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柏鄉縣(1 / 1)

推荐阅读:

自己隻是千石司馬,在整個朝廷眼中算不了什麼,依舊還是要仰仗他人的鼻息生存。

所以必須得表現出不驕不躁,溫文爾雅,結交軍中將領,朝中高官,給自己打下深厚的根基。

於是將此處的戰功,給統計了一番,將張梁的人頭砍了下來,吩咐傳令兵送去鄴城軍營,所有事情原原本本告知給盧植。

天色越發的昏暗,已經有不少士卒開始昏昏入睡。

劉錦和眾將閒聊了一番之後,便陸陸續續回到軍帳之中入睡。

次日清晨!

柏鄉縣城外,正有一支千餘人的兵馬,打著劉字大旗,浩浩蕩蕩朝著此處而來。

為首的兩名將領正是張飛和韓當,昨天得到軍令之後,好好休息了一晚,便馬不停蹄趕到此處。

張飛騎著高頭大馬,手握長矛,眼睛微微眯起,看著眼前這座城池,竟然非常的寂靜。

心中生出了疑惑之色,便詢問一旁的韓當!

“義公,俺怎麼感覺這座城池是一座空城,莫非裡麵有詐”?

韓當看著眼前這模樣,打量了片刻,心中也有些詫異。

城牆空蕩,壓根就沒看到黃巾士卒的身影。

就在兩人疑惑之時,眼前這座城門,突然吱嘎一聲打開。

正有大量的百姓,將城門推開,站在兩旁恭敬迎接。

為首之人麵容清瘦,身穿一襲青衫,帶著恭敬之色,朝著此處緩緩走來!

“縣中吏員李曆,見過二位將軍到來”

張飛看見眼前情況,不由得愣了片刻,不是說柏鄉縣已經被黃巾賊占據,怎麼還有官員在此。

眉頭皺了皺,當即就詢問道!

“誒,你且告訴我,城內黃巾賊去何處了”?

李厲聽到這話,沒有任何猶豫,當即就開口解釋道!

“啟稟將軍,昨天十幾裡外爆發了一場大戰,不少黃巾潰兵逃到此處,導致柏鄉縣的黃巾賊也知曉了此事,得知賊首張梁被斬殺,漢軍正朝著此處殺來,便嚇得落荒而逃”

“於是在下便集合城內百姓,控製了城池,得知將軍到來,便率領城中百姓相迎”

張飛和韓當聽到這話,瞬間就明白了此事。

原來是昨天一戰,嚇得城內黃巾賊落荒而逃,倒也算得上正常。

畢竟三大賊首之一的張梁都被斬殺,三萬大軍被覆滅,如此恐怖的消息傳來,連夜逃走也極為正常。

張飛看著眼前李曆,朗聲說道!

“我等正是昨日襲擊張梁所部漢軍,如今這支兵馬被擊敗,我等要在城內暫時駐紮,告知城內百姓,無需擔憂”

李曆聽到這話,壓根就沒有任何驚訝,自然知曉就是眼前這群人剿滅了張梁。

當即就雙手作揖,恭敬說道!

“在下這就派人告知全城百姓,有諸位將軍坐鎮,周圍黃巾絕對不敢進犯”

張飛點了點頭,當即就率領身後大軍進入了城內,隨後控製了整座城池的城坊。

之後又派人回到山穀軍營,通知自家大哥,城池已經被占據,可以駐紮在城內。

幾個時辰過後,正有一支兵馬押送著大量俘虜,浩浩蕩蕩朝著此處而來,形成了一條長龍。

為首的將領正是劉錦,騎著高頭大馬,在關羽等將領的簇擁下,緩緩朝著柏鄉縣城而來。

進入城內之後,整座城池都比較空蕩,街道破爛不堪,甚至有不少房屋倒塌,甚至還有一些屍體倒在這街道兩旁,顯然經過黃巾賊洗劫。

就連百姓也沒有多少,零零散散的站在街道上,正看著大軍緩緩進入城內。

劉錦眉頭皺了皺,這群黃巾賊打著安撫百姓,匡扶天下的名義,所做之事,比之山賊土匪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攻破一座城池,都會洗劫一番,裹挾這些百姓,跟著他們造反,並沒有任何生產力,隻會搞破壞。

難怪百萬大軍,連一年都沒有撐過,就被朝廷所剿滅,失去了人心,怎麼可能立足下來。

不過就是靠著幾十年積累的名聲,忽悠百姓起兵造反。

等這些百姓吃不飽穿不暖,每天提心吊膽,才會發現跟著黃巾賊的日子,還不如之前。

隨後才回過神來,對這些所謂的黃巾軍徹底死心,所以紛紛落荒而逃,根本就沒有心思賣命。

劉錦看著整座城池空空蕩蕩,當即就對身後的關羽,吩咐道!

“雲長,將所有俘虜關押在城內,每天吃一頓,保證不餓死就行,隨後挑選一些青壯補充戰損,等盧公到來,便將這些俘虜交上去”

關羽聞言點了點頭,關押在城內確實很方便。

四麵都是城牆,這些俘虜也不敢隨意亂走,發現直接是殺無赦,可以解決手頭上,人手不足的問題。

當即就指揮身後兵馬,將這萬餘俘虜驅趕在城西地界,隨後給他們關押在此。

劉錦來到了府衙內,周圍已經是破破爛爛不堪,很多房屋懸梁,基本上都被拆卸。

倒也沒有嫌棄,而是吩咐自己的親兵,將這裡整合一番,就當做自己臨時居住之地。

就在這時,張飛和韓當兩人,快速朝著此處而來,連忙躬身一拜,稱呼一聲!

劉錦揮了揮手,示意兩人無需多禮。

張飛則是開口說道!

“大哥,城內的黃巾賊,早在昨天就已經逃走,我來時城內已經沒有了任何黃巾賊”

“隻有縣內官吏李曆,維持著城內的秩序,組織著百姓,隨後開城迎接我等”

劉錦聽到這話,點了點頭,雖說城池被黃巾賊攻破,大部分官吏要麼就逃走,要麼就投降成為百姓。

黃巾賊逃走,這李曆能夠站出來,組織城內百姓,維護秩序,倒也是一個有能耐之輩。

想到此處,劉錦稍微頓了片刻,李曆這個名字,竟然有些熟悉,好像是從哪裡聽說過。

沉思片刻之後,眼睛一亮,好像在曆史上有些名聲,乃是韓馥手下官吏。

曆史上,袁紹要奪冀州之時,李曆和幾個文臣,勸諫過韓馥,讓其不要拱手相讓,結果並沒什麼卵用,反而落得一個被殺的下場。

能勸諫韓馥地位肯定不低,說明此人還是有些能力。

雖不及河北名士田豐,沮授等人,但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