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清泥海船塢開建

第二百九十六章 清泥海船塢開建(1 / 1)

推荐阅读:

翌日清晨,薛虹早早的起床進行一如既往的晨練,忽地聽到府外傳來陣陣喧嘩聲。

一開始還很小,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聲音越來越大,仿佛整個京城在這一瞬間從沉睡中蘇醒了過來。

一旁的紫鵑捧著毛巾,臉上露出幾分膽怯之色。

薛虹一邊拿過毛巾擦汗,一邊道:“不必驚慌,許是朝鮮那邊大捷的消息傳到了。

派人去府外看看,另外府裡一切如常,告知眾人不必驚慌。”

本朝可不是歪脖樹戰神的那個大明朝。

現在拱衛京師的,是吃飽喝足滿餉,還經過篩選裁撤的精銳部隊。

總計三大營,四十七衛,將近三十萬兵馬!

而且京營直屬隆慶帝、太子統轄,就算天降闖王,讓他領一百萬流民都不可能打的過如今的京營。

也就是說,現如今的京城,非常安全。

既然不是壞消息,那就隻能是好消息了。

算算時間,胡宗憲、戚繼光水陸並進開戰,已經一個多月了。時間也差不多了。

紫鵑見薛虹麵色如常,驚慌的心情也瞬間平靜了下來。

這是薛府裡麵所有人的常識,隻要老爺說沒問題,那就一定沒問題。

“對了,吩咐廚房,今天蒸一些蛋羹,嫩一些,夫人昨日提過一嘴。

我要去宮裡一趟,老夫人、夫人問起來,你就如實回答。中午之前我便回來。”

“是,老爺。”

薛虹待汗消了些,呼吸也徹底平複,便來到偏房沐浴更衣,穿上補服,掛上玉佩,戴上冠帽,在前廳靜侯。

果不其然,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個小黃門便騎著馬飛速的趕來,傳遞召薛虹進宮的旨意。

薛虹一邊命人招待小黃門,又命人拿了些碎銀子謝他,這才騎馬直奔皇宮。

……

乾清宮中,隆慶帝、太子父子二人坐在一張桌案上用著熱粥。

隆慶帝的臉上明顯帶著喜色。

眼看著要退位了,東瀛非要送點功績!這屬實是沒辦法!太客氣了!!

雖說隆慶帝已經對身後名沒那麼執著了,但誰不想讓後世子孫以自己為榮呢?

隆慶帝覺得吧……雖然自己殺官員殺的狠,但也沒到太祖那種程度。

再說了,自己設新法、清田畝、整吏治、收九邊、護民生、一策平草原,輕徭役、薄賦稅。

在位期間又降東籲、破東瀛、收呂宋。

文帝這個諡號……似乎,還有點希望??

這麼想著,隆慶帝今天的胃口似乎都好了些。

往天隆慶帝隻能吃五六個拳頭大的包子,加上兩碗肉粥,今天吃了八個,又喝了一碗肉粥一碗銀耳羹。

隆慶帝:◦˙▽˙◦臨到退休,居然又刷了一波戰績,開心!!

“父皇,朝鮮王那邊……咱們該怎麼辦?”

隆慶帝擦了擦嘴,將碗放下,做思索狀:“朝鮮王?什麼朝鮮王?……哦!!你說的是忠明侯吧?

還能怎麼辦,賜宅賜莊田,在京城養老吧。”

太子也早就不是當初的小白花,跟著點了點頭:“兒臣明白了,明天早朝上忠明侯就會自願獻土歸附。屆時文武百官均可以作證。”

隆慶帝拿起帕子擦了擦手,笑道:“老大,你還是太拘泥於形式了。作證與否並不重要。

百姓們從來不怕國家打仗,怕的是國家打敗仗、打敗家仗!朕做事從來不需要誰作證,更不需要誰理解。

明天早朝,設朝鮮為朝南、朝北二省,分彆設承宣布政司、都指揮使司。”

“兒臣遵旨。”

一個小太監來到夏守忠旁邊耳語,夏守忠躬身道:“陛下,小薛大人來了。”

“讓他進來吧。”

“是。”

乾寧宮外,薛虹雙手垂立,站在殿外,四周是數不儘的明崗暗哨與侍衛。

薛虹曾經聽過一個笑話:皇帝為中心,半徑一百米範圍內,暗衛的濃度比空氣中2都t高!

這種情況下居然有宮女能和皇帝偶遇,甚至是撞上!

彆說宮女了,就連薛虹,如果沒有隆慶帝的旨意硬往裡闖,分分鐘和25條悟一個下場。

還有那些寫偷聽皇上秘密的,都是什麼腦子能想出這種劇情。

就在薛虹頭腦風暴之際,一個小太監出門,彎腰行禮道:“薛大人,陛下相召,請。”

薛虹麵帶微笑拱手一禮微微點頭:“有勞公公。”

僅僅隻是一禮,對麵的小太監眼底便多了幾分笑意,連忙道:“大人客氣了。還是快隨奴才來吧,彆讓陛下等急了。”

薛虹在小太監的帶領下,進了乾清宮,七拐八拐,來到了一處殿內。

隻見隆慶帝和太子正坐在裡麵說著什麼。

薛虹邁步進入,行禮道:“臣薛虹,叩見陛下、太子殿下。”

“景瑜,以後私底下就彆那麼麻煩了,夏大伴,賜坐。”

“臣,謝陛下賜坐。”

雖然隆慶帝不止一次說過私底下薛虹就是他的學生兼半個女婿,以後免去行禮。

可薛虹隻要見到隆慶帝和太子,從來沒有失了半分禮數。

這種東西,隆慶帝人家可以說,你也必須感恩戴德,但不能真的去做。

否則就不是真性情,那是有取死之道。

“景瑜,胡宗憲、戚繼光兩人已經將登陸朝鮮的水陸二十萬倭寇儘數剿滅。

你覺得接下來,咱們是否可以趁熱打鐵,一舉拿下東瀛?”

薛虹微微垂目,思索片刻後這才開口道:“陛下、殿下容稟。臣以為,至少今年不宜動兵。

此時已至六月末旬,若要繼續動兵必定需要重新準備後勤補給。

待萬事俱備之時,恐怕便是八月。

而曆來夏末秋初,海上易起大風。此刻跨海用兵,風險委實太大,恐有全軍覆沒之風險。

昔日蒙元之時,元祖曾派兵爭討東瀛兩次。於第二次過程中遇到大風。

初討,十一月,至竹島、遇風,船多壞。再討:八月,諸將未見敵,喪全師以還。”

其實第一次忽必烈打東瀛,隻能算是試探,準備不充分。依舊殺上東瀛本土按著對麵爆錘。但最終還是因為準備不充分,失敗了。

等到第二次,好不容易準備充分了。好家夥,倒大黴碰上台風了!全軍覆沒!!

也正是這一次,讓東瀛舉國上下開始膨脹,誕生了不該有的想法。

東瀛:我……我這是天上有人罩著嗎?這是t神風啊!!難不成,我們東瀛是神國,有天佑?

說起來東瀛也確實有點t狗屎運,後世二戰那幾場關鍵性發家戰爭,但凡蘇聯和大清沒出問題,隨便一個都能揍死他!!

誰都沒想到,這麼一個動不動就梭哈的賭狗,居然真讓他一連梭哈成了好幾次!

但凡有一次梭哈失敗了,東瀛也就徹底完了。

事實證明,對待賭狗就得碎其牙,斷其肋,狗腰子也得踹稀碎!

直接小男孩和胖子伺候著!

隆慶帝聽了薛虹的話,皺著眉沉思良久,最終還是歎息一聲:“也罷。二十萬的精銳,對於東瀛而言沒有幾十年不可能那麼容易恢複的。

這個彈丸之地,還是留做太子登基後立威之地吧。”

太子連忙起身道:“兒臣必不負父皇所托,揚我大明國威。”

隆慶帝伸手示意太子坐下:“你看,又急。你和景瑜還年輕著呢。東籲、身毒、草原,有的是機會。

不過朕還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見一個納草原、收東籲、克東瀛的大明。老大,你身上的擔子不輕啊!

大明有了如今的局麵,是朕和諸位愛卿耗費心血穩固下來的。

能否更進一步,就看你們這一代人了。

行了,你們兩個想聊的話,去太子那聊。朕去後麵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梓童去!”

……

“景瑜,清泥海的船塢已經開工,初步的營地已經建造完畢。你覺得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動工?”

“不急,殿下。三年之內,臣會獻上一艘真正於海上無敵的船隊給殿下!”

“哈哈哈哈,景瑜,你說的話孤向來相信。不過……

孤在考慮,北邊的奴兒乾都司也該複設了,後金距離孤的船塢太近了,孤有些不太喜歡。”

“那……殿下您的意思是……”

“先看看草原的情況如何吧。說實話,若非這塊土地過於雞肋,父皇早就動兵徹底鏟除後金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