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州府將軍也是一愣。
心想,這可不合規矩啊。
李原即便是校尉參讚的身份,也比州府將軍差了好幾級。
統領後軍,名不正言不順。
這怎麼能服眾。
李原聽了龍驤侯的任命,其實也是一皺眉。
如果真要自己以參戰校尉的身份,去統領兩位州府將軍。
不但會讓兩位州府將軍不滿,還會引起兩州兵戶的猜疑。
龍驤侯這麼做,實際上有些猛狼了。
李原覺得此事不妥,馬上邁步而出,對著龍驤侯一拱手。
“卑職願輔佐兩位將軍伏擊敵軍。”
“這統領之事,還請侯爺收回。”
龍驤侯這個時候,也覺得自己剛才任命李原為一路統帥,確實有些操之過急。
正想著如何回轉。
定州將軍韓明道則是拱手說道。
“侯爺,李校尉英勇善戰,確是難得的良才。”
“卑職覺得,後路指揮可以我們三人合議。”
“不知侯爺覺得如何。”
韓明道的意思也很簡單。
這位李都尉確實也是一位人才,但兩位將軍讓一個校尉指揮屬實讓人恥笑。
傳出去,我們兩位州府將軍恐怕就彆做人了。
但我們可以給李原一個位置,既可以平等的和我們合議。
所謂三人合議,就是三人一人一張票。
遇到大事決斷的時候,少數服從多數。
將一個校尉拔擢到和兩位將軍合議的地步。
其實兩人已經非常給侯爺麵子了。
這還多半看在李原有單挑鐵勒千夫長的武力。
要是敵人繞路兵馬中真有類似的猛將,恐怕還真需要李原出手。
此時衛州將軍陳廉,也反應了過來。
同樣也上前拱手。
“定州將軍說的不錯,末將附議。”
龍驤侯一想,這個主意也算合適,便點頭應允。
作戰計劃確立完成,事不宜遲,全軍馬上開始行動。
定州軍七千人,衛州軍五千五百人,都連夜從山脊防線上撤了下來,合計一萬兩千五百餘人。
而龍驤侯親自帶五千龍驤軍,及慶州和淮州兵馬合計一萬八千人。
重新接管了定州軍和衛州軍空出來的山脊防線。
好在此時天還沒亮。
對岸的鐵勒人隻知道梁軍在連夜換防,但卻看不清動向。
定州軍和衛州軍合兵一處,開始連夜向二十裡之外的葫蘆口翠鬆嶺方向行軍。
這幾日,鐵勒人沒有發動進攻。
梁軍體力保存的還不錯。
否則即使是這種連夜的急行軍,恐怕都會造成大範圍兵戶逃亡。
看著行軍的隊列,兩位將軍拉著李原來到臨時營帳之中。
定州將軍韓明道見左右無人,便溫聲說道。
“我知道李校尉有本事,侯爺派你來當這個伏擊指揮,定然是已經有了謀劃。”
“李校尉不如和我們說說,這伏擊鐵勒的繞路部隊,你可是有了好主意。”
李原抬頭一看,衛州將軍陳廉也是一臉期待的望著他。
“是啊,這些天我們大家私下裡都知道,侯爺的那些謀劃,都是李校尉給出的主意。”
“能夠獻策斬殺幾千鐵勒人,李校尉定然是有真本事的人。”
“沒錯,李校尉如果有什麼主意,一定要不吝賜教啊。”
李原察言觀色,確認二位將軍確實是誠心和他商議破敵之策。
於是他也不再隱藏。
而是從懷中掏出來一摞紙張,分與兩位將軍。
那是一份早就寫好的計劃書,裡麵已將後續各種安排,都寫的清清楚楚。
甚至還畫了詳細的地圖,以及執行計劃的路線和時間。
兩位將軍將這些紙拿到眼前,足足花了半刻鐘才將整個計劃看了個大概。
弄懂了李原的想法,兩位將軍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李原的這個計劃如果真的能成功。
那隻要兩位將軍全力配合,這次入侵梁國的三萬鐵勒兵馬也許真的會片甲難歸。
兩人想到此處,非常默契的抬頭互相對望了一眼。
眼神中都是震驚。
作為大梁的將軍。
兩人不是不想戰勝鐵勒人,而是一直不敢去想。
鐵勒人幾十年的赫赫武功,已經把梁人打的膽寒。
對於來犯的鐵勒大軍,他們最好的期待就是拚死擋住,逼迫鐵勒人退軍而已。
完全沒有想過還有另一個可能。
那就是將三萬鐵勒兵馬,全殲於此。
兩位將軍望著李原,都是眼神灼灼。
兩人不由得問道。
“李校尉,你你這個方略,有多少把握。”
李原看著兩位神情肅然的州府將軍,沉穩的說道。
“若是二位上官願意全力助我,在下有七成把握。”
“將入侵的鐵勒人,全部埋葬在這葫蘆口!”
兩位將軍又對視了一眼,心中都在暗暗思量。
七成嗎。
陳廉還在撚著胡須猶豫,一旁的韓明道則對陳廉放聲說道。
“老陳,你我為將者,哪有那麼多瞻前顧後。”
“我們若在這赤水河,攔不住鐵勒人,四州百姓必然生靈塗炭。”
“你我恐怕也會被朝廷處置,與其這樣,不如就和鐵勒人奮力一搏。”
“實話說,老陳,李校尉的謀劃,恐怕也是唯一能擊敗鐵勒人的法子了。”
“我看李校尉這個法子值得一試。”
陳廉眼神閃動似乎在下什麼決心。
然後猛的用右手一擊掌。
“好,我乾了,我就跟李校尉,用身家性命賭這一次。”
“我陳廉,帶著衛州府的五千五百兒郎,願意跟著李校尉和鐵勒人賭命。”
“若是勝了,大家封妻蔭子,敗了,大不了咱們幾個老家夥馬革裹屍!”
韓明道哈哈大笑。
“老陳,你這就對了,咱們上下一心,就和那鐵勒蠻子搏他一次!”
說罷,三人的手緊緊握的在了一起。
看著兩位豪氣的州府將軍,李原麵露笑容。
這兩位州府將軍並不傻,他們久在軍旅,戰陣經驗豐富。
這一次鐵勒人來勢洶洶,可不是靠死守就能熬得過去的。
李原的計劃如果真的成功了,絕對可以重創鐵勒人馬。
兩位將軍既然已經下定決心,立刻就按著李原的謀劃開始行動。
從葫蘆口到赤水河這條鐵勒人必經的山間小路上。
上萬名大梁兵戶扛著各種物資穿梭在密林間,在各自軍堡都尉的帶領下,開始了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