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帶著證件來到登記處,一共提交了4份文件,一是老太太原來的房契。二是老太太的遺囑。三是老太太寫給她的一封信,信中說她時日無多,讓元初趕緊來繼承她的遺產。這封信當然也是係統偽造的。四是她自己的身份證明。
老太太的房契是真的,民國政府給登記的。李元初的身份證明也是真的。
其他兩項是偽造的,但誰也鑒彆不出來是假的。
工作人員問她:“你怎麼沒早點來登記呢?”
“我之前不在京城。”
工作人員看著信件和遺書,說了一句:“你來得倒是及時。”
元初反問他:“你是希望我來的不及時嗎?你希望我錯過這三個月的時間,然後好霸占我的房子?”
“小同誌,你不要這麼說,我沒有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你的工作就是審核我的證件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就給我發地契,而不是把我當壞人一樣審來審去。我一個孤女,活著本就不容易了,還要處處被人刁難嗎?
我表姨在登記截止日期之前就去世了。她一個孤寡老太太,身體又不好,哪有精神來登記?
我雖然收到了她的信,但是我離得太遠了,而且天有不測風雲,屋漏偏逢連夜雨,我母親也生病去世了,我在家裡辦完母親的喪事才趕到這邊來,路上多難走您知道嗎?
我能活著到這兒來繼承這份遺產就相當不容易了!
再說了,山高路遠,我哪兒知道京城會規定逾期不登記就算無主房屋啊?留的時間還那麼短!
我一個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到了京城以後,看到報紙才知道得重新登記的事。同誌,你們不是為人民服務的嗎?我怎麼覺得你在為難我這個小老百姓呢?”
工作人員抿了抿嘴,“不是,沒有,你不要多想,我就是例行一問。”
“你問的我心裡突突的,直打鼓。我現在一無所有,沒爹沒娘,表姨也沒了。連個落腳地都沒有。就這麼幾間小房,你還在這兒問東問西。”
工作人員保持了沉默。他看出來了,這位雖說是個孤女,但不是個好說話的,他還是老老實實審核文件,彆沒話找話了。
元初的證件符合要求,工作人員直接給她辦理了新的房契。
等她走了以後,那位工作人員和他的同事感慨:“這小同誌還挺能說。我不過隨便問兩句,她就給我來那麼一籮筐的話。”
他的同事說:“我覺得這位小同誌說的有道理。咱們就負責好自己的工作,審核好各項證件,不合要求的就讓人家回去補,符合要求的就給人家辦理新房契。
咱們不是公安,審問的事不歸咱們管。你最開始問的那兩個問題,好像確實是有點不大好,就好像在懷疑人家一樣。有點越界了。”
“我真沒有。我要是故意為難她,哪會那麼順利就給她辦房契啊?不得為難為難她!”
同事想說,你剛才這句話,帶著些高高在上的施恩嘴臉,好像你給人家辦了這件事,是一件什麼值得誇耀的恩惠一樣。但實際上,“你給人家辦房契是因為人家符合規定。你不給她辦的話,那就是你違規了。”
想了想,這位同事又說道:“你是沒有故意為難她,或者你問她那兩個問題的初衷也隻是想閒聊,但是你那兩個問題確實不好,容易讓老百姓反感,要不你想想彆的問題。”
“比如呢?小同誌你吃了嗎?這個問題好像也不太合適啊。”
同事哈哈大笑,“你自己想吧,我不知道該聊什麼,我都不聊,直接辦事。”
有的人在和人交往方麵特彆有天賦,隨便說點什麼都能讓人覺得舒心、高興,愛和他聊,也有的人不具備這樣的天賦。
哪怕是同一句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都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位工作人員在這方麵大概是負值,隻是他自我感覺比較良好,再加上之前來辦事的人對他比較客氣,還帶著點恭維,以至於他真的不清楚自己其實“不善言辭”。
好在他還算聽勸,後來的工作態度大有改善。
元初拿到新房契,又去片區派出所給自己辦理了新戶口,從此以後,她就是京城人李元初了。
京城現在還分內城區和外城區,內城有7個區,外城有5個區,這些區都是沒有名字的,就用數字來稱呼,從第一區到第十二區。
元初家位於第一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辦完這些事,元初又去報名上“勞動人民業餘學校”,這是一種針對成人的、掃盲性質的教育機構。
從1949年開始,京城的業餘教育開展的如火如荼,有專門針對工人和乾部的“職工業餘學校”,專門針對城市無業人員、手工業者的“勞動人民業餘學校”,還有針對農民的“農民業餘學校”。
元初現在屬於城市無業人員,就應該去街道辦報名,上“勞動人民業餘學校”。
委托人能認識一些簡單的字,不是純文盲,這些字是跟她的祖父和父母學的。
她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劇情裡,她後來又參加了在農村開辦的掃盲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知識儲備”,所以後來才能給張天明寫信。也才能認識到知識和文化的重要性,哪怕日子艱難,也把一雙兒女送去學校讀書。
元初自然也是要加強學習的。
腹有詩書氣自華嘛。
她要提高、要進步,必須讓自己的改變有個合理的、可追查的路徑。
所幸,這個時候,針對成人的學習班有很多。
1950年的時候,業餘教育已經辦的有模有樣了,京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業餘教育委員會”,大力推動業餘教育正規化。
元初報了名,拿到了學員資格,還參加了“分級考試”,被編入了高級班。不同水平的學生要接受不同的教育,這也是“正規化”的內涵之一。
業餘學校的老師都是專業的。他們有的本來就是中小學老師,還有的是大學在校學生,甚至是大學老師,因為國家大力推動成人業餘教育的緣故,紛紛出來貢獻一份力量,利用業餘時間給大家上課。
業餘學校高級班,大概就是個“高小”水平。
高小,是六年製小學的五六年級,一到四年級稱為“初小”。業餘學校的初級班,就是初小水平。
所以,彆看被編入了高級班,但本質上還是個“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