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年代:我在大山腳下修了個假仙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木耳采收,和兩姐妹一起試吃頭茬黑木耳!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木耳采收,和兩姐妹一起試吃頭茬黑木耳!(1 / 1)

推荐阅读:

半個月後,黑土屯木耳種植園。

許承安欣喜地看著爬了一朵朵黑木耳的耳場。

正如我所料的那樣,這種低溫黑木耳的產量果然高啊!

段木法栽種黑木耳的采收周期通常為兩年。

第一年為初收,產量較少。

第二年為盛收,產量更高。

兩年之後段木裡的營養物質就被吸收殆儘,不再出耳了。

而黑土屯種植園的頭茬黑木耳,長得居然就不少。

品質也基本能確定了,沒有意外,甚至出奇的好!

畢竟是低溫黑木耳,它的優勢實在太大了!

在東北大山五月份就能長出的黑木耳,提早了一個多月,幾乎不用擔心任何病蟲害問題。

畢竟,病蟲害肆虐通常都是氣溫更暖和的夏季。

還有,五月的東北山林晝夜溫差大,在生長過程中能積累更多的營養物質,同時使得其肉質厚實,口感脆嫩,自然也就品質上乘。

自從接近采收期,許承安就每天密切關注著木耳的長勢,一天上山三趟。

今天已經有極少數頭茬木耳可以采收了。

許承安隨手摘了一塊達到采收標準的木耳。

朵麵呈黑褐色,背部則為灰白色。

顏色也是黑木耳好壞判斷的一部分。

上品黑木耳黑色素沉澱,就會呈現出黑褐色,而袋載黑木耳顏色就比較淺。

有些無良商家甚至還會泡墨作假,以劣充好。

不過這樣的乾木耳浸泡後就有股難聞的味道,吃著不鮮美,且朵背顏色也深,和朵麵相差無幾,稍為有些經驗的人就很容易辨彆出來,隻能騙騙不懂的消費者。

朵麵直徑三厘米左右,不大不小,肉質厚實,手感緊彈……

都是好木耳的表現啊!

施秋玲提著個小籃子,屁顛屁顛地跟在他屁股後,興致勃勃地問道:“二姐夫,這些木耳能采了嗎?”

許承安把手裡的那朵木耳放到籃子裡:“有這朵大的就能采了,小的留著繼續長,咱們找一下,摘一籃子回家嘗嘗!”

這木耳目測品質上乘,不過還得試下味道如何。

“好啊!”施秋玲很是興奮,收獲總是讓人快樂的事情,她對身旁的施秋晴道:“姐,咱快點去找,今晚就吃木耳了!”

施秋晴搖了搖頭:“瞧把你饞的,又不是沒吃過木耳!”

“這是咱們自己的木耳,吃著特彆香嘛,嘻嘻!”

……

施家的耳場也就幾分地,達到采收標準的木耳尚少,不過摘一籃子自然是沒問題的。

摘完下山,回到家裡也快到傍晚了,當下開始燒火做晚飯。

今晚主打的菜就是臘肉炒木耳了。

施秋晴拿來一塊臘肉,正在切著肉片,許承安便捧著洗好的木耳走進廚房了。

“秋晴,這籃子木耳你待會焯下水再炒,鮮木耳最好彆直接炒!”

“行!”

施秋晴點了點頭。

施秋玲則好奇問道:“二姐夫,為啥得焯水再炒,這樣會更好吃嗎?”

“不是更好吃,而是鮮木耳不宜食用!”許承安笑著解釋:“因為它裡麵含有一種叫做卟啉的光敏物質,有些人吃了之後,被日頭曬到就會身上起紅疙瘩,皮膚瘙癢!”

木耳幾乎都是乾貨,一方麵是方便儲存,另一方麵則是曬乾後會破壞掉卟啉。

超市或市場裡那些看似新鮮的黑木耳,其實都是重新泡發的。

施秋玲還是有些疑惑:“我以前也吃過野生的鮮木耳,咋不癢呢?”

許承安耐心地道:“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吃了會皮膚癢的隻是少數過敏體質的人,大部分人吃個一兩頓沒事,隻要不是大量吃,連著吃就行!”

“不過,鮮木耳最好還是先焯個水,然後炒熟點,因為高溫也能滅掉卟啉!”

施秋玲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二姐夫,這些也是你在書上看到的嗎?書裡頭還真是啥知識都有呢!”

“嗯,算是吧!”

許承安笑了笑。

確定地說,這個小常識他是前世從抖音看到的。

通電了,家裡有電飯鍋煮飯就是快。

那邊淘米下鍋,插上電源,這邊就可以生火燒菜了。

炒菜用的還是火灶。

雖說許承安還買了個電爐子,然而隻是留著應急用。

柴火灶燒出來的菜比起電爐子好吃得不要太多,吃慣了壓根就不想吃電爐子的,沒那股子香味。

電飯鍋那邊的飯煮好,菜也燒好了。

大醬炒雞蛋,臘肉炒黑木耳。

就兩個菜,今晚吃得相對簡單一些。

每天整的菜式太多,吃多了也膩味。

不過菜式有限並不代表份量少。

施秋晴打了八個雞蛋,還切了一大塊臘肉。

幾乎比屯子裡的所有家庭都吃得好了。

許承安胃口大,吃得比較多,晚飯的葷菜必須管夠。

今晚的重頭戲是黑木耳,這玩意才是主角,所以施秋晴沒做太多彆的菜喧賓奪主。

木耳一出鍋,施秋玲搶著端了過來。

沾上臘肉油脂的木耳肉片油光閃亮,香味撲鼻,幺妹都快流口水了,連忙跑過去盛飯。

施秋晴解開圍裙,去院子裡洗了把手,來到飯桌旁坐下,這會施秋玲已經把三碗熱騰騰的大米飯盛上了,就等著開動了。

正餐得一家之主先動筷,這是施家祖傳的規矩,施正宏不在之後,三姐妹依然遵守著,隻不過當家者從老爹換成了許承安而已。

施秋晴剛就坐,幺妹就連聲催促:“二姐夫,你快嘗嘗我們的黑木耳,看看味道好不好!”

許承安拿了筷子,夾起塊黑木耳放到嘴裡。

嚼了幾口,細細品味。

在兩姐妹期待的目光中,許承安很快做出點評。

“飽滿肥厚,爽滑柔軟,口感脆嫩,還有股鮮味!”

太明顯了,毫無疑問。

這就是極品的黑木耳啊!

口感和味道都能說明!

許承安重生前就是從這個時代過來的,野生黑木耳,段木黑木耳和後世的袋栽黑木耳他都吃過。

野生黑木耳>段木黑木耳>袋栽黑木耳。

野生黑木耳沒啥好說的,肯定最好。

段木黑木耳也不是不能吃,品質還能接受。

袋栽黑木耳許承安就吃不下了。

自從郭嘉禁止亂砍亂伐,推出袋栽黑木耳技術之後,市麵上幾乎全都是這種促成黑木耳的天下,連段木黑木耳都難買得到,更彆說野生黑木耳。

自那之後,許承安就幾乎不吃木耳了。

袋栽黑木耳薄得像紙片似的,而且本身一點味道都沒有。

調料味是怎麼樣的,它炒出來味道就是什麼樣,除非泡了墨有墨味,但那可不是什麼好味道。

事實上,野生黑木耳有著類似蘑菇的鮮味。

半野生的段木黑木耳也有一點,畢竟吸收了不少木頭裡的營養物質,隻是比較淡。

而許承安感覺自家種的黑木耳鮮味比尋常的段木黑木耳還要濃鬱一些,幾乎不比野生黑木耳差多少。

不光有產量,還有品質!

這下徹底成了!

施秋晴和施秋玲這才動筷,大快朵頤。

“嗯,和承安說的那樣,還真的是脆滑脆滑的呢!”

“不光脆滑,還肥厚呢,我們的黑木耳太好吃了!二姐夫,你多吃點!”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