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
激昂的低吼聲過後,偌大的牢房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燕王朱棣瞳孔微縮,黝黑的麵龐上寫滿了迷茫。
而在隔壁,洪武大帝朱元璋與涼國公藍玉這對君臣也是麵麵相覷,時隔多年再一次體會到了手足無措的感覺。
曹爽這話是什麼意思?
前腳還說要削減宗室等級,削減宗室俸祿;後腳又要根據朝廷歲收的固定比例,額外增設一筆賞額?
這前後的巨大反差,饒是朱元璋禦極稱帝多年,此時也不免有些一頭霧水,不得不重新將耳朵貼在了牆壁之上,以免錯過隻言片語。
"還請先生解惑。"
簡單思考片刻之後,朱棣便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似笑非笑的曹爽,心中升起了些許挫敗感。
他咋啥都聽不懂呢?
"燕王殿下,"清了清嗓子之後,曹爽便不假思索的回應道:"昨日我們說過,通過增加宗室收入的方式削藩,將會在未來對大明造成沉重負擔。"
"而由戶部和宗人府共同擬定的這個賞銀,便可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理會臉上不解之色更甚的朱棣,曹爽繼續說道:"舉個例子,朝廷今年稅收共有一百萬兩,戶部和宗人府決定拿出稅收的百分之五,作為宗室的賞額,也就是五萬兩銀子。"
"其中,這五萬兩的宗室賞額,將會按照朝廷對於各藩宗室的考核,平均分潤。"
"而這個考核標準便可由朝廷核定,包括但不限於封地上的治安情況,宗藩的人數,宗室親王的所作所為等。"
"對於各藩國的宗室而言,也會根據自身表現的不同,領取到不同數額的賞銀。"
聽得此話,就藩北平不過十餘年的燕王朱棣尚還有些懵懂,但一牆之隔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卻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臉上寫滿了震驚!
好一手去莠存良!
這些年,他最為擔心的,便是自己的子嗣們日後仗著自己的身份,在封地上胡作非為,魚肉百姓。
而眼下曹爽提出的這個辦法,便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甚至解決這個曆朝曆代都屢見不鮮的難題。
依著曹爽的說法,朝廷未來會在正常支付宗室俸祿的基礎上,額外拿出一筆"賞銀",用於賞賜各藩宗室。
而這筆賞銀的數目並不固定,分潤到各藩宗室頭上的數目,也受到宗藩人數,宗藩親王平日裡所作所為等情況限製。
簡單來說,宗藩人數越多,這個藩國所能領到的"賞銀"也就越少。
如今大明初建,各藩宗室子嗣單薄,各位藩王們或許不會太在乎與自己的子嗣共同來分潤這"賞銀"。
但假以時日,隨著宗室代代更迭,郡王以下的宗室們越來越多,這筆數額龐大的"賞銀"便顯得尤為重要。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到了那時,為了自身的利益,各藩宗室們必然會刻意控製膝下子嗣,以免屬於自己的賞銀被瓜分。
通過這個辦法,朝廷便能合理且有效的控製宗室人數,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規勸宗室藩王的效果。
畢竟身份尊貴,俸祿優渥的藩王們或許會不在乎那平均分潤的"賞銀",但架不住其藩國的宗室們執著於此,必然會想方設法的規勸宗室藩王,以免影響到自身的利益。
"高啊,實在是高啊!"
迅速意識到其中高明之處的朱元璋滿臉興奮,激動的拍打著自己的大腿,滿是褶皺的老臉上絲毫不掩飾對於曹爽的欣賞。
曹爽的這個法子,或許會在短時間內,令朝廷增添一筆額外的開支,但若是以長遠的角度來看,乃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這等通過"人性"控製宗室人數的法子,才是真正的"治國良策"。
"先生的意思,孤似乎是有些理解了。"
不知過了多久,燕王朱棣飄忽不定的聲音終是在牢房中響起,引得閉目養精多時的曹爽緩緩睜開了眼睛,臉上夾雜著一抹笑意。
"這隻是第一個辦法罷了。"
"如若想要徹底解決宗室對於我大明造成的負擔,還需要第二個辦法。"
嗯?
聞言,好不容易才勉強理解了部分內容的燕王朱棣頓時目瞪口呆,心底泛起了些許荒誕。
我了個草,這還沒完?還有第二個辦法?
"請先生賜教。"
儘管內心翻湧不止,但燕王朱棣卻很好的控製了自己的情緒,轉而神色複雜的低語道。
"第二個辦法很簡單,"沒有在意朱棣臉上轉瞬即逝的驚愕,曹爽略帶笑意的說道:"既然這宗室的俸祿和賞銀均是由我大明的財政支付,那想辦法提高大明的財政就是了。"
"先生還精通此道?"本是有些懵懂的朱棣聽得此話,肉眼可見的興奮起來。
如今大明立國已有二十餘年,各地百姓們已是陸續走出了被戰爭陰影所籠罩的陰霾,但朝廷的稅收卻始終沒有太大的改觀。
尤其是在前些年發行的"寶鈔",如今已是麵臨著大肆貶值的情況,朝中戶部官員和民間百姓均是對此焦頭爛額。
"財政涉及的內容過於冗雜深奧,我等今日暫且不予以討論。"
"我等今日隻討論一條或許可以增加大明收入的方式。"
相比較之前的口若懸河,現在的曹爽顯得十分鄭重,似乎對於接下來的內容十分在意。
"絲綢之路。"
不待朱棣發問,曹爽便爽快給出了回答,其炯炯有神的目光死死盯著眼前的永樂大帝。
儘管大明稅率遠低於前宋,但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問題,曆史彌留問題,並非短時間內他能夠解決的。
故此他選擇了"絲綢之路"作為提高大明收入的切入點。
從前漢張騫出使西域開始,這條貫穿東西的康莊大道便為中原王朝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遙望幾百年前的李唐,"天可汗"李世民不惜背上窮兵黷武的罵名,也要派兵控製西域,除了是因為"開疆擴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借機尋覓新的財政來源。
"絲綢之路"沉默半晌,朱棣忽然有些頹敗的低語道:"先生怕是有所不知,早在前宋的時候,河西走廊便漸漸失去了控製。"
"蒙元入主我漢人山河之後,雖是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但如今北元餘孽尚在,這條路怕是走不通"
提及此事,朱棣臉上突然湧現了一抹狠辣之色,身上的頹敗也一掃而空:"不過還請先生放心,朱棣有生之年,必將率兵蕩平北元餘孽,重新開辟絲綢之路!"
"燕王殿下誤會了。"
"我說的不是陸路,而是海路。"
輕輕擺了擺手,在朱棣錯愕的眼神中,曹爽緩緩起身,逆著頭頂射入牢房中的陽光喃喃自語道:"我大明,該開海禁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