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稀薄的晨霧尚且籠罩在巍峨的紫禁城上方,近乎於徹夜未眠的洪武大帝已然從床榻上起身,端坐於乾清宮的案牘後處理政務。
自洪武十三年,位列百官之首的左相胡惟庸以謀反的罪名,被朱元璋下令處死之後,在曆史長河中存在了千餘年之久的"宰相"製度便宣告結束。
原本歸屬於"宰相"的崇高權利被平均分配於六部,中央集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儘管如此,乞丐出身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對於朝中政務,依舊事必躬親,其"勤政"程度放眼曆朝曆代,也十分罕見。
"皇爺,"約莫盞茶功夫過後,隨著沉悶的宮鐘聲於巍峨的皇城上方悠悠響起,一名身材消瘦的老太監猶如鬼魅般自角落處走出,低聲稟報道:"涼國公於宮外求見"
"藍玉來了?"聞言,朱元璋便是將目光自眼前奏本上移開,轉而頷首道:"讓他進來吧。"
昨日他在南京錦衣衛詔獄聽到的言論實在是過於駭人,即便他一生經曆了無數大風大浪,也難以做到鎮定自若。
不過好在如今遍布大明各地的錦衣衛可謂是神出鬼沒,用不了多長時間,便能將秦王府和晉王府的"隱患"調查清楚,繼而印證那曹爽的說法。
至於允熥那孩子在東宮的境遇,估計很快便會有答案了。
想到這裡,洪武大帝的心中便是一緊,也顧不上繼續處理眼前的政務,索性斜靠在身後的龍椅,微微眯起眼睛,默默注視著朱紅色的宮門。
吱呀。
不知過了多久,乾清宮厚重的殿門被小內侍們緩緩推開,身材魁梧的涼國公藍玉如往常一般,昂首邁入大殿。
隻是在小內侍整齊劃一的行禮聲中,卻有不少人察覺到了藍玉身上溢於言表的戾氣,旋即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臣,藍玉,叩見陛下。"
"吾皇,聖躬金安!"
緩緩行至大殿中央,涼國公藍玉便撩起身上寬大的蟒袍跪倒在大殿中央,其鏗鏘有力的聲音也是在朱元璋的耳畔旁炸響。
對於終日跟隨在朱元璋身旁伺候的隨侍宦官而言,涼國公藍玉的問候語再平常不過,但今日他們卻是從其凝重的臉色以及如驚雷般的聲音中察覺到了一絲悲憤。
這位戰功顯赫的涼國公,似乎是懷著怨氣而來!
"免禮平身。"
沉默少許,洪武大帝朱元璋不辨喜怒的呼喝聲響起,其犀利如刀的眸子死死盯著跪在大殿中央的藍玉,臉上的褶皺已然在不知不覺間擠到了一起。
儘管二人相隔尚有些距離,但眼神一向還算不錯的朱元璋瞬間便瞧出了涼國公藍玉充斥於眉眼間的陰霾,令其原本還算沉穩的呼吸也隨之沉重起來。
須知,眼前的涼國公藍玉可是在不知曉北元餘孽的具體行蹤下,便敢率領著十餘萬官兵們長途跋涉三千裡,深入塞外迎敵的"殺痞"。
但就是這樣一位能夠將生死都置之度外的開國勳貴,如今卻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模樣,這其中必然發生了某些不為人知的變故。
"陛下,臣有本奏。"
四目相對片刻,乾清宮中有些詭異的沉默便由涼國公藍玉率先打破,這位同樣出身微末,哪怕算上自己的名字,攏共也不認識幾個字的悍將竟是從懷中摸出了一封奏本,雙手將其舉過頭頂。
"呈上來。"舔了舔有些乾涉的嘴唇,朱元璋便示意身旁猶如鬼魅的老太監接過奏本。
或許是沒有料到一向混不吝的涼國公藍玉也會有如此鄭重的模樣,這位跟隨在朱元璋身旁多年的老太監,平靜的眼眸深處也是湧現了些許漣漪。
儘管接過奏本的動作頗為急切,但朱元璋卻遲遲沒有將其掀開,神色顯得頗為掙紮。
半晌,在深吸了一口氣之後,以殺伐果斷而著稱的洪武大帝終是有些笨拙的掀開了手中好似有千斤重的奏本,而上麵有些潦草的四個大字,則是令其瞬間瞪大了雙眼。
兄弟不睦!
啪!
奏本落地的聲音響起,洪武大帝猛然於案牘後起身,黝黑的臉龐上充斥著掩飾不住的驚恐。
"藍玉,怎麼回事?!"
他自幼喪父喪母,一生顛沛流離,心中最為在乎的便是"親情"二字,故此拚著朝中反對聲不斷,依舊強行製定了"皇明祖訓",以保障後世子孫的吃穿用度。
隻是他萬萬沒有料到,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的孫兒輩還爆發了"內訌"?
"爾等,儘皆退下!"沒有回應上首朱元璋的詰問,涼國公藍玉挺直胸膛,冰冷的眼神環顧四周內侍,隨後以命令的口吻吩咐道。
他行事本就火爆乖張,如今衝動之下,更是早已忽略此舉會不會引來朱元璋的不滿。
聽得耳畔旁的呼喝聲,在場的內侍紛紛下意識抬頭看向案牘後的朱元璋,見其點頭允準之後,紛紛躬身告退。
不一會的功夫,剛剛還人滿為患的宮殿便人去樓空,除卻朱元璋和藍玉這對君臣之外,便隻剩下了那猶如鬼魅的老太監。
"回稟陛下!"及至殿門關閉,不待上首的朱元璋催促,藍玉便一個頭磕在地上,雙眼通紅的悲戚道:"允熥自幼喪母,孤苦伶仃,日積月累之下,其性格愈發孤僻膽怯。"
"昨日老臣前往東宮吊唁太子,允熥竟不敢與老臣相認,眼神四處躲閃不已,口不能言。"
"老臣回府冥思苦想多時方才反應過來,允熥如此表現皆是因為太子妃從旁。"
聞聽此話,朱元璋再也控製不住心中的憤怒和殺意,麵色猙獰的咆哮道:"放肆!"
"竟然離間我朱家子孫,死罪!"
言罷,偌大的乾清宮鴉雀無聲,就連情緒有些激昂的涼國公藍玉也是默默的低下了頭,不再多發一語。
那呂氏為人雖是刻薄,明裡暗裡苛待允熥,但終究是朱元璋親手為太子朱標冊立的繼妃,又是皇長子朱允炆的生母,地位非同尋常。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朱元璋若是懲處太子妃呂氏,其實也相當於再打自己的臉。
"標兒,咱該怎麼辦啊?"
恍惚之間,朱元璋下意識扭頭看向東宮所在的方向,隻覺自己長子朱標的音容笑貌重新浮現於眼前。
而就在此時,幽靜的乾清宮外猛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接踵而至的稟報聲不僅將朱元璋淩亂的思緒瞬間拉回到了現實之中,也讓乾清宮內本就冷凝的氣氛愈發詭異。
"陛下,皇長孫求見!"