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大軍還在集結的過程中,薛虹便已經準備妥當,為薛母、林如海、黛玉分彆留了家書。
甚至就連遺書,也早早的準備好了,通通放在朱煇那裡,戰場上刀劍無眼,南地又有蛇蟲鼠蟻,毒瘴彌漫。
哪怕薛虹的身體很健康,也難保不會出什麼問題。
薛虹先是向太子求了幾個錦衣衛,令其在雲南省境內,四處重金聘請懂得草藥的醫師以及常年混跡山林的獵戶。
除此之外,薛虹還安排人手,將大量的大麥以及一些豆子磨成粉,加入鹽巴放入鍋中炒熟後,製作成炒麵。
因為作戰的地方是大明邊境,甚至有可能要進入緬甸東籲境內作戰,且明軍人數上可能處於劣勢。
在沒有站穩腳跟,先鋒部隊沒有開辟出絕對安全的營地前,最好連生火做飯都不要,直接食用炒麵,如此一來,便可以減少被發現的風險,節省了埋鍋造飯的時間,加快了軍隊轉移的速度。
大部分人對於這個時期行軍打仗糧草運輸困難程度都沒有個準確的認知。
孫子兵法有雲: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裡,百姓之費,公家之俸,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翻譯:十萬大軍,出征千裡之外,沿途光是糧草運輸,就要影響七十萬戶百姓不能生產。
古代一戶五~十人計算。哪怕按照最少的一戶五人計算,那也要整整三百五十萬人!
糧食的損耗更是十倍起步,想運一萬石糧食到前線,不付出十倍二十倍的糧食根本不可能。甚至更多。
所以兵法才說: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
麵對這種情況,薛虹優先選擇了漕運,因為走陸路太費時間,也太耗費人力,損耗糧食了。
薛虹將京直隸、山西、山東、河南府庫餘糧,由運河調轉至江南省,而後走長江水道,過湖廣,入四川。
當然,四川和湖廣之間的江水落差大,且水流湍急,水道複雜,不可能一帆風順。
所以薛虹選擇加急下令,派遣官員立刻下四川督造屯糧之處,以及勘察、征調、采買四川的糧食。
薛虹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征求了海瑞的意見後,將其暫借了過來。
海瑞雖然很倔,但絕對不傻,甚至極其聰明,有他在,理清地方的瑣事應該不成問題。
薛虹準備將糧草,運轉到四川,作為初屯,四川水係發達,運到雲南不費太多的時間力氣,在這裡建造初屯極其安全。
至於後續運輸,到底是經赤水,還是走永寧河還要看具體情況。
除了監督地方,清查府庫外,薛虹又給四川地方下達了任務。就地督造推車獨輪車,以便運糧。
因為薛虹知道,雲南多林地、山路,很多地方馬匹難行,狹隘之處,隻能依靠人推車的方法運輸糧草。
且這個時代的推車,行駛在破路上,行百裡,磨損便十之六七,也算是消耗品的一種,大量準備,有備無患。還有麻袋等等……
薛虹這邊人還沒出京師,命令已經一道接著一道發下去了。
還有諸多細節,薛虹也一一下令安排,且請隆慶帝派遣錦衣衛,沿途進行監督,以免有中飽私囊,或大發國難財的家夥。
隆慶帝直接給了薛虹權利,隻要你有道理,七品以下官身,無奏可斬,先斬後奏,有貽誤軍機者,薛虹有權請奏滅門屠族。
結果這權力剛剛下發給薛虹沒多久就用上了,工部一小官,怠慢薛虹的命令,在監督炒麵之時,貪圖省事,偷工減料,致使近千石的炒麵半生不熟。
並且還暗中偷偷克扣糧食,私下販賣。
直接被薛虹抓了典型,八品的官員被薛虹持劍親手斬於人前。
一開始等著看薛虹笑話的人,全都懵了,尤其是王子騰眾人。
在他們看來薛虹隻不過是拿著筆杆子,動動嘴皮子的書生,又沒打過仗,第一次接觸戰爭,隆慶帝就給了他監督糧草的重任,肯定得出樂子。
結果薛虹非但沒有手忙腳亂,反而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物資采買、運輸、儲存、損耗、監督,以及運輸時間的計算,還有備案等等,彆人能想到的,沒有想到的,薛虹幾乎都做了安排。
就連林如海也忍不住為之側目,自己這個弟子還真會啊??這好像不是自己教的吧?
林如海也教導過一些後勤運轉之事,可卻沒有這麼細致啊!
太子是又喜又愁。
喜的是,自己父皇留給自己的不是ssr,這t是一張ur!!有可能還是絕版ur!
愁的是,現在這張ur卡還沒滿級,自己還沒爽呢,就有變成體驗卡的風險。
薛虹臨出京前,太子多次過來探望薛虹,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
盧象升作為先鋒大將,先領一百親軍,以及三千京營抽調的精銳,直下雲南,又領了五千府兵,先奔赴雲南與東籲邊境進行勘察、探路。
先鋒大將的作用並不是直接與對方交鋒,而是負責勘測地理、調查水勢、刺探敵人蹤跡、動向,以及給後麵大軍做人肉偵查,趟埋伏的存在。
所以這種情況下,先鋒部隊的機動性、隱蔽性就尤為重要。而組成先鋒部隊的,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古代沒有後世那麼方便的科技,打仗前的信息來源除了大後方的調查外,就是先鋒部隊的勘測。
這個時候,薛虹弄出來的炒麵就剛好派上用場。
盧象升引軍一路飛速挺進,而後又借助薛虹聘請的經驗老練的獵戶,在邊境迅速的開始測繪地圖,記錄道路,清理荊棘,開辟營地,為後麵大部隊的到來做準備。
盧象升采取兵分兩路的策略,本人引領兩千京營精銳,繼續往邊境處徐徐深入,進行探測、繪圖、刺探。
而五千的雲南地方府兵,則交給副將統領,在距離邊境百裡的地方,進行紮營,擴大營盤,準備接應後代的大部隊。
而此刻的薛虹,也已經乘船親臨四川境內,坐鎮成都,在檢查確認糧草數目、質量無誤後,再次順赤水而下,直入雲南。
至此,被後世載入史冊的,譽為天花板級輔助大爹,大明首輔薛虹的首秀,正式開啟!
(欠一更,老規矩,還兩更!!明天還是四更!!今天有事出門,不好意思,年底事情多。今天少了大家一更。
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