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取士,士紳們會源源不斷誕生新的血液。"
"但我大明的武勳們卻終有老去的那一日,而躺在其功勞簿上的後代子孫們,卻難以重現祖輩的勇武。"
輕飄飄的一句話,宛若晴天霹靂一般,在靜謐的牢房中炸響,使得牢房內外的燕王朱棣以及洪武大帝朱元璋儘皆靈魂顫栗,魁梧的身軀不斷顫抖著。
曹爽的這番言論,可謂是直擊他們內心的內心深處。
大明朝的武勳,確實麵臨著後繼無人的窘境。
相比較這對父子,一直陪在朱元璋身旁的涼國公藍玉表現則是更加不堪,其原本犀利的眸子竟是有些呆滯,喉嚨深處不斷重複著不知所謂的汩汩聲。
作為如今朝堂中碩果僅存的"開國功臣",藍玉對於將門凋零這一點可謂是深有體會。
曾幾何時,大明朝將星雲集,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曾經戰功赫赫的淮西勳貴們幾乎銷聲匿跡,軍中也沒有湧現足以替代這些淮西勳貴們的將星。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
昔日的淮西勳貴們,哪一位不是在戰場上以死相搏,拚殺出來的;而觀瞧其後代子孫們,雖是將兵書策論背的滾瓜爛熟,但卻少有親臨沙場的。
宗室藩王中倒是有幾個好苗子,隻可惜其身份過於特殊,怕是用不了幾年,便會被削去兵權,遷回內陸。
反觀那些士紳文官們,每隔三年便會通過"科舉"的方式不斷誕生新的血液。
此消彼長之下,武勳集團衰落幾乎是可以預見到的事實。
"有道理啊,咱之前怎麼就沒有想明白呢"
"可之前那些驕兵悍將實在過於跋扈,實在怪不了咱呐"
不知過了多久,朱元璋不辨喜怒的喃喃聲於牢房中悠悠響起,其深邃的眸子中閃爍著耐人尋味的精芒。
武勳後繼無人,宗室又因為其特殊的身份,勢必會受到中樞的猜忌;反觀士紳文官們卻能夠通過時間的流逝,不斷壯大己身,從而逐漸形成已然在曆史長河中漸漸消失的"世家門閥"。
這幾乎是貫穿整條曆史長河的自然規律。
自己該怎麼做呢?
近乎於下意識的,朱元璋便打算著手補救,以免後世的大明皇帝淪為文官士紳的"傀儡"。
隻是隨之而來的,便是難以用語言訴說的迷茫。
縱觀曆朝曆代,中樞朝廷用以對抗文官士紳的手段無非就那麼幾種:武勳,外戚,或者內侍。
但不管是外戚得勢,或者內侍掌權,曆史上均有對應的教訓,實在馬虎不得。
恍惚之間,朱元璋隻覺自己似乎在黑夜間走進了某個死胡同,而一牆之隔的曹爽便是那個能夠引領他脫困的點點燈火。
牢房中,燕王朱棣臉上的迷茫和驚愕漸漸褪去。
"還請先生賜教,我大明該如何遏製這些在地方上掌握有大量土地的文官士紳。"
因為憐惜地方上的百姓們常年遭受戰亂之苦,他的父皇為了能夠快速恢複民生,並且表示對於讀書人的尊敬,通過功名的方式給予了讀書人各種各樣的特權。
如今大明初建,擁有功名的讀書人還不算多,這些人享有的特權相比較偌大的帝國,無異於螢火之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文官士紳必然會與朝廷中樞產生直接的利益衝突。
這一點,即便是他這位常年在地方上領兵的宗室藩王,也能夠預見到。
"這便是我為何希望朝廷能夠開放海禁的原因。"
"海上貿易在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會誕生新的利益集團。"
"而眼下掌握著大量土地的文官士紳受限於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影響,暫且無心理會海上。"
"朝廷便可通過海貿,扶持處境萎靡的武勳集團。"
迎著朱棣殷切的眼神,曹爽不自覺提高了聲音,神情也顯得頗為興奮,仿佛預見到了大明遮天蔽日的船隊真正航行於汪洋大海之上,令海外諸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萬國來朝"。
一語作罷,牢房中的氣氛趨於火熱,燕王朱棣眼中的不解和狐疑漸漸被興奮所取代。
曹爽的這個法子,不僅能夠進一步確保武勳集團的地位,避免文官士紳在失去掣肘之後,不斷做大,還能為大明開辟一條新的財政來源。
聽上去,似乎是一舉兩得之舉。
"此外,"未等朱棣從震驚的狀態中清醒,曹爽清冷的聲音再度於牢房中響起:"我大明還可通過此等方式解決宗室人口過大,且日常限製過多的問題。"
"我朝雖是重農抑商,但財政經濟卻是與那些生性逐利的商賈息息相關。"
"若是尋常生意,地方上的宗室們或許還會存在利用身份便利,欺壓百姓或商賈的情況。"
"但若是大力發展海上貿易,朝廷便可免去這個後顧之憂。"
"當我朝的宗室和勳貴們因為利益互相捆綁在一起,所擁有的勢力便足以對抗朝中的士紳文官。"
"否則一旦後世君王資質平平,文官士紳便可趁機迅速崛起,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一番長篇大論過後,牢房中的氣氛愈發火熱,燕王朱棣不知何時,已是從牢房角落處起身,眼神殷切的盯著口若懸河的曹爽。
他雖然沒有正經念過幾天書,但領兵打仗這麼多年,深知"封賞"對於軍中兒郎的重要性。
每逢大軍出征,他必然會當眾傳達朝廷的旨意,著重強調封賞,以調動軍中兒郎的士氣和積極性。
眼下曹爽所提及的"海上貿易",便能在極大程度上調動自幼躺在功勞簿的勳貴子弟以及宗室子弟的積極性。
而且朝廷還能將這些宗室們在海貿期間的所作所為,與此前提及的宗室賞額相掛鉤,令宗室們彼此"內卷"。
這海上貿易與宗室未來人口遞增,朝廷財政負擔過大,文官士紳勢力崛起簡直環環相扣。
拍案叫絕的同時,朱棣心中也不由得湧現了一個念頭。
堵不如疏,日後確實得給勳貴和宗室們找點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