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章 朝會(上)(1 / 1)

推荐阅读:

靜謐的錦衣衛牢房中,洪武大帝朱元璋與涼國公藍玉麵麵相覷,深邃的眸子中湧現著異樣的光彩。

如若說,曹爽昨日的言論僅僅是將大明這艘巨輪牽引至正確的航線;那麼剛剛有關於海貿的長篇大論,則是將固定的航線轉換為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

海上貿易,大有可為!

思慮良久之後,君臣二人在諸多錦衣衛敬畏的眼神中離開了詔獄,轉而乘坐車駕返回了前不久才宣告正式竣工的紫禁城。

無視了耳畔旁此起彼伏的呼喝聲,洪武大帝朱元璋眼神堅毅的往位於內廷的乾清宮而去,一股令人敬而遠之的氣勢不斷攀升。

作為這大明帝國的掌控者,他深知朝中文官士紳的勢力有多麼龐大,也知曉"朝令夕改",廢除"海禁"的旨意將會惹來怎樣的反對。

不過這一切,又當如何?

為了後世子孫,為了大明的未來,他甚至可以再掀起一場席卷大明朝野的大案。

至於民間百姓和文官士紳,私下裡對他扣以"暴君","冷血"的帽子,他不在乎!

"藍玉,替咱傳個話"

"明日早朝,讓咱的那些老兄弟們都露露麵"

"許久不見,咱都有些想他們了。"

及至朱元璋即將邁入巍峨的乾清宮之前,其沉穩的步伐終是緩緩停止,轉而在涼國公藍玉期待已久的眼神中吩咐道。

"臣,遵旨!"

許是心情過於激動,涼國公藍玉不僅聲音有些顫抖,臉上的肌肉都是擠到了一起,胸口不斷起伏著。

即便他不如朝中那些酸儒們善於"揣摩"人心,但也知曉朱元璋的這話意味著什麼。

或許從此之後,懸在他們這些淮西勳貴頭上的那柄刀,便將徹底消失不見。

次日清晨,天色尚未完全大亮,稀薄的沉默尚且籠罩在巍峨的皇城之上,高大的宮門外已是人滿為患。

身著各式官袍的朝臣們按照官位秩序依次站立,臉上儘量保持肅穆的同時,卻也充斥著掩飾不住的狐疑和驚惶。

俗話說,紫禁城沒有不透風的牆。

有關於這兩日發生在紫禁城中的種種,早已順著徐徐微風,飄進了城中的大街小巷。

自幼被天子養育膝下,地位尊貴無比的"皇長孫"近兩日似乎有了失寵的趨勢?不僅被天子於乾清宮外當眾訓斥,令其應在太子靈前守孝,後又被天子於乾清宮屏退,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除此之外,隨著穩坐大明儲君二十餘年的"太子"朱標撒手人寰,大明國本動蕩不堪,宗室諸王表麵上誠惶誠恐,但背地裡估摸著也是蠢蠢欲動。

此等情況之下,這大明未來皇位的歸屬,實在是撲朔迷離呐。

竊竊私語中,本就低沉的穹頂似乎黯淡了許多,似乎在暗示著什麼,叫人人心惶惶。

厚重的宮門外,當仁不讓站在隊伍收尾的,則是身著親王冕服,年歲不一的宗室藩王們,眾人臉上倒是沒有太多表情;不過倘若有人近前細細觀瞧,便會發現秦王朱樉眼中轉瞬即逝的狡黠。

作為地位僅次於太子朱標的諸王之首,他無論是年紀,或者威望都遠勝於那些稚嫩的"異母弟",唯有老三朱棡和老四朱棣能夠與他比擬。

不過這兩人也繞不過父皇昔日親自定下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規矩。

想到這裡,這位年過三旬的秦王便忍不住微微眯起眼睛,暗道這太子之位,似乎非他不可了。

嗡嗡嗡。

沉悶的宮鐘聲幽幽回蕩在紫禁城上方,緊閉多時的宮門由內而外緩緩開啟,於皇城外等候多時的文武官員們瞬間躁動起來。

嗡嗡嗡。

又是一輪鐘聲,心思各異的文武百官們在十數名宗室藩王的率領下,逆著頭頂微微泛白的天際,直奔坐落於中軸線上的奉天殿而去。

此地便是帝國的中心,大明的最高權力中樞。

不過盞茶的功夫,伴隨著淩亂的腳步聲,浩浩蕩蕩的隊伍邁入燈火通明的奉天殿,並按照文左武右的位置站立。

儘管隻是一場在平常不過的朝會,但隨著往日輕易不曾露麵的淮西勳貴們緩緩邁入大殿,一股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暗流湧動卻得以在空氣中彌漫。

身處其中,南征北戰多年的潁國公傅友德難掩眼眸中的激動,腦海中忍不住回憶起昨日涼國公藍玉親自向他傳達的"旨意",神情很是恍惚。

近些年,隨著宰相胡惟庸以及李善長先後伏誅,朝中戰功彪悍的淮西勳貴們也陸續受到了洪武皇帝的清洗,僅剩下他們這些"死忠"得以在苟延殘喘。

儘管如此,以他為首的勳貴們處境仍是有些如履薄冰,終日深居簡出,以免引火燒身。

前些時日,當他聽說太子朱標撒手人寰的時候,險些當場暈厥,畢竟他的身份實在過於尷尬。

他除了是朝中碩果僅存的開國元勳之外,還與晉王朱棡互為姻親關係,曾將嫡女嫁予晉王世子為妻,乃是正兒八經的"外戚"。

以當今天子那斬草除根的性子,若是打算扶持皇長孫繼位,必然會提前為其鏟除一切"隱患",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他們這些功勳卓著的武勳外戚。

正因為熟知朱元璋的脾氣秉性,他這些天實在是患得患失,甚至做好了大禍臨頭的準備。

但他怎麼也沒有料到,就在昨日太陽落山之際,涼國公藍玉親自登門拜訪,要他務必參加今日的早朝。

儘管除此之外,藍玉並沒有透露太多,但其眉眼間難掩的喜色,以及如釋重負的模樣卻讓他忐忑多時的心神得到了釋放。

"肅靜!"

不知過了多久,正當傅友德想入非非的時候,耳畔旁突然響起了有些尖銳的呼喝聲,引得殿中眾人紛紛舉目望去。

大殿深處,麵無表情的朱元璋身著冕服,在身後宮娥內侍的簇擁下,緩緩登上了金台禦座。

禦極二十五年的洪武皇帝到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