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廠,這會在門口值班的人是門衛老李。
見到一輛深藍色的越野車由遠而近,來到廠子門口,老李還以為是哪個領導過來視察工作,跑出來一看,就透過車窗見到了裡邊的許承安。
老李好奇道:“廠長,你咋開了輛吉普車啊?”
“哈哈,這不是吉普車,是老大哥那邊的越野車,剛去城裡物資部門買回來的。”
許承安說話間給老李塞了包煙,今兒心情好。
再說自己廠子的門衛挺重要的,要知道每年都有好幾個月的空窗期,需要這些門衛每日值守,你要是對他們好,他們可能值守的時候就會多出去巡邏幾趟,更負責任。
老李接過煙,點頭哈腰:“謝謝廠長,恭喜廠長了!”
和老李嘮了兩句,便開車進了廠子。
廠房那邊已經放假了,但是培訓班還有幾百號人,這會正到下課吃晚飯的時間,很多學員從附近經過,不出意外地,這輛越野車引發了眾人的圍觀。
“許廠長,這車子你買的嗎?”
“和吉普不大一樣啊,許廠長,這是啥車啊?”
“瞧著真硬朗大氣,一看就是好車!”
“……”
許承安和眾人簡單地說了這車子的品牌和來曆,眾人紛紛誇歎。
這時兩道人影突然鑽了進來,卻是施秋晴和施秋玲。
幺妹已經不用上班了,但是白天還是會來廠子這邊,許承安和大姐都不在家,她在家也是閒著,所以每天都陪著過來,閒著沒事給培訓班送送茶水。
兩姐妹也是正想去食堂吃晚飯,見到那邊一大幫人不知道在乾什麼,喜歡熱鬨的施秋玲就拉著施秋晴過來看個究竟了。
“二姐夫,這是誰的車啊?”
施秋玲睜著大眼睛,打量著那輛拉達尼亞的同時問道。
許承安還沒回答,一個學員便道:“小妹子,這是許廠長剛買的新車,你這個小姨子都不知道啊?”
施秋玲經常送茶水的關係,培訓班的人都認識她,也知道這個姑娘和許承安的關係。
“嚇,二姐夫買了輛小汽車?”
施秋玲有點懵,她還真不知道。
彆說她了,就連施秋晴也沒聽說。
剛才許承安向她要了廠裡的存折,說是得去取錢買個東西,施秋晴也沒過問,沒想到是這個家夥。
短暫的懵圈過後,施秋玲便拊掌高興道:“那太好了,晚上二姐夫和大姐去夜大就不用挨凍了!”
施秋晴俏臉微微一紅,偷偷掐了幺妹一下,暗道這小妮子還真是口無遮攔,這事和彆人說乾嘛呀。
好在眾學員們並不在意,許承安是廠長,施秋晴是助理,兩人一起念個夜大也正常。
許承安給大家的印象是正經讀書人,不可能對大姨子下手。
圍觀了會,學員們便紛紛去打飯了,吃過晚飯還得回大宿舍休息會,六點半上課。
許承安也還沒吃飯,便和兩姐妹一起走進食堂。
身為廠長,平時都是和趙建平,趙光良,施秋晴等重要成員開小灶,還有兩位大卡車的老師傅。
大食堂的職工餐和學員餐都隻有肉末,雖說夥食在這年代也很不錯了,然而許承安等人自然得吃好點,雞鴨鵝豬牛肉魚蝦海鮮換著吃,天冷了還經常吃火鍋或鐵鍋燉。
照常上班的時候施秋玲都是和她那幫小組員一起在大食堂吃飯,幺妹稱自己是小組長,可不能在組裡搞特殊,許承安還誇她思想覺悟高,不過廠房都放假了,小組員也回家了,於是便沒必要以身作則,就和許承安一起開小灶了。
吃過晚飯五點半了,不需要那麼早進城,便回了公寓樓。
許承安挑的是三樓,也是公寓樓最高的樓層。
身為廠長,不住最高層都不行,要是選二層的話,誰還敢住在自己上邊。
公寓樓總共兩個單元,每個單元每層總共兩套,許承安一套,施秋晴也分一套,相當於獨占了第一單元的三樓。
許承安當然不可能讓大媳婦和自己分開,把兩套房的客廳打通連了起來,如此一來活動的地方也更大,一套一百平,兩套就兩百平,算是大套間了。
公寓樓交房的時候就抹好了水泥牆麵和地麵,可以直接入住了,不過許承安還是簡單地裝修了下,鑲嵌瓷磚,同時購置一些家具,前天才剛剛住進來。
“還是公寓暖和啊,有供暖真好,比家裡都暖呢!”
施秋玲進門就脫外套,毛衣下脹鼓鼓的。
許承安暗道小妮子還真的是完全出落成大姑娘了呢,就是心思還比較幼稚單純。
在高管公寓裡歇了會,時間差不多了,便和施秋晴出了門。
越野車便停在公寓樓下,施秋晴正想打開後門,許承安便笑著道:“施助理,後排可是領導坐的喔!”
施秋晴的手在後門把柄停了下來。
這個倒還真的是,來過廠子的領導也不少了,比如以前來得最多的周建國,還有後來的王老書記,農業局的局長李宏誌,全都是坐在吉普車後排的。
就在她猶豫之時,許承安已經打開了副駕駛的車:“施助理,請!”
施秋晴左顧右盼,做賊心虛地道:“你是廠長,給我開門乾嘛呀,彆人看到不好,應該我給你開門才對!”
許承安太殷勤了,大媳婦生怕彆人看出自己和他的關係。
“施助理,你第一次坐小汽車,我這是給你示範一下嘛,再說天都黑了,誰會看見啊!”
許承安有些好笑,平時你和我坐同一輛摩托車去上夜大都不怕,坐個小汽車倒還擔心起來了,未免也太杞人憂天。
說話間許承安也跳上越野車,啟動熱了會車,這才駛出廠子。
有四隻輪子的就是好,天冷不用吹西北風挨凍了,但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坐摩托車施秋晴會抱著自己,坐副駕駛就沒法抱了。
許承安熟練機械精通,開車比老司機都溜,然而還沒有駕照,不過這會路上沒幾輛小汽車,出門也沒人查。
86年國院才會下發《關於改革道路交通管理體製的通知》,將交通管理權統一由公安機關負責,交警部門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在全國各地陸續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