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許承安去鎮政府接受市委宣傳部采訪的日子。
大早上起了床,換上一套藍色粗布學生裝,還戴上了頂軍帽。
這是知青的經典打扮,通過穿著一眼就能認出來,和村民相比太明顯了。
被采訪上報是件隆重的事情,還代表著黑土屯的形象,穿戴必須得體。
有些萬元戶喜歡身穿洋西裝,提個真皮挎包,一副暴發戶的既視感,許承安不喜歡。
還是知青裝更適合自己,穿著精神,又不至於銅臭味太濃。
這身知青裝是新的,施秋晴給自己裁好沒多久,這會天氣剛換暖,還沒來得及穿上呢,今天是第一次。
施秋寧給他整理著衣裳,領子弄得服服帖帖的,一丁點的褶皺也小心翼翼地拍平。
許承安笑道:“行了,秋寧,我這是去接受采訪,又不是上電視,用得著那麼誇張嘛!”
“承安哥,你待會見的可是鎮政府的領導,還有市委宣傳部的大人物呢,采訪的時候可能會拍照上報的,得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麵!”
許承安還是平常心看待,也就著裝稍為注重點,在施秋寧心裡可就是大事了,容不得分毫怠慢。
整理好衣服,走出院子,就見到了已經起床,正在院子裡玩鳥的施秋玲。
“二姐夫,你今兒可真好看啊!”
施秋玲驚呼出聲。
許承安本就相貌俊朗,身形挺拔,打獵還加了魅力屬性,這套新的知青裝一穿,整個人都倍有範。
許承安故意板起臉:“我平時就不好看啦?”
“平時也好看,今兒更好看!”
施秋玲連忙補上一句。
許承安頷首:“這還差不多!”
這時施秋晴也從廚房裡出來了,見到許承安不由得呆了一呆,瞬間被驚豔到了。
插隊入戶第一次見到許承安,她就覺得這個男知青長得好看了,現在更是越來越成熟自信。
原本更有機會和許承安在一起的人是自己,然而施秋晴太無私了,她為自己妹妹嫁了這麼個好男人感到高興。
施秋寧走過去道:“大姐,你給承安哥裁的這身衣服剛好合身呢,分毫不差,這手工比買的都好!”
“嗬嗬,合身就行,我還擔心會裁小了呢。”
“咋會呀,你的手活這麼好!”
“……”
吃過早飯,一行人便出了門,和老支書會合。
今天接受采訪的主角是許承安,但是趙衛民身為屯子的老支書也能露個臉,施家三朵金花則是以家人的身份陪同。
來到鎮政府,因為許承安的關係,施秋晴三女也得到了周建民等人的熱情接待,頗有點受寵若驚。
周建民在平頭百姓心裡就是高高在上的大官,她們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領導會如此和顏悅色地對自己說話。
在鎮政府待得了會,市委宣傳部的人也來了,雙方客套了一番,簡單地認識過後,便給許承安做了專訪。
提的每個問題許承安都回答得很漂亮,圍繞著改革開放的成果作為核心,自己成了萬元戶,都得益於改革開放帶來的機會,得感謝郭嘉,感謝黨的英明領導,感謝市政府和鎮政府的關心支持和綁住,還有老支書自然也趁機誇了一通,自己以後會更加努力,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奉獻一份微薄的力量,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雲雲。
宣傳部對於許承安的回答很滿意,這個年輕的萬元戶和知青是懂事的,每個問題都說到了重點,宣傳稿基本不需要怎麼修改潤色就行。
同時他們對於許承安麵對采訪的表現感到有些驚訝,他的回答很是流利,侃侃而談,從容自若,沒有分毫的局促感。
很多人被宣傳部采訪的時候,多少都會表現出一些緊張,可是這種情況並未發生在許承安身上。
采訪趙衛民的時候,老支書對於官方這套就更熟悉了,也是例行公事地先歸功於國家、黨和上麵的領導,再誇了許承安一通,稱其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敢想敢乾,衝勁十足的年輕人,身為知青,在村裡頭勤勞能乾,熱心助人,和所有村民都能和睦相處之類的。
采訪順利完成,也到了中午時分,周建國留宣傳部過來的工作人員和許承安等人吃了頓飯。
吃過午飯後,宣傳部的人離開了。
周建國則扯著許承安,熱情地道:“許老板,你是咱陽平鎮的第二個萬元戶,為鎮子爭了光啊!”
許承安連忙謙虛:“領導叫我小許就行,都是得您的關照,沒有領導支持,哪有今天的我!”
周建國微微頷首,對於他的態度很是滿意。
陽平鎮的第一位萬元戶,也是第一個買私人拖拉機的人,可就沒有這位男知青那麼謙虛了。
那家夥多少有點飄,整個暴發戶似的,相較之下,周建國還是更喜歡許承安的為人。
趁著領導龍顏大悅,許承安趁機道:“領導,其實我還有個不情之請!”
周建國笑著道:“你說說看!”
“是這樣的,改革開放後,大家的日子都會越來越好,物質生活很重要,精神娛樂生活也得跟上!”
“現在手頭多少有了點錢,我打算買台公用的電視機,豐富一下大家的精神娛樂生活,也讓村民在閒暇之餘多看新聞,更多地了解郭嘉的政策走向和社會信息,開拓眼界和見識,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致富的機會!”
說到這裡許承安口氣一轉:“可是,我們屯子還沒通電,這電視機買回來也用不上。”
周建國心裡亮堂,許承安那是拐著彎希望黑土屯早日通電呢。
到了80年代,國內很多農村也漸漸開始通電了,不過普及率還比較低,比如80年底隻有三分之一。
陽平鎮有些村屯已經用上電了,然而都是些人口多,條件好的村屯,像黑土屯著這種小屯子,不知得等到猴年馬月。
沒電實在太不方便了,所以許承安想爭取一下,看看能否借著自己萬元戶的影響力提前讓屯子通電。
倘若這件事能做成了,自己在屯裡的聲望又能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