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時分,交泰殿內,隆慶帝正摟著尹皇後睡的正香。
自從把擔子扔給兒子後,隆慶帝越發的覺得不用加班的世界是如此美好。
本來深夜還要批改奏折的隆慶帝,如今亥時一刻就可以休息了。雖然還是要起大早去上早朝,不過再忍幾個月,等退位就好了。
“陛下。陝西、山西兩省有急報送到。”
一位中年太監手中捧著加急的折子低著頭跪在床前輕聲彙報著。
而躺在最裡麵的隆慶帝聽到聲音後瞬間睜開了雙眼,掀開被子小心翼翼的越過尹皇後坐在榻邊,示意太監將折子給他。
隆慶帝麵色如常翻開折子,一目十行,快速在上麵掃過:“果然啊,先澇後旱,蝗災立現。對了,現在是什麼時辰?”
“回陛下,醜時二刻。”
“給朕更衣,擺駕禦書房,另外立刻派人去把宮中有關蝗蟲記載的史料通通整理,然後給朕送到禦書房去。
對了,讓人給朕上些熱粥來。朕在禦書房用過了直接上朝。”
……
“臣等叩見陛下!”
“眾卿平身。”
“謝陛下。”
薛虹本以為今天和往常一樣,聽百官扯會皮、禦史們衝一衝業績,然後再討論一下胡宗憲、戚繼光班師回朝後的賞賜,就直接退朝各自去部門乾活了。
“諸位愛卿,這是昨夜陝西、山西兩省的急奏。果然和民間諺語一樣啊,先澇後旱,蝗災立現。
現如今兩省十餘州縣都已經開始出現規模不小的蝗災。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林如海從人群中站了出來出聲道:“起奏陛下,臣以為,蝗災既成,非人力所阻,能做之事不過儘力挽救。
當務之急是要做好三方麵的準備。
第一,立刻命地方官員組織百姓、府兵捕殺蝗蟲,極力挽救,並在未受災的地方搶收糧食。
第二,立刻調運糧食,準備賑災事宜。
第三,請陛下降旨祭天,以安民心,並派禦史監察地方,以防有小人借機生亂。”
隆慶帝點了點頭:“愛卿所言甚是。”
嚴唯忠也立刻站出來提議道:“臣亦附議。隻是萬民愚昧。近年本就天災不斷,今又生蝗禍,恐怕祭天也難以安撫萬民呐。”
隆慶帝呼吸聲明顯重了一些,沉吟片刻後:“朕會降下罪己詔,以昭告天下、百姓。罪在朕身,與萬民無關。”
“陛下,臣有本奏。”薛虹聽到隆慶帝要下罪己詔徹底坐不住了,連忙站了出來。
“準奏。”
“陛下,臣愚見以為。蝗災非人禍,乃是天災。是自然之像,與人何乾?
陛下在位期間,為了朝廷、為了天下百姓宵衣旰食夙興夜寐,諸位大人有目共睹。
親賢臣、廣納言、輕刑罰、減賦稅更是聖君之能。
蝗災有罪,罪在天侯,與陛下何乾?
今聖朝設新政、改漕開海、遠征蠻夷數戰數勝,民心所向,國運昂揚。
陛下若是降罪己詔,恐會影響朝廷之威嚴、削減百姓之信心。大好局勢,有淪喪傾覆之危。
是以,臣煩請陛下三思。”
這道罪己詔一旦降下,隆慶帝的功績可能會被史書抹平一半。
並不是說罪己詔不行,恰恰相反,罪己詔是個非常好用的手段。
玩的好可以收攏民心,安定國家。
可現在問題是,連年天災和隆慶帝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啊!!而且現在是新法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刻。
如果隆慶帝降了罪己詔,那也就是變相的承認了自己的過錯。後續什麼罪名屎盆子就都可能扣在隆慶帝頭上。
比如:皇上無福民遭難;當今聖上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所以老天降災。
又或者:當今聖上得位不正,所以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後麵可能就連隆慶帝弑父殺兄這種謠言也會漸漸生起。
還是那句話,可以相信百姓的力量,但不能盲目相信他們的智慧。
這個時代的百姓沒有分辨謠言的能力。
本來隆慶帝在位時期,對地方官員就狠。動不動就是殺!
現在好不容易抓住機會了,雖然不敢明目張膽造謠,但他們可以放任流言傳播啊!!
到時候新法能不能繼續下去都是未知數。
一旦被地方官員抓住機會,裹挾民意,動搖朝廷根本。
那薛虹這十年做出的所有努力,還有隆慶帝登基二十餘年的功績瞬間會被抹平!
一位老禦史嗤笑了一聲:“薛大人還是年輕啊。當務之急是平息民意,你反對陛下降罪己詔,難道有更好的辦法?”
薛虹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朗聲道:“民意如水,流言為波。
擊之,則漣漪陣陣不斷;觀之察之,則瀲灩漸平。流言的根本在於蝗災,蝗災解,則流言不攻自破!”
嚴唯忠花白的眉毛動了動,側目看向薛虹:“薛大人此言未免太過輕率了?若是不去遏製流言,任其傳播,會引發何等的後果?”
薛虹不卑不亢,先是對著嚴唯忠拱手彎腰一禮,隨後繼續道:“滅火滅其根,撅水撅其源。
流言是一顆種子,蝗災就是它的土壤。隻要解決蝗災,那流言自然也就沒有成長的機會。
晚輩可從未說過任由流言肆虐,隻不過,防民口,不該甚於防川。
讓百姓說話,天不會塌下來的!
若是如此的話,不過是抱薪救火,掩耳盜鈴。
流言是聽不見了,可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如之奈何??”
說完這些後,薛虹撩起衣擺,手持笏板跪在殿上:“陛下,臣願請命,至災區坐鎮,幫助地方鎮壓蝗災。若無成效,願受責罰!”
偌大殿內,隻餘清朗鏗鏘之音回蕩。
文武百官在這一刻瞬間寂靜無聲。
因為他們仿佛在薛虹身上,看到了昔日朝中公認的頂梁柱,黃錦黃老大人的身影。
隆慶帝看著下方的薛虹,眼底一時恍惚,下意識抬手向前伸去,隨即又反應了過來,立刻收斂情緒,臉上重新揚起笑容。
看看!!這才叫朕的學生!朕的女婿!!
“說的好!!既然如此,朕加你為兩省賑撫節度使,調兵符,兩省府兵儘歸你調遣。
朕記得曾經賜過你一枚扳指。可在手中?”
薛虹抬起右手,扳指赫然在手上。
“好!景瑜你持此扳指,凡賑災期間,有地方官員抗命不遵,或是陽奉陰違,五品以下,先斬後奏!五品以上,有權先抓後查!
京城正四品以下官員,由你挑選助你賑災!”
“臣,恭領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