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連升兩級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連升兩級(1 / 1)

推荐阅读: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趙禎乘轎到了大慶殿後門,再下了軟轎之後,在內官的攙扶下步履蹣跚走進了大慶殿。

等趙禎進去之後,李皓當然不合適從這裡進去,隻能從側門轉到到大慶門,從那裡入殿。

不過李皓也是不急,反正自己早到了,也是乾等在那。

要等到殿內傳召才能進去,於是便一路踱步走到大慶殿外,等李皓到時,文武百官也才剛進入大慶殿,還在排班。

於是李皓就先等在了殿門外,陪著士卒們站崗,等著殿內的召喚。

等的時間倒也不長,很快殿內便有內官出來把李皓給傳了進去。

當然這也主要是因為,今日這場朝會本來就沒打算談什麼正事,更多的就是象征意義。

在宮變之後的關鍵時期,趙禎需要當著文武百官露一次麵,告訴世人自己沒有出事,用來穩定天下人心的。

所以這一場朝會基本是一片祥和,就連那些一貫無事生非的禦史言官,這次也沒有去觸黴頭。

整個朝會上唯一定下的,就是此次宮變的禍首,閻王和榮顯的罪過。

兗王一家被除掉全部爵位,廢為庶民,因為他們畢竟是宗室,所以最後還是交由大宗正司進行審判處罰,不過牽扯到謀反,想來也是不會好過的。

至於榮顯一家就更慘了,但也沒辦法,誰讓他們不姓趙呢。

最終榮顯被判斬刑,另外榮顯的父親和兒子,也被牽連一同處斬。

而其餘的親卷,其中女卷全部發配教坊司,男子全全部發配流放嶺南,遇赦不赦。

這也就意味著榮家算是徹底完了,縱使後麵新君繼位,大赦天下,也沒有他們的份。

不過相對於其他朝代,這種後果就已經不錯了,畢竟這是有著株連製度的古代,參與謀反沒有牽扯到九族,榮家也應該慶幸了。

在明確了這兩件事之後,查處其餘參與謀反之人的事,就全部交給了大理寺、刑部、開封府會審查辦,再由禦史台協辦。

而對於有功之臣的封賞,也交給了三衙和政事堂議功。

議完了這些事情之後,見朝堂上沒有不開眼的出頭,趙禎趕緊宣布退朝,而後匆匆趕回了福寧殿修養。

可能是趙禎這兩天確實勞累過甚,剛回了福寧殿,就真的病倒了。

一連暈了兩天,要不是太醫保證這隻是受驚過度,氣血兩虛,並一直在陪同在福寧殿煎藥侍候,這才讓眾人能有些放心。

但看著這個樣子,李皓還是有些擔心,畢竟劇裡趙禎可就是在宮變之後,馬上就去世了。

要是如今也這樣,那到時就真的麻煩了,也不知道昨天還給趙禎的那封冊封詔書在哪。

如今太子都還沒有立下,要是趙禎真的突然去世,那李皓他們白忙活一場還是小事,整怕是個大宋都得動蕩起來的。

現實也正如李皓想的一樣,隨後皇宮被李皓外鬆內嚴的規製起來了,但趙禎昏迷的消息還是從這個大篩子裡麵露了出去。….

一時間整個汴京不免又開始了動蕩,不過有英國公坐鎮西郊大營,倒也能鎮得住場麵。

文官方麵韓琦與富弼兩位大相公也開始彈壓朝臣,穩定局麵,所以短時間內倒也沒事。

一時間眾人都在等著皇宮內的消息,也還好在第三天趙禎終於醒了過來,雖然身體還是有些虛弱,下不得床,但至少看著是沒有性命之憂。

而後趙禎便開始在床榻上會見文武重臣,通過他們的嘴巴,讓天下人能夠放心。

本來趙禎還給李皓安排要去西郊大營,協助英國公處理軍務的事,也因為這個緣故,未能成行,畢竟看趙禎這個情況,李皓是真的不敢離開皇宮。

但幸運的事,這次不知為何,趙禎的身體恢複的很快,不像是上次的那場大病,折騰了快兩個月才好轉,隻過了半個月時間,趙禎身體便大致恢複過來,都可以正常上朝了。

這時李皓便能放心離宮,不用擔心宮內會出變故了。

於是李皓便找到趙禎,說要出宮辦事,正好也去西郊大營看看。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而天武軍指揮使孫吉雖說沒有查出和兗王勾結的證據,但終究是有禦下不嚴之罪,估計過兩日就會上書致仕了。」

聽到這裡李皓還是疑惑,問道:「那這和你們有什麼關係,他們和你們是平級。」

宋朝中解釋道:「他們兩個是和我們平級不假,但捧日軍和天武軍都歸屬於殿前司,我們聽到了消息,這次殿前司的主官怕是落不得好。」

這下李皓算是明白了,這兩人是惦記上了殿前司的位置,但這事自己又幫不上多大的忙。

當然話也不能說的太明白,於是便說道:「兩位的意思,我是明白了,可我一個五品小官,殿前司的職位安排我可說不上話。

不過若是官家問起,我當然願意為兩位美言幾句,但這有幾分份量,就不知道了。」

聽了李皓的話,宋朝中說道:「有你這句話就夠了,不管此事能不能成,這個恩情我們都記下了。」….

說完之後,李皓與這兩人在西郊大營轉了一圈,沒發現有什麼問題,便與兩人告辭,返回汴京。

回了汴京之後,李皓沒有第一時間回皇宮,而是先回了一趟自己的府邸。

這裡就要說,李皓的先見之明還是有用的,從後麵的審問之中,還原了當日的一些情況。

在宮變當日,兗王還真派出了人馬到李府來抓李健和蓉姐、昌哥,不過當時也是來晚了一步。

石頭在看到皇宮裡的煙花時,就依言把幾人從地道中帶走了,順便讓府裡的下人都先出去躲難,過後在回來。

於是便讓兗王的人撲了個空,為此他們還在李皓府裡搜掠了一番才走,如今的模樣都還是找人給修補過得。

不過等李皓到了府門前,還是能看出來些許殘破的痕跡,可見當日確實被破壞的不輕。

進了府門,李皓便詢問下人,李健的位置。

確定之後,李皓便趕了過去。

結果還沒等李皓走上前說話,倒是李健一見到李皓,直接問道:「怎麼樣,宮變那天,聽說你們廝殺的很是慘烈,你有沒有受傷。」

說著還不忘起身,湊上前來要仔細的查看。

看著李健那副馬上就要上手的架勢,李皓忙說道:「我沒事的,當日也沒到讓我親自上陣廝殺的地步,一點傷都沒有。」

說完還轉了一圈,讓李健前後都看了一遍,這才讓李健放心下來。

可這時是安心了,卻又埋怨道:「你沒事就好,不過你怎麼這麼多天都沒有回來過一次,就隻是讓人報平安,你知道我有多擔心嗎!」

李皓也明白作為父母,是多麼擔心子女的。

便說道:「這確實是我不好,可你也知道宮內剛有巨變,官家又指定讓我負責宮內的防務,我哪有時間出宮。

今日也就是我去西郊大營公乾,才有了些閒暇,這才忙完了我第一時間就回來了,等會我就得回皇宮去。」

聽到這話,李健說道:「這麼急的嗎?在家歇一晚上都不行。」

李皓回道:「沒辦法,宮裡暫時脫不得人,不過再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到時我就能回來。」

李健也是無奈的說道:「好吧,那你注意保重身體。」

「我知道的。」李皓回答完後,便又問道:「另外,我今日回來還想問下,母親那邊有沒有傳什麼消息回來?」

李健回答道:「有的,你母親前幾日有一封信到,說是她們已經啟程回汴京了。

如今應該是在回京的路上了,而且現在她們應該也聽到汴京發生的事,估計隻會回來的更快。」

說完之後,李健又感慨道:「不過這次她們出去的倒也正好,要不是她們早早的離開了汴京,躲過了一劫,還不知道事情會變的怎麼樣呢?

說起來寧遠侯夫人她們也是運氣不好,當初你母親她們也是邀過的,隻是她們沒去,否則說不定就沒有這一劫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