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8月25日,就在洛鄭城。
直軍代表,直軍總務長——黎信哲。
東北軍代表,東北軍總參謀長——燕雷。
西北軍代表,西北軍總參謀長——李孝梁。
南方軍代表,南方軍作戰廳中將廳長——宋鎮雄。
這四人,絕對都是四家總司令的絕對心腹和左右手。
所以他們前來,足以代表身後的軍閥勢力。
黎信哲看了一眼麵色嚴肅的幾人,覺得今天的會議,怕是不會這麼順利啊。
“諸位,下麵進行幾項聯邦的議程。”
“第一,我們直軍、東北軍、西北軍、南方軍,將各自按照現有的疆域,不得在5年之內挑起戰事,誰敢主動出手,就將遭到其他三方的合力圍攻;”
“放屁。”
話音剛落,宋鎮雄就直接開口打斷,“黎信哲,新順帝國目前是四分天下,就你們直軍的實力最差,我看你家的段從水也沒什麼資格當什麼總相,不如讓我們三家聯起手來把你們直軍給瓜分了再說。”
“誒,我看這個提議好。”跟著燕雷來的於東勝直接起哄,“天下亂戰,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你們直軍以前的確是厲害,現在就小20來萬人馬,有什麼資格在這裡發號施令啊?換了我們東北王來還差不多。”
“我看既然都是聯邦了,那咱們不如四方一同選舉嘛,如果選舉出來的人不合大家的心意,誒,咱們就各管各的。”李孝梁也跟著和稀泥。
早年在大順朝堂之上,他雖然天天都來上朝,可他發言的次數不過屈指可數,但他閉著眼睛打著呼嚕,卻是帶著耳朵來的,很多朝臣的對罵,他都是聽在耳朵裡,這種大場麵,他根本就不怵。
很顯然,黎信哲也早有準備,“那好,既然大家都反對,那今日推舉總相的事情,就暫時取消。”
“可四方停戰的事情,大家是否同意?”
這一次,其他三方都舉手了。
他們幾乎都需要消化剛吞下來的直軍地盤。
唯一需要舔舐傷口的,唯有直軍而已。
現在的直軍很弱,他們誰都可以打一下,可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否則必然會被其他兩方占了便宜。
最終3個月內,開了25次會議,結果就是,大家都讚成在今年之內,廢除所有大順帝國的陋習,將皇帝這個什麼規章製度,全部推翻。
隻留下四大勢力,各自治理地方的信條。
如此一來,發行自己的貨幣,似乎就可行了。
為了這件事情,老張還給李榮打過電話,他知道李榮手上的金條不少,就想問問,他能不能拿出幾十萬根來,作為北方銀行的庫存,也就是什麼鎮店之寶,好讓這些金條展示給北方各省的老百姓看。
讓他們知道東北軍和西北軍有錢,到時候發行貨幣了,也能有公信力。
結果李榮拒絕了和他們一起發行貨幣。
西北軍將使用多種防偽標識的紙票,而東北軍那邊,雖然也是紙票,可他們竟然要發行什麼東北金圓券。
好家夥,這不是扯淡嗎?
讓錢和黃金掛鉤?
你覺得東北軍治下各省的老百姓,有哪些人用得起黃金?
你這一發行,強行要求他們手上的貨幣全部換成這玩意兒,那豈不是要鬨出大亂子。
畢竟他們手上還有大順新軍六鎮建立之後發行的舊錢,還有銅板,還有碎銀子這些東西呢。
更多的,還是現大洋。
你要想將這個鋼鏰給廢了,老百姓能答應嗎?
西北軍這邊,也在為貨幣的發行而犯愁呢。
張萬和表示,可以發行新的大洋,用於取代舊的大洋,逐漸回收舊幣。
趙剛表示,他們發放給地方的糧種和那些羊羔牛犢雞仔鴨崽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結算,官方也可以隻使用紙票來結算。
他們的紙票甚至可以用西北種植了很久的棉花來進行防偽,用於增加紙票的耐用性。
至於現大洋,趙剛覺得,可以用李榮的頭像來發行,但這麼一來的,勢必會和各地軍閥的衝突。
王保勝卻是在舉例,“大帥,一塊現大洋,庫平七錢二分,那也就是2686克左右,咱們那發行現大洋,是否也按照這個標準。”
“我記得材料配比是銀八九,銅一一,也就是說,含銀量為89,含銅量為11。”
李榮眯著眼,“就維持現在的大洋,不過頭像得換成我們西北軍的神龍圖像,可以持續發行,在各省各市開設銀行,先換取老百姓手上的舊幣,一口氣先準備10億的西北大洋。”
“紙票這邊,準備更多一點麵值,100億也可以。”
“麵額的話,就發行100大洋、50大洋、20大洋、10塊大洋、2塊大洋、1塊大洋的大麵額。”
“以及五毛、兩毛、一毛的小麵額。”
“至於分的話,就不用了。”
“一斤現大洋最高可以買到40斤大米的話,一毛也就可以買到4斤大米,再往下細分的話……”
“大帥。”
下麵的趙剛舉起一隻手,“可能您是看到我們西北軍治下的百姓不愁吃穿,但我們總歸是要橫掃全國的,到時候其他各省呢?西南各省的百姓,他們難道也能用得起大麵額的鈔票,平日裡也能攢著一些大洋嗎?”
“我覺得,可以發行五分、兩分、一分的紙票,哪怕一分錢隻能兌換一個大餅,我覺得這都是值得的。”
李榮點了點頭,“行,趙剛,這件事情就交給你,我任命你為西北銀行的總行長,發行貨幣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是。”
說完他轉頭看向李孝梁和楊文才,“你們倆儘快將我軍各級軍餉的事情給弄出來,我也將列入其中,每月從賬上拿餉錢。”
“是。”
很快李榮這邊就收到了一份列表。
李孝梁和楊文才,以及參謀部的討論結果,倒是很有意思。
“這個倒是和二戰時期某支軍隊的軍餉差不多啊,竟然將士兵、尉官、校官、將軍都給區分開來。”
“看來等戰爭打完了,我還得按照我製定的什麼副排級、正排級這些等級,製定一套轉業之後的補貼和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