘數還出去。

還請叔父規定,凡在族學進學,享受公賬補貼、救濟的生員家中,人均田畝不得超過二十畝。

此外,對於還請族叔重新修撰族歸,以此約束族人,整頓族風。”

“這是自然。”

當日夜裡,薛虹同薛舉人根據老版族規,又增添了幾條。

於個人:

小事勿糾結,大事必三思;言語需謹慎,出口留三分;事以密成,言以泄敗;‌貧莫斷書香,貴莫貪賄贓;‌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處高思退,落穀唯攀

於家庭:

娶妻娶惠,勿娶財顏,嫁女擇賢,莫戀富貴。

長幼尊卑有序,卻不可愚孝。家貧仰宗貧,家富惠宗族。開義塾、置公田,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家有餘慶者,需歲資饑貧,以修德養福享,如此方可使子孫行事得福用。

於國家:

執法如雷,守法如山,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為官時懷仁慈一念,百姓受惠十分。

利在己身,雖千斤之重甚謀。利在天下,雖毫厘之差必較。

廟堂之高,不正難處。草堂雖低,行臥逍遙。

大智興邦,常集眾思廣議;大愚誤國,應明辨是非。

富貴傳家,三代而止,詩書傳家,五代有終,耕讀傳家,十世有餘,道德傳家,曆百世可存也。

今草創家訓族規,凡後世兒孫務必遵守。若有良言亦可後附於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