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的哥哥是高歡 > 第3章 苦一苦六鎮軍民

第3章 苦一苦六鎮軍民(1 / 1)

推荐阅读:

清河王元懌乃是孝文帝之子,從小就聰慧伶俐而且長的好看,跟自己哥哥元恪的關係也好。

孝文帝死後,元恪剛一繼位,元懌就被封為侍中,領門下省。

元恪死後,其幼子元詡繼位。

自古,主少國疑。

元懌作為宗室中輩分高,又極有能力的人,自然會成為胡太後這孤兒寡母的在朝堂上的依仗。

元懌能夠走到權傾朝野這一步。

靠的就是1的努力,9的天賦至於另外90靠的什麼?

長得好看,胡太後每次看見他都內心,歡喜!

從太極殿走出,元懌正在跟吏部尚書李韶、度支尚書等人一同商議給六鎮具體封賞的事項。

“獎賞之事,拿捏好分寸即可,朝廷也不富裕。”

“可……朝廷大肆中軍,還嘉獎了立功的那幾人,若是不給於六鎮軍民足額賞賜,怕是會激起怨憤。”

“這不正好給六鎮軍民樹立了一個榜樣嗎?朝廷就是會重賞有功之人,下次再北征蠕蠕,六鎮軍民定當奮勇殺敵,六鎮軍民苦,我們都知道,但朝廷諸多事宜都需要花錢,先苦一苦六鎮百姓,罵名我來擔著。”

這時,一宮女快步走來。

元懌等人一眼便看出這是貼身伺候胡太後的婢女。

李韶等幾位官員不再多言,反而一個個極為識趣的衝著元懌躬身行禮,便說下去處理公務。

元懌則跟著婢女轉身前往顯陽殿。

到殿門口的時候,婢女就不再跟著,元懌走進一看,隻有胡太後坐在案前,皇帝元詡並不在,而胡太後身邊並無其他婢女。

他明顯錯愕了片刻。

今天玩這麼大?

可再一看胡太後的表情不像是要找他‘歡喜’的樣子,當即開口詢問,“太後,有何要事?”

“又無他人,你過來便是,何須這般拘謹?”

元懌這才上前,胡太後則將那份密奏遞給他。

元懌接過奏疏一看,僅僅隻是粗略一撇,跟之前的胡太後一般,露出驚駭之色。

奏疏最為核心的便是‘求銓彆選格,排抑武人,不使預在清品’,就是請求朝廷在改變官員的選拔標準,禁止武人晉升為文官。

胡太後和元懌都驚駭的原因就是……這等於撅了朝中武人的根,尤其是中軍,這是要徹底斷絕中軍這夥人的上升通道。

“想必乃是征西將軍之意,其身體有恙,便由其子呈交密奏。”

征西將軍張彝,出身清河張氏,乃是三朝元老,年輕時還參與過孝文帝的遷都事宜被重用,但在宣武帝元恪時期因為與當時的外戚權臣,孝文帝皇後,宣武帝生母之兄高肇爭奪陳留公主,得罪了高肇,便將其停職。

在高肇掌權期間,張彝得中風後直接偏癱了,胡太後聯合領軍將軍於忠鏟除高肇等人奪回權力後,便重新啟用張彝,封其為征西將軍,其子也得到重用。

長子張始均為尚書郎,其次子張仲瑀乃給事中,這些可都是無數人眼饞不已的清要職位,也就是其奏疏中要求禁止武人升遷的職務。

元懌一眼便看出其中問題所在!!

清河張氏,雖然也算是頗有名望的豪族,但可不是‘崔、盧、李、鄭’這四大高門。

朝廷明麵上的官員職位數量就那麼多,一個蘿卜一個坑。

清河張氏就跟‘代人’集團中那些‘乙、丙、丁’姓族,互為直接競爭關係!!

這些‘乙、丙、丁’姓族的鮮卑人,基本都在中軍裡熬資曆,等著升官。

表麵上看似是文武之爭,實際上是北魏朝廷的政治資源被上麵漢家四大姓,鮮卑八大姓吃了大頭後,底下的人為了為數不多的政治資源進行的傾軋。

“不對!想來不單單是征西將軍的意思,他隻是負責牽頭的。”

“朕也想到了,所以才叫你來商議。”

這事往更深一點追求,那就是漢人跟鮮卑之間的矛盾,如果鬨大的話……難以收場。

元懌一時之間也難以定奪,畢竟張仲瑀敢於上這道奏疏,雖然是密奏,但肯定是已經做好了準備。

他再一細想,可能這事的誘因便是此次北征柔然鬨的。

阿那瓌被帶回洛陽後,朝廷冊封其為‘蠕蠕王’,中軍士卒占了獎賞的大頭,大批中軍之人得到擢升,一下子占了太多坑位。

“不如將廣平王等宗親召入宮中一同商議,此事乾係甚大。”

“善,那你便去召集宗親吧。”

元懌當即遣心腹將高陽王元雍、廣平王元悌,江陽王元乂……全部都召入宮中,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孝文帝之子,都是三十多歲出頭,唯有廣平王元悌,其父死的早,他便承襲了王位,仍是少年。

元懌屏退左右,將密奏給眾人閱覽,看完後……

每人臉上的表情都各異,元乂眼珠子轉了轉,似乎是若有所思,他是宗親也是胡太後的妹夫,眼下是領軍將軍,執掌皇宮內的禁軍,但卻跟元懌不對付,索性也就不發表言論。

反倒是不通政務,毫無經驗的愣頭青元悌在看完後,當即開口發表意見。

“我覺得征西將軍之子張仲瑀的這道奏疏言之有理,此番提議合漢家製度,清要之職,本就該清貴之士擔任。”

元雍看了他一眼,元悌平日就喜歡與漢人士族交往,屬於是漢化很徹底的元氏宗親,剛娶的妻子便是出自漢家四姓之一的滎陽鄭氏,相州刺史鄭道昭之女,鄭大車。

“此乃國之大事,需謹慎,我倒是覺得祖宗之法無需改變,維持現狀即可,要是同意此提議,如何麵對中軍士卒?”

元悌躬身行禮,反駁道“叔父之言,我不敢苟同!中軍士卒日益驕橫,數月前北征蠕蠕,想必各位叔父都清楚,到底功勞是誰的,但中軍士卒卻誇大功勞,大肆攬功!”

“為何中軍士卒敢這般行事,還不是有恃無恐!不若借機敲打一番中軍。”

“況且……中軍士卒素無學識,不堪清要之職,若是令其擢升高位,隻會誤國!!”

眼見眾人各有各的看法。

元懌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決定暫且先將這道奏疏留中不發。

眾人散場後,元乂找來一心腹,低聲叮囑了幾句。

翌日!

張仲瑀上密奏之事,洛陽皆知!!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