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風華首輔 > 第一百九十七章 論三流兵種象兵與一流火器兵種

第一百九十七章 論三流兵種象兵與一流火器兵種(1 / 1)

推荐阅读:

隆慶帝執意要戰的消息傳出後,不少人持有反對意見,紛紛不理解。

明明可以避免戰爭,為何要如此不智?

並不是隆慶帝逞一時之氣,而是他根據密折判斷,東籲的野心不會因為和親而停止的。

人家把兵馬都屯到雲南邊境了,不會有人以為這是過來迎親的吧?

與其把臉送讓人白白打一頓,還不如直接開打,這場仗是躲不過去的。

而且大明不是沒有糧餉去打這一場仗,隻是大明目前就如一張拉到極限的弓弦,如果一處有了破綻,很可能引起連鎖反應瞬間崩潰。

既然這一仗無可避免,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兵者如棋,寧失一子,莫失一先。

這一仗是隆慶帝賭命的仗,不過不是賭大明的命,賭的是自己的命。

打贏了,一切都好。如果打輸了,那隆慶帝就會瘋狂一把,把該帶走的全部帶走,一塊下去,然後立刻傳位給太子,洗牌重來。

……

“請大人放心,虹必定全程聽候大人調令,不致使後勤不通。”

薛虹對著坐在上首的孫承宗躬身一禮。

孫承宗對於薛虹這個後輩可是眼饞了很久的,現如今終於落他手裡了。

孫承宗溫和的笑道:“哈哈哈哈。景瑜言重了,老夫今日請你來是希望同你打探一些蠻夷象兵以及其他諸多瑣事。

老夫知你有走馬觀碑,博聞強記之能,不想你居然連東籲之事也有所了解。來,請坐。”

“謝大人。”

“景瑜,先說一說暹羅的折子裡提到過的使士兵不懼疼痛的神藥吧。”

“回大人,此物與我華夏一直用於醫藥的阿芙蓉本質是同一種物質。

必須適當服用之下,可以止咳止痛。可是一但過量,便有成癮之危害。而吸食的危害,更甚於服用。

此物用後一段時間,確實可以讓人看起來龍精虎壯,但卻不過是空運河車,透支人的精氣神罷了。

下官建議,大人若在正麵戰場上遇到了這些用過藥的士兵,不可正麵硬碰硬,且戰且退。待藥效一過,這些人不過是待宰的羔羊,毫無反抗之力。”

這次戰爭中,隆慶帝調動的隻是南部的府兵,算不得大明的精銳,根據薛虹估計,戰損一旦達到十分之一,就得崩潰。

所以千萬不能和那群癮君子硬碰硬。

這破玩意可以理解為另類的興奮劑和止痛藥。隻不過不是無副作用的,扣的是血條上限。

孫承宗又向薛虹詢問起了象兵的情況。

其實這個破玩意吧,華夏古代曾經也用過,隻不過由於氣候原因,還有從性價比來說,這玩意純屬三流兵種!

大象,乍一聽是皮糙肉厚,陸地巨獸,古代坦克,在冷兵器時代所向披靡。

可實際上的大象:社會性動物,難以馴服、膽子小、報複心強、且巨能吃、怕冷。

大象這玩意,除了看起來大,能充門麵外,從兵種的角度來說,全是缺點。

戰爭講究戰線拉鋸,以及頻繁調動,兵貴神速。大象的體型以及所需糧草注定這東西隻能在棲息地附近活動。一旦到了北方,凍也凍死了。

最重要的一點,大象極度膽小。

薛虹給孫承宗的建議是,帶上足夠的火器,隻要聲音夠大,不求一擊能打死大象,隻要能驚嚇到大象就足夠了。

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鑄造一部分鐵蒺藜,在和象兵對壘的情況下布置在陣前,防止大象發狂的情況下向前衝。

以大明現在的火器,足夠做到上述的要求了。

畢竟這會兒的大明什麼神火飛鴉、猛火櫃、三眼銃、五雷銃都已經造出來了。

無論是曆史上的明朝,還是本朝,對於火器都是很重視的。

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

原本的曆史上朱棣更是建立了世界最早的成建製的全火器軍隊,神機營。

本朝太祖更是曾說過:“此物來日必將大行於天下遠勝弓弩,後世子孫不可荒廢此物,受製於人。”

因此本朝的火器發展受時代限製,以及經濟限製並未取得劃時代性進步,但至少在實際應用上種類還是繁多的。

原本的曆史上之所以華夏火器發展停滯,最主要原因有兩點:華夏本土勢力太強、大賠款國閉關鎖國故意不發展火器。

先說第一點,哪怕是大明晚期,北方給大明的壓力也並不是很大,除了瓦剌留學生期間大明和北方發生過大規模作戰,大部分時間大明還是很安逸的。

更何況北方是遊牧民族,打他們又不用攻城,大炮派上用場的概率不大。

另外大炮這玩意早期安全性是非常低的,炸膛那是時常有的事。無論東西方都有被自己的大炮炸死的例子。

在沒有生存壓力和需求的情況下,誰會閒著沒事去點這玩意的科技?

不過,大明雖然在火器的發展上落後了,但人家有一點非常好,人家認學!

從明晚期的弗朗基炮,到後來的紅夷大炮,隻要出現在大明視野裡,那就是砸錢買過來研究,拆解魔改。

曆史上的努爾哈赤,就被明軍將領袁崇煥用紅夷大炮(紅衣大炮)崩傷不治身亡(華夏氪金寫輪眼是祖傳的跑不了,啥好東西到手裡看一眼就會造。哈哈哈。)

大清早期,還是對火器相當重視的。甚至章總攻打準噶爾時,紅夷大炮還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然而章總晚期,天下承平,章總本人對於火器這種大殺器過於忌憚,為了防止民間有人掌握這種大殺器,章總開啟了“言論控製”、“顛倒黑白”、“焚毀書籍”、“限製技術流傳”等一係列的魔幻操作。

最後自欺欺人的提出了“大清以騎射打天下這一觀點。”

純純放屁!!!

“大清以騎射定天下”這個聽一聽就好。

大清騎射確實強,但沒達到在戰爭中取得決定性優勢的程度,關鍵勝敗還是在火器上。

努爾哈赤時期,哪怕皇太極前期都養不起太多騎兵,以步兵為主。用騎兵打個毛線的天下,你壓根連騎兵都沒有。

實際上清朝也是火器打天下。

明末時期,大明有大量漢臣反水,帶去了火器技術,拉平了清和明的火器差距。

所以華夏百年恥辱,真心怨不到大明頭上,章總自己就得背一半的鍋,剩下的清朝皇帝平分那一半的鍋。

章總閉關鎖國結果就是,此後的章總到道光年間,火器工藝不進反退,依舊使用著明朝傳下來的老古董紅夷大炮和英軍對射。

甚至因為技術的損毀,就連紅夷大炮也造不出來了,想要獲得一門大炮除了從西方買外,還依靠挖墳考古,挖到元朝的炮依舊使用。(大清挨罵真心不冤,他真活該啊!!無民族歧視,大慫我罵的更狠。這就是我沒寫水滸,要不然我蹦起來罵。)

還有一些具體情況,薛虹也要到戰場上看到對方後才能判斷。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