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略顯沉悶的傍晚,顧聖铖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屋內,卻未能驅散他心頭的陰霾。
柳燕正坐在客廳裡,逗弄著孩子,看到顧聖铖回來,她敏銳地察覺到了丈夫的異樣。
他往日裡總是帶著溫暖的笑容,步伐輕快,可此刻,他的臉上滿是疲憊與失落,腳步也顯得格外沉重。
她輕輕地將孩子放在搖籃裡,起身走到他身邊,關切地問道:“老公,怎麼了,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顧聖铖抬起頭,看著柳燕關切的眼神,心中一陣感動。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廠裡因為表弟的事,找我談話了。領導說我作為介紹人,有一定責任,給我降了級。現在在廠裡,大家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工作也變得很艱難。我……我受不了,去辭職了。”
說完,顧聖铖低下頭,不敢看柳燕的眼睛,他擔心她會責怪他,畢竟家裡的經濟壓力一下子又增加了。
然而,她並沒有如他所擔心的那樣責備他。
她輕輕地握住他的手,溫柔地說道:“彆難過,這也不是你能預料到的事。你已經儘力了,而且,我給文姐出設計稿還有分成拿,咱們家也不是毫無收入。工作沒了可以再找,隻要咱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麼都重要。”
柳燕的話如同冬日裡的暖陽,溫暖了顧聖铖的心。
他抬起頭,看著她,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
從那以後,顧聖铖辭職在家,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重任,當起了全職奶爸。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顧聖铖就會輕手輕腳地起床,生怕吵醒還在熟睡的柳燕和孩子。
他熟練地衝好奶粉,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喂奶。
看著孩子滿足地喝著奶,小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顧聖铖心中的陰霾也漸漸散去。
除了喂奶,孩子的一切事務顧聖铖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換尿布時,他會先準備好乾淨的尿布和濕紙巾,動作迅速又輕柔,嘴裡還會輕聲哼著小曲,逗孩子開心;給孩子洗澡時,他會仔細調好水溫,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拭孩子的身體,眼神中滿是父愛。
孩子睡著了,他就會趁著這個空檔,打掃房間,準備一家人的飯菜。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麵漸漸傳來了一些關於顧聖铖的閒話。
鄰裡之間開始竊竊私語,有人說他一個大男人不去工作,整天在家帶孩子,吃軟飯,沒出息;還有人說他肯定是在外麵犯了什麼錯,才丟了工作。
這些閒言碎語如同無形的枷鎖,漸漸地壓在了他的心頭。
柳燕很快就察覺到了顧聖铖的不開心。
以往那個開朗樂觀的丈夫,如今乾什麼都心不在焉。
做飯時,他會忘記關火,差點把鍋裡的菜燒焦;洗衣服時,他會把深色和淺色的衣服混在一起,結果衣服染上了顏色。
有一次,他帶著孩子去樓下散步,回來時竟然發現孩子的小襪子不見了一隻,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丟在了哪裡。
看到顧聖铖這樣,柳燕心疼不已。
她知道,他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那些閒話一定讓他心裡很難受。
一天晚上,孩子睡熟後,柳燕和顧聖铖坐在客廳裡,看著他緊鎖的眉頭,她決定和他商量一件事。
她輕輕地握住他的手,說道:“我看出來你不開心,那些閒話彆往心裡去。我想了想,現在是八零年代,正是賺錢的好機會。咱們可以辦個食品廠,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你覺得怎麼樣?”
顧聖铖聽了,心中一動,他抬起頭看著柳燕,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但很快又黯淡下去,說道:“辦食品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資金、場地,還要有銷路,咱們能行嗎?”
柳燕看著顧聖铖,堅定地說道:“我覺得可以試試。資金方麵,咱們可以先拿出一部分積蓄,再找親戚朋友借一些。場地的話,咱們可以在郊區找一個合適的地方。至於銷路,我可以利用和文姐合作的渠道,先打開一部分市場。而且,咱們可以從小做起,慢慢發展。”
顧聖铖聽了柳燕的提議,心中那團因挫折而熄滅的火焰,瞬間又燃燒起來。
辦食品廠,不僅是個擺脫當前困境的契機,更是能一展身手的新機遇,還能拉兄弟們一把,何樂而不為?
況且,以他目前的資金狀況,要獨自撐起這個項目,確實有些力不從心,若有兄弟們的加入,成功的幾率便能大大增加。
當天晚上,顧聖铖便迫不及待地聯係了平日裡交情深厚的幾個好兄弟,約他們次日在常去的小飯館相聚。
第二天,幾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顧聖铖率先打開了話匣子:“兄弟們,今天叫你們來,是有件大事想跟你們商量。我打算辦個食品廠,現在八零年代,機會多,我覺得這事兒能成。我想拉你們一起乾,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兄弟們聽了,臉上表情各異。
有的眼中閃過興奮與期待,有的則麵露猶豫。
其中一位性子直爽的兄弟率先說道:“哥,我信你!這些年你做事靠譜,我願意跟你一起乾!”
另一位一直默默思考的兄弟也點了點頭:“我也加入!反正年輕,拚一把說不定就成了。”
然而,剩下的幾個兄弟卻麵露難色。
其中一個無奈地說:“哥,我也想跟你一起乾,但我家裡老小都指望我這份穩定工作過日子,實在不敢冒險,對不住了。”
其他幾位也紛紛附和,表示自己有各種顧慮,無法放下現有的安穩工作,陪顧聖铖一同踏上這條充滿未知的創業之路。
顧聖铖心中雖有些失落,但也表示理解:“兄弟們的難處我懂,大家都是為了生活。不管怎樣,咱們兄弟情誼不會變。以後要是有機會,咱們再一起合作。”
最終,經過一番合計,隻有兩位好兄弟決定加入他的創業隊伍。
儘管人數比預期的少,但他並未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