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年代:我在大山腳下修了個假仙 > 第五十六章 許承安要買拖拉機

第五十六章 許承安要買拖拉機(1 / 1)

推荐阅读:

晚上,老支書家。

“承安來了啊,吃飯沒?哎喲,你說你每次過來拿什麼東西呢!”

柳春花眼睛都快笑沒了。

許承安每隔十天半月都會過來一趟,每次帶些從山上打的野味之類的,這次他來甚至還帶了包大白兔奶糖和一罐麥乳精。

柳春花覺得這個知青實在是太懂事了。

要不是許承安已經和施家老二訂婚,恨不得把自己女兒嫁給他。

許承安和她客套了幾句:“嗬嗬,春花嬸,老支書在嗎,我想和他聊點事!”

“他在屋裡頭呢,你進去找他吧,我給你泡壺茶!”

“不用不用,春花嬸,你忙就行!”

許承安徑直走向老支書住的土坯房,就見到他在炕上“啪嗒啪嗒”地抽著旱煙,眉頭深鎖,心裡不知想著什麼事。

瞧了敲門,老支書這才回過神來,強行擠出笑容:“承安,啥時候來的?”

“剛到,在家裡閒著沒事,過來和你嘮嗑幾句!”

許承安和老支書的關係很好,直接就坐到了他的對麵:“老支書,你在想啥呢?”

“嗨,還不是那個拖拉機指標的事!”

提到這個老支書就心煩。

前幾天上邊找他開了個會,與會的還有鎮子上的其他公社支書。

領導在會議上聲稱為了促生產,提高農業機械化進程,給每個村都分配了個拖拉機指標。

然後那幫去開會的支書個個都頭大如鬥。

領導嘴裡說是指標,然而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就是個任務。

同為工業品,然而和求而難得的自行車不同的是,80年代初拖拉機在國內的產能是過剩的。

以東方紅小四輪為例,1980年,東方紅履帶拖拉機全年生產了24015台,遠遠超出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產量迅速下降到9500台左右。

這玩意太貴了,在生產隊時期,整個大隊公社有兩輛拖拉機都算多的。

1980年,國內生產隊的基本核算單位為566萬個,而拖拉機則隻有262萬台,全國拖拉機與生產隊的比率連05都不到,即平均下來一個生產隊隻有半台拖拉機!

郭嘉提出農業機械化的口號是沒錯的,然而一時半會難以實現,而那些響應號召的機械廠卻為此生產了太多的拖拉機,導致賣不出去。

積壓得太多的廠子,甚至可能為此而倒垮。

於是有些地方就分任務了,看看能不能儘量幫忙消化。

領導那邊的態度很明確,哪個村能消化掉這個指標,那就是大功一件,消化不了嘛,那就好自為之吧!

然而要湊錢一輛拖拉機又談何容易,尤其是黑土屯這種小山村。

任務來得也很不是時候。

還有兩個月就過年了,辛苦了一年,誰不想留點錢,過年整點年貨啥的。

而且不久之前村裡頭才來了支打井隊,給十幾戶人家打了洋井,這些家庭都花了不少錢的,個彆還是東拚西湊才夠,要他們再集資買拖拉機,那是難上加難。

果然,回來全村開會一說,幾乎就沒幾戶讚成的,強烈反對的聲音占了絕大多數。

許承安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老支書,這個拖拉機指標的問題,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哦?”老支書連忙問道:“有啥法子,你快說說看!”

“雖然這輛拖拉機是上頭給村裡的指標,但是賣給個人也是可以的吧?”

“賣給個人?”老支書一臉愕然:“一輛拖拉機得幾千塊,咱村裡湊錢都湊不上,誰能自個買?”

“老支書,不瞞您說,我想買這輛拖拉機!”

“你?你有這麼多錢嗎?”

老支書震驚了。

施家那條件他是清楚的。

許承安雖是城裡的知青,但早早父母也沒了,條件好不到哪去。

許承安淡淡地道:“沒有,我想貸款買!”

他手頭的錢其實買輛拖拉機已經差不多了,然而許承安還是打算貸款。

把銀行裡的錢弄出來,錢生錢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趁著這個機會,也和銀行那邊打打交道。

“貸款?”老支書一聽便眉頭深皺:“承安,這可是好幾千塊錢,銀行那邊哪有這麼容易貸到!再說了,你貸這麼多錢,一年下來光利息怕是就得幾百,能還得起嗎?”

許承安不為所動:“嗬嗬,老支書,我這拖拉機又不是放著不用,可以跑運輸的嘛。”

現在買輛農用車跑運輸,就和買了隻能下金蛋的老母雞無異。

很多膽肥的人就是買了輛農用車起家,成了萬元戶。

80年代初也是買農用車最好的年份。

早幾年的話還沒開放。

做生意被視為投機倒把。

容易被批鬥,個人也很難買得到拖拉機。

太晚的話,到了80年代末,很多人有條件買農用機了。

意識到跑運輸掙錢,活就沒這麼多了。

老支書自然也想消化掉指標,完成領導的任務。

然而事關重大,可不能坑了許承安。

他苦口婆心勸了半天,許承安依然堅持。

最後老支書隻能無奈地道:“這個指標,我得先去鎮上問過領導,能不能給個人。”

領導那邊未必就會同意,再說領導點頭了,農行那邊九成也是不會放貸的。

“行,老支書,那你什麼時候去鎮上,到時我陪你一起跑一趟!”

許承安倒是很有把握。

放在前幾年,這種指標絕對到不了個人手上,甚至還會被領導批評,比如“小夥子你投機倒把的想法很危險,絕對不能有之類的”。

然而這改革開放的春風一吹,領導的思想觀念近幾年早已改變了,其他村鎮個人買農用機的也不是沒有,隻要能完成指標就行,誰管你那麼多。

至於銀行那邊,許承安也有辦法搞定。

和老支書約好去鎮上找領導的時間,這兩天他比較忙,暫時沒空,得等到大後天。

許承安也不急在一時。

和老支書又聊了會兒,便告辭了。

回到家裡,施秋玲正在洗澡。

小丫頭已經迫不及待想穿那身新棉襖棉褲了。

而施秋晴和施秋寧則在灶邊烤著火,有說有笑的,不知聊著什麼。

“承安哥!”

見到自己男人回來,施秋寧連忙給他搬了張小板凳放在中間,這樣靠爐火比較近,暖和一點。

許承安剛坐了下來:“嗯,我想和你們說個事。”

“啥事啊?”

“村裡頭我是有個拖拉機指標嘛,村民們都不願意湊錢買,我想買下來!”

他這話一出,就把兩女給嚇到了。

拖拉機在普通人心目中就是絕對的奢侈品,它的地位就相當於後世幾百萬的奔馳寶馬。

整個大隊也就隻有一輛而已,第二輛的錢都湊不上來。

如今許承安居然想自個買下那輛拖拉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