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了近半小時,楚昊帶人趕到了清河村。
清河村原址上,倒塌的房屋還沒有清理結束,到處一片泥濘。
正值中午放飯休息時間,數百名村民從粥棚領了碗粥,步履蹣跚著蹲在各處大口喝粥。
楚昊叫來魏勇,“煩勞魏校尉跟施粥的人說一聲,咱們今天中午就在這裡隨便對付一頓。”
“末將遵命。”
聽到欽差大人過來了,現場一個穿著官服的官員連滾帶爬跑了過來。
“梁山縣倉吏盧同,拜見欽差大人。”
楚昊抬了抬手,“盧倉吏,帶本官到粥棚那裡去看看吧。”
盧同聞言跟上楚昊,“小人已經命人去城裡買酒,稍後就會送來。”
楚昊點了點頭。
就算他不喝酒,也要照顧到魏勇那兩百官兵。
到了粥棚,有人正在給災民施粥。
楚昊看了一眼,直接奪過勺子在大鍋中攪了幾個來回,頓時臉色黑如鍋底。
“盧倉吏!”
楚昊一聲暴喝,周圍的災民們頓時縮了縮脖子,退出老遠,眼中除了恐懼,更多的是迷茫和空洞之色。
盧同趕忙俯身施禮,“小人在。”
楚昊丟下勺子憤然罵道,“你就給災民們吃這些東西?
這一鍋粥裡,恐怕連一斤糧食都沒有吧?
裡麵還放了這麼多砂子!
老實交代,你是不是把賑災糧貪墨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雖然之前聽陳伯他們說過,可他還是想親眼證實一下情況,結果和陳伯說的一模一樣。
盧同嚇得當場跪下,“大人冤枉啊!給小人一百個膽子,小人也不敢貪汙賑災糧食。
隻是上麵交代過,賑災糧有限,每天施粥不能過多,小人也隻能遵命行事啊!”
“胡說!據本官所知,朝廷撥發了足足一百五十萬石賑災糧,難道還不夠供應不到十萬災民幾個月嗎!”
“你給他們吃這點東西,還要乾那麼重的活,災民如何能承受得了!”
“若因此造成災民死亡或逃跑,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這——”盧同苦著臉答道,“小人隻是縣裡區區一個倉吏,依命行事而已呀。”
楚昊也不想過多為難眼前這個倉吏,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傳本官命令。
從現在開始,不得再往粥裡摻砂子。
參與重建的災民,每天早上濃粥一碗,中午晚上除了一碗粥之外還要配上乾糧。
如有違抗,視同貪腐,從重處置!
盧倉吏,命人把這些粥倒掉,重新造飯!”
“……謹遵大人之命。”
盧同無奈,領命而去。
消息傳出,災民們起初還猶疑不定,直到看到所有摻了砂子的繼全部倒掉,並且開始重新造飯,紛紛舔了舔乾裂的嘴唇。
有膽大的人見陳伯跟著楚昊而來,悄悄靠近,“陳伯,那位大老爺說的是真的嗎?”
“當然了。”
陳伯一臉崇敬的事看向楚昊背影,低聲說道,“那可是欽差大人!他說的話,就連郡守都不敢違抗呢。”
“欽差大人?太好了,咱們有救了!”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在災民中傳揚開,之前一片麻木的表情總算恢複了神采。
欽差大人即將來梁山縣視察,梁山縣令劉修文早已接到消息,早上就派人在城門五裡外迎接。
遇到魏勇派人通知,說楚昊直接去了清河村這裡,連忙帶人趕了過來。
“下官梁山縣令劉修文,參見欽差大人。”
“劉大人不必多禮。”
劉修文直起身子,見滿地粥水,盧同正帶人重新造飯,大惑不解,剛要詢問,楚昊再次把之前說過的話重複了一遍。
“大人,這——”
劉修文聞言愣了,“大人,梁山縣受災百姓數萬,需要重建的地方三十幾處,全都這樣處理的話,一天恐怕至少要消耗六百石糧啊。”
“本官奉旨前往督辦賑災事宜,劉大人隻管領命即可。
還有,煩勞劉大人把本官發布的命令寫成公告,蓋上本官大印,發布各受災村鎮。”
轉過身,又對魏勇說道,“有勞魏校尉派人跟著劉大人的人到各處把公告張貼出來,並原地監督執行情況。”
“末將領命。”
劉修文心裡雖然不讚同,卻也不敢違抗欽差命令,隻得命人當場寫下一份份公文。
“下官已經命人在縣衙準備了薄酒,不如大人隨下官回城用飯,順便指導梁山縣賑災如何?”
楚昊點了點頭,帶隊跟著劉修文返回了梁山縣。
簡單用過午飯,劉修文開始介紹烏江水患以來的具體情況。
“這次烏江水患,主要是裕溪口決堤引起的。”
“距離裕溪口最近的麻山鎮受災最為嚴重,被淹死的百姓多達兩千餘人。”
“水災過後,工部派人過來一直在修繕裕溪口河堤,預計再有一個月左右就能完工了。”
“至於民房方麵,進度有些慢,大約還要兩個月,才能安置所有災民。”
楚昊聞言搖頭道,“現在馬上就要到十月了,最多再有一個月,天氣轉冷,屆時災民如果無法全部安置,劉大人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嗎?”
“下官……明白。”
劉修文額頭滲出汗水,咬了咬牙道,“下官雖然是梁山縣令,可有些事情即便想做,也難免束手束腳。
不過好在大人及時趕來,下官總算有了主心骨。”
一旁的呂慧手搖折扇笑道,“楚大人有所不知,劉大人八年前高中榜眼,已經在梁山縣任職六年有餘。”
楚昊聽明白了。
這位梁山縣令和他一樣寒門出身,還不如他有個柳長庚在朝中照顧著,劉修文除非投靠某一世家,否則,這次災情結束後,能不能保住這個縣令都難說呢。
“劉大人隻管按照本官命令行事,隻要能在一個月內安置好災民,本官回京後,保證為大人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
劉修文聞言大喜,“多謝大人!”
楚昊同樣欣喜不已。
他正愁曆陽官場針插不進,無法大展拳腳呢。
曆陽水患發生在梁山縣,賑災結束後,這個沒有背景的劉修文百分百會被馮隱等人當成替罪羊。
隻要劉修文夠聰明,配合他在梁山縣的賑災工作,一個月內完成差事,大有可能。
兩人正聊著,一個衙役進來通報。
“大人,有位自稱呂輕侯的人求見欽差大人,小人已經安排他到了驛館。”
楚昊聞言大喜,和呂慧對視了一眼,當即起身,“劉大人,本官有事先行一步,有什麼事可直接到驛館找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