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一下子,這件事就成為了汴京官宦人家熱議的話題,所有人都對此深感詫異。
沒想到皇位都已經送到腳底下了,都還有人不願意往上坐的,不少人都在猜測趙宗全的動機是什麼。
估計整個汴京就隻有李皓對此能夠理解,就看趙宗全在禹州和宮變當日在汴京城外的表現。
現在汴京城裡麵剛剛為了這個皇位,發生了一場宮變,已經死了兩位王爺,可以想象在接到這封詔書的時候,趙宗全估計沒有一點點興奮,隻剩下了害怕和恐慌。
所以他不願意來汴京也是正常的,現在要看的就是趙禎的態度了。
在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在緊盯著宮中的消息,看趙禎會如何看待此事,會不會在另覓人選,還是認準了趙宗全。
為此,一直在皇宮內就職,又是救駕功臣的李皓便成了香饃饃,不少人都借機向李皓打聽,看能不能聽到些內幕消息。
好能夠提前知道太子人選,方便去雪中送炭,畢竟燒冷灶可比燒熱灶好處多多了。
當然也不乏些投機的覺得趙宗全還是有機會的,去了禹州燒趙宗全的冷灶。
可實際上,趙禎的心思,李皓是真的不知道,所以隻能是被弄得不厭其煩。
也還好李皓如今大部分時間都在宮內,很多人都碰不到,要不然隻怕這宴請都要吃不過來了。
但李皓也總歸是要去殿前司衙門公乾的,這不就被畢仲遊和宋朝中給堵上了。
隻聽宋朝中問道:「你在宮中真沒聽到什麼風聲嗎?」
李皓聽到這話,心裡真是無奈,可這終究是一個衙門的同僚,還是上司,總不好得罪,便說道:「我真沒有得到什麼風聲,如此大事。
官家就算要找人商量,也是找的幾位大相公,而且也不會讓外人旁聽,我這從哪能得到消息。」
兩人聽後覺得李皓說道也有道理,但宋朝中還是說道:「好吧,不過你終究在宮裡麵,知道的事情總歸比我們多,要是有什麼風聲,不要忘了你的這兩位老哥。」
聽到這話,李皓心裡是真的一陣膩歪,就這兩位的年紀比李健都大,還和自己稱兄道弟的,也真是……。
當然,李皓的接下來的回話:「放心,咱們也是有著過命的交情,隻要我有什麼消息,一定通知兩位老哥。」
這下兩人高興了,說著就要拉李皓出去吃酒,不過李皓拒絕道:「今日怕是不成了,我母親他們今日回京,我等會就要去碼頭接人。
這樣吧,後日,後日的話我出宮來請兩位老哥吃酒,到時兩位老哥一定賞臉。」
兩人聽到這話,連忙就答應下來。
約定好了這事,李皓便啟程趕往了揚州門外的汴河碼頭。
衛氏回京的事還真不是李皓編的,前幾日衛氏他們就傳了消息回來,說是今日從水路到京。….
等李皓到碼頭時,這裡已經被各府來接人人的馬車給堵得水泄不通。
不過見是李皓過來,眾人還是給想辦法讓了條道,讓李皓能夠進來。
這一路上張溫、李毅興、程國勝他們,於是幾人便聚在一起,李皓便問起他們分配到各軍之後的體驗。
再聊了一會之後,衛氏她們的船隊便依次靠岸了,李皓他們也就趕緊迎了上去。
因為碼頭一下子容納不下這麼多船隻,加上岸邊實在擁堵,也隻好讓下來的人就先行離開,給後麵的人騰位置。
不過這次出外遊覽倒是讓這一眾女卷關係好了不少似的,上了岸的人還不住地往船上告彆,相約再聚。
等到衛氏上了岸,與眾人告彆之後,便隨著李皓上了自家馬車。
一上車
,衛氏就變了臉色,問道:「前段時間的宮變,聽說寧遠侯府的那個小秦大娘子,還有靖寧侯家、宣德侯兩家的大娘子都被叛軍淩辱致死,還有邕王一家的女卷也被淩辱致死了。」
突然聽到衛氏的問話,李皓有些蒙圈,回道:「沒有說的那麼誇張,那三家的大娘子被叛軍殺了倒是真的,但也沒有遭到淩辱,傳言總是傳的有些失真。」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
聽到這話,李皓心裡還是有些五味雜陳的。
但沒想到是,衛氏緊接著就轉折說道:「對了,公事上我不管,但以後私底下你和顧廷燁少些來往,省得被他帶壞了。」
聽到這話的李皓還沒緩過神來,一臉詫異的問道:「這是什麼說法。」
衛氏回道:「原先我就在盛家聽說過顧廷燁的花名,不過王大娘子那張嘴,我終究是不太相信的,所以也沒有在意。
可這次南下,我可是沒少聽宋大娘子他們提起顧廷燁的事,這麼多勳貴家卷總不會都說假話吧。
我是真沒想到那個顧廷燁竟還是個花花太歲,你說,你有沒有和他一起去過青樓楚館。」
李皓聽後是一臉懵逼,剛想為顧廷燁辯解,但一想到剛剛用小秦氏的名義來為自己證明。
如今再來說兩人關係不好,顧廷燁是被小秦氏給陷害的,那不是在自打嘴巴嘛,而且顧廷燁原先確實流連青樓,背上這個名聲倒也沒錯。….
乾脆就直接撇清自己算了:「我沒有,母親你是知道的,我隻要回了汴京都是在家裡過夜,從未在外麵留宿過。」
說完還不忘轉換個話題,問道:「對了,這次我好像沒有看到盛家的人,不是說他們和你們一起來京的嗎?」
聽到這話,衛氏一時也沒追問,而是回答道:「本來是準備一起回來,可這不是聽說了汴京的事。
當時哪還顧得著這個啊,我們就馬上啟程往回趕了。
不過在到了宿州,知道具體情況之後,宋大娘子給宥陽那邊去了信,讓他們自己啟程來京,現在應該已經動身了。」
李皓隨後問道:「那宋大娘子還是準備讓他們如期成親!」
衛氏回道:「這算好了八字,哪能隨意更改,而且宋大娘子也擔心後麵再出什麼變故,就想著早點把事辦了。」
李皓自然也是明白宋大娘子的考慮,畢竟官家年前就曾病重過,這次又經過了這一難。
雖說現在看著身體還行,但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在哪天就倒下,為了避免後麵又遇國喪。
反正都是提前定下的日子,乾脆早點辦了,這也是對的。
說完這個,李皓就已經打算結束談話,回去休息了。
可沒想到這把火最後還是燒到自己頭上了,隻聽衛氏借機發揮道:「如今張溫的婚事眼看就要辦了,你的婚事呢,我原先和你說的事情,你想的怎麼樣了。」
聽到這,李皓真是想打自己,哪壺不開提哪壺,自己沒事說人家的婚事乾嘛,不知道衛氏就等在這等著自己呢。
隻好無奈說道:「還不急,你等我再好好想想,您剛剛回來,肯定累了。
我也去看下,下人有沒有把屋子收拾好,您早些回去休息。」
說完直接就溜了,一點也不給衛氏說話的機會。
而衛氏倒也不急,反正這次回來短時間內也不會再出門,衛氏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來和李皓磨,總能讓李皓答應的。
不過衛氏顯然沒有想到,自家兒子如今是何等的香餑餑。
在第二天,李皓一大早去往皇宮當差之後,李府很快就迎來了第一波訪客,本來衛氏也隻以為這是尋常前來說話的。
可說了幾句話,來人就把話題給引到了兒女
婚事上,說是自家有個女兒雲英未嫁,可堪婚配,想讓衛氏瞧瞧。
這下衛氏當然明白了來人的意思,這也不打緊,反正原先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人來,衛氏也有一套應付的法門。
而且衛氏心裡本就有主意在,也沒真的把這些人的話,放在心裡。
隻是熱情招待,反正不給一句實話,最後在熱情的把人送走就是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