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鴻門宴》二(1 / 1)

推荐阅读:

“驕兵必敗,還好有你給我做榜樣,讓我從此不敢小看任何一個人。”李世民深刻認識到年輕的缺點,那就是見識太少了,很多事情就是想不到。

哪怕是自己也是一點點成長和學習才能過壓住那些老前輩。

項羽還需要打磨,不過沒有時間讓項羽打磨成為一名合格的統治者了。

劉邦可不會等你。

“《鴻門宴》就是曹無傷告密,項伯告密,劉邦化解矛盾成功活下來。”

“不得不誇劉邦運氣真的很不錯。”

“在項羽做出決定之後,有一個人連夜跑到劉邦軍營,想要讓張良跟他走。”

“這個決定改變了劉邦的命運。”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天上給了劉邦這個機會,把握機會就要靠劉邦本人了。”

“項伯來了。”

“由於之前張良和項伯是生死之交,當項伯得知項羽要滅了劉邦之後關心老朋友連夜趕到劉邦那裡,想要勸張良離開。”

“張良納悶了,這件事情我怎麼不知道。”

“結果一問劉邦才知道他居然能犯這種錯誤,麵對劉邦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張良發出靈魂拷問,你打得過項羽嗎?”

“劉邦沉默了,能打得過就有鬼了。”

“從也能看出劉邦做出這個決定一定沒有和張良商量,而是在彆人或者就是自己內心的誘惑之下,做出了這個決定。”

“劉邦分不清大小王了。“

“有些東西要有實力才能獲取,沒有實力就老老實實的待在那裡,發展勢力。”

“不過,我們得以看到劉邦牛逼的社交本領。”

“如何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一個陌生人成為你的朋友,甚至幫助你。”

“劉邦先問張良,你和項伯誰大。”

“張良說,項伯大自己幾歲。”

“劉邦懂了,接下來就看我表演了,讓你看看社交的手段。”

“張良勸了很久說動了項伯和劉邦見麵,劉邦一見到項伯就大哥長,大哥短的拉近關係。”

“雙手端著酒杯恭敬的伺候項伯,想要和項伯結為親家。”

“之後對天發誓,說我進入鹹陽一點東西都沒有碰,財寶都放在府庫裡麵,日日夜夜隻等將軍到來。”

“派兵鎮守函穀關是為了防範盜賊,日月可見啊!我是絕對不敢背叛項王的啊!”

“還請你和項王美言幾句,我可不敢做這種事情。”

“一套下來,項伯根本找不到回絕劉邦的說辭,加上張良也在一邊求情。”

“項伯最終被說動,要求劉邦明天一早去見項羽。”

“我們看看劉邦的社交手段,並不是直接求饒,而是先和對方拉近關係。”

“當時劉邦也是諸侯王之一,能夠低三下四如同侍奉兄長一樣對待項伯這需要認清現實。”

“很多人失敗的原因就是明明去求彆人幫忙,卻要保持臉麵讓彆人感覺好像欠你一樣。”

“彆人不欠你,懂吧?”

“伸手不打笑臉的人,項伯麵對劉邦這個樣子心中有氣也不好說。”

“在拉進完關係之後,劉邦立刻表忠心。”

“那些財寶全部放在那裡就等你們來,為了防止財寶被人盜走我才派兵去守關。”

“結果手底下的人腦子壞掉了,誤會了這個決定,這是一個誤會啊!”

“總之撇清自己的關係,將這件事情定義成誤會。”

“如果直接求饒,那就說明你本來就是這個打算,打你沒有錯。”

“如果是誤會,那麼就有周旋的餘地了。”

“當領導一定不要把事情說死,要有周旋的餘地,這也是領導為什麼不把話講明的原因。”

“把話講明了,最後出了事要讓領導來承擔責任。”

“隻要話沒講明,最後出了事領導也有周旋的餘地。”

“我說的是這個意思嗎?我可沒有說,不要誣陷我好不好?”

“可以把責任撇清。”

“這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從這件事情我們也看出劉邦的能力,機會已經來了,可是把握機會要靠你自身的能力了。”

“如果劉邦沒有這種社交的能力,說幾句話就讓項伯生氣了,那不用想明天百分之百攻打劉邦。”

“項伯的這些話就無疑幫劉邦打開了迷路,有了具體的目標。”

“而不像瞎了眼的瞎子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迷迷糊糊的前去赴約。”

“知道對方心中的想法,那麼就可以想對策去解決。”

“項伯回到項羽軍中,跟項羽講了說明情況。”

“發表了自己的看解劉邦那小子是沒有膽量敢做這種事情。”

“而且還是劉邦先進入鹹陽是有功之臣,我們就這樣去攻打他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明天劉邦這小子就來這裡,先看看劉邦怎麼說。”

“項羽同意了。”

“這裡我們就要分析一下項伯,為什麼項伯要幫劉邦。”

“通俗的說法就是項伯背叛了項羽,最後導致項羽失敗,項伯該死。”

“其實就是瞧不上劉邦,認為劉邦沒有實力和項羽對抗。”

“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情義。”

“好歹張良救過自己的命,劉邦又那麼對待自己。”

“幫劉邦說幾句話還張良人情,又讓劉邦欠下自己一個人情,這穩賺不虧啊!”

“要是項羽真的想要弄死劉邦,自己勸也沒有用,那隻能怪劉邦倒黴了。”

“還是那句話,讀曆史人物我們必須從他本身的利益出發,不要想當然的認為他會效忠於某個人。”

“哪怕是親戚。”

“退一萬步來講,項羽最後失敗了,項伯依然活得好好的被劉邦封為射陽侯。”

“利益才是關鍵。”

“赴宴開始。”

“劉邦率領的100多騎兵來見項羽,到了門口隻有劉邦和張良可以去見項羽,其他人都在門外。”

“劉邦一見到項羽,立刻放低姿態,並且立刻拉近關係,道:我和將軍一同起義,將軍戰於黃河以北,我戰於黃河以南,一起來滅秦。”

“隻是沒想到我運氣好先進入鹹陽,又在這裡見到了將軍,沒有想到有小人挑撥離間,導致了這種誤會。”

“項羽一看,劉老三低聲下氣的求饒,看他的樣子真的有膽量和自己作對嗎?”

“很快就把曹無傷的說出來。”

“這也表明項羽真的太年輕了,彆人前來告密告訴你這個消息,結果你反手就把彆人舉報了。”

“你讓以後有誰敢來向你告密,以後彆人誰敢來對你效忠。”

“你以後要怎麼樣去拉攏彆人,從此劉邦手下的那些人基本上不會投靠項羽了。”

“項羽的這一句話讓劉邦集團團結一心了。”

“不得不說還是項羽有本事,完成了劉邦戰前的思想統一工作,那就是項羽不可靠。”

“前麵我分析過了,項羽這個人做事情絕對是非常的果斷。”

“如果真的要殺劉邦完全就是劉邦一進來就直接殺。”

“猶豫就意味著項羽不想殺劉邦,接下來劉邦隻要躲開了範增就可以了。”

“這場《鴻門宴》下了來,唯一真心想要殺死劉邦的隻有範增,結果都被劉邦化解了。”

“最後劉邦安全離開了,這就是輕敵的代價。”

“我們站在項羽的角度出發,項羽很難看得起劉邦,認為他有實力可以和自己對抗。”

“項羽本身和劉邦一起共事過,了解劉邦的能力,當時劉邦能力並不出眾。”

“此時,項羽還保留過去的印象看待劉邦,殊不知劉邦已經脫胎換骨了。”

“範增看出來了,結果項羽不聽。”

“金銀財寶劉邦也沒有動,加上他有功殺他難以服眾。”

“如果殺了劉邦,那麼其他諸侯王勢必會對自己有看法,到時候楚懷王熊心也可以拉攏其他諸侯王來對抗自己。”

“諸多因素導致的項羽沒有殺死劉邦,錯過了這個最好的機會。”

“未來隻有在彭城之戰,劉邦又一次飄了,沒有讓韓信領兵導致了生死危機。”

“也讓劉邦承擔了千古罵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