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澗染坊
芒種後的山澗浮著層青碧霧氣,蘇芷赤腳站在溪石上,蔥綠裙裾浸透了晨露。五丈長的素帛浸在溪水裡,被浪花推著纏上老茶樹的根須。她彎腰攪動靛藍染缸,腕上銀鐲磕在缸沿,驚起兩三隻翠鳥。
“小娘子這靛青染得妙,像是把山嵐裁下來了。”
陵光君蹲在對岸啃青杏,黑短褲上濺滿藍漬。他指尖彈了顆杏核,正巧打中晾曬的布匹——那浸染的雲紋遇水竟泛起虹光,驚得馮小桃手中茶盞一晃。
青鸞的狐尾從竹簍後探出,卷走半匹未乾的布:“這料子比玉衡長老的鮫綃還輕透!”
蘇芷抿嘴一笑,眼下淡褐小痣跟著輕顫:“這是用後山‘虹井’水浸過的,曬足三伏天,入秋能裁嫁衣。”
二、褪色舊帛
茶市最末一家鋪子換了匾額,“蘇氏染坊”四字還沾著鬆香。馮小桃幫著擺弄晾布架,瞥見櫃底壓著塊褪色的百衲布。那布料拚著七十二色絲線,中央卻缺了塊三角,露出焦黃的襯底。
“這是我阿婆留下的。”蘇芷抖開布匹,黴味驚飛梁上燕雛,“說是盤耳山舊時的地脈圖,缺的那角藏著染虹紋的秘方。”
布角忽被山風掀起,陵光君手中的杏子滾落在地——殘缺口紋路,竟與他腰間聽雷竹傘的傘骨紋一模一樣。
玉衡長老的琴音在此時破空而至,桐木琴尾掛著半枚銅錢:“二十年前山洪衝垮虹井,最後一個知曉秘方的染娘,就叫蘇虹。”
三、虹井秘辛
廢棄的虹井爬滿青藤,井欄刻著褪色的采茶歌謠。青鸞的尾巴掃開蛛網,井底忽然傳來搗衣聲。馮小桃腕間桃木鐲滲出鬆香,照出井壁暗格——裡頭塞著半卷《染經》,字跡被水汽暈成藍花。
“阿婆總說虹井通著龍脈。”蘇芷摩挲著井繩磨痕,“當年她在此浸染禦賜鳳袍,暴雨中布料顯出的不是龍紋,倒是滿幅的茶樹影。”
陵光君用刻刀撬開暗格,帶出一把生鏽的銅鑰匙:“你阿婆沒告訴你?蘇虹是她雙生妹妹,暴雨那日抱著染缸跳了井,缸裡泡著三百卷揭發知府貪墨的賬本。”
井水忽然翻湧,褪色的百衲布浮上半空,缺角處顯出血字:“茶染龍脈,虹祭貪泉”。
四、百衲市集
小滿當日的市集支起七彩布棚。蘇芷的虹紋布剛掛上竹竿,便被番商圍住。藍眼商人卡爾舉著放大鏡細看:“這經緯織法,分明是西洋舶來的珍妮機所出!”
“珍妮機?”馮小桃攥緊搗衣杵,“這是盤耳山七代染娘傳的‘百梭法’,一匹布要投梭千次!”
青鸞的尾巴卷起染缸殘片,露出底部“天元四年製”的銘文。陵光君晃著銅鑰匙走近:“卡爾先生腰間懷表的齒輪紋,倒是與我這鑰匙齒痕相似——上個月被盜的虹井舊鎖,可是在貴處?”
玉衡長老的琴弦忽地繃斷,琴腹滾出半本染經。蘇芷對著日頭展開經卷,缺失的秘方正在卡爾懷表鏡麵上顯現——混著茶露與井水的配方,被雨水衝成藍煙。
五、新錦成霞
暴雨傾盆時,虹井騰起七色彩霧。蘇芷將百衲布鋪在井口,缺角被馮小桃的桃木鐲補全。陵光君刻刀劃過井欄,青石上顯出朝露師祖的手書:“茶脈即血脈,虹紋即心紋。”
布匹吸飽水霧的刹那,三百道茶農虛影從經緯間浮現。最年長的老者指向卡爾,他懷表裡藏的虹井鎖鑰應聲而碎。青鸞的尾巴卷著新染的虹紋布掠過市集,布料遇雨不濕,反將水珠凝成茶芽形狀。
三日後,蘇氏染坊掛起新匾。蘇芷在井邊栽了棵野茶樹,樹根纏著那塊補全的百衲布。陵光君蹲在簷角刻新獸,這回是銜著布匹的囚牛——馮小桃瞧見獸爪刻痕,分明是那日井底的血字。
器物譜
虹紋染方
原料:虹井水、雷擊茶露、百年前黴斑
古法:暴雨夜投梭,借雷電固色
掌故:蘇虹殉井那日,井中騰起的藍煙七日不散
百衲布
拚布:七十二色對應盤耳山七十二泉眼
秘紋:日光下顯茶脈,雨霧中浮人影
傳承:每代染娘添一縷鬢發織入
人物譜
蘇芷
身份:蘇虹侄孫女,第七代染娘
特征:左腕銀鐲刻二十八宿,浸染時泛虹光
心結:補全百衲布,洗刷先祖汙名
卡爾
背景:西洋商會探子,假扮商人盜取古藝
暗器:懷表內藏虹井鑰匙模,可拓印機關
結局:被茶農虛影驚瘋,終日念叨“藍煙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