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好一會,梁文峰這才反應過來:“現在開個廠可不容易啊,尤其是鄉鎮私企,要能得到政府審批太難了,就算人脈關係夠硬,也得有非常好的經濟項目!”
許承安點了點頭:“對,我就整了個項目,那就是帶我們屯子的村民種黑木耳。”
梁文峰有點奇怪。
黑土屯他去過兩次了,一次喝施秋寧的升學酒,一次則是新居酒。
這是個小屯子,人不多,按道理就算許承安能帶村民種木耳有成就,這成就還不足以讓政府給他批廠子。
許承安又補充:“我那黑木耳栽種技術還不錯,產出來的黑木耳品質好產量高,鎮政府打算在全鎮有集體山林資源的屯子推廣,而我會把栽種技術拿出來,還給想種木耳的耳農開培訓班!”
梁文峰這才恍然。
陽平鎮政府這麼重視,還打算全鎮推廣,搞成集群產業,那加工廠就少不了。
但又能不能讓其他地方的加工廠把鎮上的黑木耳給收了去,賺錢也得留給本鎮的廠子啊!
許承安是帶頭搞黑木耳項目的,手裡掌握著技術,還願意拿出來分享並開培訓班,主動配合政府積極推廣,政府自然也不能虧待他,於是批廠子就說得過去了。
“兄弟,你走的這一步厲害啊!”
梁文峰豎起大拇指,又試探著問道:“你這加工廠有多大?”
許承安想了想:“嗯,差不多三千平吧!”
梁文峰:“……”
沒什麼好說的。
牛逼就完事了!
許承安這加工廠很可能包攬未來幾年整個陽平鎮的黑木耳加工業務,梁文峰已經料想到不會是小作坊,不過聽到這個數字還是羨慕了。
不過羨慕過後又變成了驚喜。
雖然開廠的是許承安,但他找了自己當經銷商啊!
六七千斤木耳乾,私人買賣他不敢做。
但是,如今許承安可是代表著正兒八經的廠家。
從廠家進的貨可就合法了,並非來路不明,想賣多少都行!
許承安隻專心做加工廠,廠家不能把經銷商的活也攬了,這不現實。
經銷商得跑業務的,挺費事,此外還得在當地人脈廣,有背景,吃得開。
以後自己還得把木耳賣到省外,沒地頭蛇經銷商你個外來者怎麼玩?
滄城的經銷商,許承安最先想到的就是梁文峰。
梁文峰本來就是收各種山貨的,木耳乾自然也收,這玩意他熟悉得很。
他在城裡基本啥事都能搞定,並確保自己加工廠的乾木耳能投放各大小市場,這點不用擔心。
以木耳市場的緊俏以及黑土屯黑木耳的品質,給自己當經銷商是必然掙錢的,掙得還不會少。
前世今生都是朋友,這輩子合作還那麼愉快,這錢給誰掙都是掙,自然優先考慮梁文峰了。
他拿出一小袋自家曬好的乾木耳:“阿文,這是我們屯春季頭茬的木耳,你瞧瞧!”
梁文峰從拿出一塊乾木耳看了幾眼,又聞了聞味道,神色驚訝:“這品質都快比得上野生的了啊!”
他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得出這木耳的品質。
“嗬嗬,確實,我已經吃過了,有野生木耳的味,肉質厚,還像秋耳那樣爽脆,因為它五月下旬就開始采收了,那會天氣還不是很暖和!”
梁文峰這才想起自己忽略的問題:“你們屯的木耳咋收得那麼快?”
這會彆家的木耳都還沒開始采收呢,許承安帶來的都曬乾了!
許承安解釋:“我研究的菌種技術出了點成果,木耳比較耐冷,出耳提早了一個月!”
梁文峰:“……”
這個打獵采山貨發家的朋友突然變成了科研專家,多少讓他有點不適應。
他的頭腦很快活絡起來。
這種品質的黑木耳在市場上絕對是不愁賣的,一投放基本上就能被搶空。
六七千斤乾耳,就算我這個經銷商每斤有五毛錢的利潤,都有三千多了!
這隻是春耳頭茬,還有第二茬呢。
春耳收完了,又有秋耳!
現在隻是黑土屯栽種,要是陽平鎮那些有林木資源的屯子都種上那還了得!
梁文峰很快意識到這個商機對自己多麼重要。
等以後陽平鎮的黑木耳產業搞起來,恐怕比自己收奇珍山貨掙錢多了,畢竟量不是一個級彆的!
雙方一拍即合,許承安的加工廠給梁文峰掛個經銷點,而他則負責投放到滄城的各個市場。
……
三日之後,晴。
黑土屯,一戶戶村民在村委會前大平地排起了長龍。
今天是許承安統一收乾木耳的日子。
六月東北的天氣回升得愈加顯著,但下雨卻不多,空氣乾燥,木耳晾曬了這麼多天已經好了。
各家各戶早已迫不及待了,聽說許承安今天收耳,大早上就急急忙忙搶著把晾曬好的頭茬春耳送了過來。
這可是種木耳的第一桶金,大家都心焦得很。
老支書和村委會的工作人員也都在。
他們今天負責幫忙檢查乾木耳並計數。
根據開發集體林地的協議,各戶木耳收入的5屬於村集體,支配者自然是村委會,所以老支書和工作人員們也是十分積極。
準備收耳前,老支書故意大聲對工作人員道:“待會咱們這木耳檢查必須嚴格,分類不按照標準的,以次充好的,乾燥度不夠的全都不給上稱!”
“周書記和我說了,咱們黑土屯很可能被評為黑木耳種植示範村,我們的木耳就是陽平鎮的一張片名,任何人不得徇私!我絕對不允許質量問題砸了屯子的招牌,你們都聽到了沒有?”
“聽到了!”
眾工作人員轟然應道。
其實老支書這話是說給村民聽的。
屯子這會都已經知道許承安要建黑木耳加工廠了,然而廠子還沒那麼快建起來,這首批黑木耳便由村民自己篩選分級並晾曬。
篩選標準和乾燥程度許承安都已經和眾人提過了,然而老支書生怕某些村民有私心,故意把二級分到一級,曬得不那麼乾增重,才會當眾這麼警告。
如果哪個村民的木耳乾真的有貓膩,自然就會知趣帶回家重新篩選或晾曬。
不過他顯然有些多慮了。
許承安在屯裡聲望極高,受所有村民尊重。
木耳都是他帶大家種的,如果誰敢搞貓膩坑許承安,不合格的乾木耳被當眾檢查出來的話,在屯子裡就不用混了。
所以各家各戶的木耳品級篩選和晾曬都嚴格按照他說的標準執行,不敢心懷任何僥幸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